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探讨我国优势产业进行东盟海外投资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对东盟各国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模式、结构、税基等方面的比较,指出东盟各国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共同点与区别,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借鉴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东盟国家都是我国的友好近邻,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双边高层往来频繁,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我国与东盟的关系也取得了新的进展,1997年12月,江泽民主席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帝现首次非正式会喇并发表《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中国-东盟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 双方关系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构筑了框架,自此以后,我国领导人每年出席“东盟-中日韩(10+3)领导人会唔”和“东盟-中国(10+1)领导人会唔”。2000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老挝,文莱和柬寨成功地进行了访问,中国与老挝和柬埔寨分别签署了双边合作联合声明,至此,中国同东盟所有国家签署或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双边合作框架文件,为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种新型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笔者通过日常签证工作中积累的案例,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对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隐性壁垒作用,说明即使一国答应给予另一国优惠待遇,仍可通过原产地规则筑起新的市场准入壁垒。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原产地规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同其他国家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目前建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东盟有10个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前6个国家是东盟的老成员,经济相对发达;后4个国家是东盟新成员。目前,东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是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02年11月4日,我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  相似文献   

5.
刘永康 《商业科技》2010,(28):11-13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双方2010年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之后,这种贸易关系在未来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1997年~2006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同时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盟之间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趋势,人均收入水平、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双方2010年建立起自由贸易区之后,这种贸易关系在未来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中,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1997年~2006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同时运用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盟之间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趋势,人均收入水平、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国家层面的一个国际性展会,已经成为我国和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央将大力支持广西办好这个博览会。博览会要长期举办下去,要办出特色,办出实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了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是双方客商创造商机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陈悦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99-101
中国和东盟区域合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不管是东盟各国还是我国,在贸易区内都将受益。尤其是今年中国和东盟进入"零关税时代",双方贸易在今年必将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要想健康的发展下去还是存在诸多的障碍,深入分析对阻碍中国-东盟经济区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东盟区域合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不管是东盟各国还是我国,在贸易区内都将受益。尤其是今年中国和东盟进入"零关税时代",双方贸易在今年必将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要想健康的发展下去还是存在诸多的障碍,本文就深入分析对阻碍中国-东盟经济区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到2013年已有十一年时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人民币区域化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在东盟区域化的贸易基础,研究其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上宣布,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东盟博览会。经商务部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正式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方,并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首府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是我国促进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具体行动,是深化双方经贸关系、促进商界合作的重要手段,它将有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东盟的减税历程,反映了中国—东盟零关税时代的到来经过了中国和东盟各国长时间的努力;而后对中国—东盟零关税所产生的短期效应和将产生的长期效应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东盟零关税的效应在未来的时间内,不仅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零关税的效应会通过经济逐渐的渗入到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推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合作掀开崭新的一页。最后,通过分析中国东盟零关税的效应,对中国—东盟合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经贸合作情况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新闻发布会。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分别向中外媒体记者介绍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情况,以及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以来,双边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量增加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但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进口比重不断上升,竞争压力上升,中国应不断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加强双边合作,发挥东盟与中国的互补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商品的结构,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双边专业化指数,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近年来的分工倾向于产业内分工,并且中国在与东盟的贸易中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高于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11国共办服务自贸区面向全球开放中国—东盟博览会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内容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搭建了友好交流、经贸促进和多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Novy(2009)提出的双边贸易成本法,测度了我国与东盟十国制造业部门2005~2010年的双边贸易成本。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各国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在所研究时期内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下降趋势,且贸易成本的绝对值偏低,即双边贸易成本较低,而贸易成本的下降能使商品投入更少,而促进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因此说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较容易,且贸易阻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展对话以来,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已从最初的渔业合作逐步扩展至海洋经济、海上联通、科研环保、海上安全、海洋人文等领域。目前,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遭遇着挑战。探索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的新路径,不仅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中国-东盟政治互信,稳定周边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从2002年11月,东盟和中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到2005年7月执行《货物贸易协定》,实施全面降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设成为继欧盟和拉美自由贸易区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与此同时,我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加快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如加强政府的作用、改善产业结构、强化差异化产品的创造、重视双方的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中国—东盟自贸区自启动以来成果丰硕,中国与东盟现已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促进双方贸易投资增长、联合抗击新冠疫情和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是我国企业在进口方享受协定项下关税减免优惠的必要凭证,全面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中的原产地标准,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享惠效率,开拓东盟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