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路风 《商务周刊》2009,(2):28-53
中国核电用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三轮引进”之路:中国核电在1980年代的第一轮发展中确立了以“引进+国产化”为主的路线;1990年代,又经历了以纯粹购买电容为目的第二轮引进;虽然与引进并存的自主发展走T20年,它却被进入21世纪之后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计划彻底放弃了,2002年末至2003年初所确定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路线,再一次是依靠对外引进,而且是比前两轮引进更彻底的全盘引进。 国外核电巨头鲸吞着中国核电建设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蛋糕,我们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什么在举国上下的自主创新口号中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2.
引进先进技术 加快经济发展──浅论我国引进技术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岳厚斌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完全靠现有的科技水平来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的技术地步,赶...  相似文献   

3.
科技部部长万钢近日在能源科技工作座谈会上表示,科技部将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一起,共同研究制定能源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科技部将继续开展能源发展战略软科学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好我国能源科技工作。据了解,节能减排、清洁煤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先进核电技术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将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就中国社会改革近30年来众多的成绩而言,把外国的企业和资本“引进来”是其中非常成功的经济战略。从最开始进口消费品到后来引进设备、技术,再到引进资金、人才、管理乃至引进外国企业等,都是通过以“引进来”为主的经济开放。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需要,“走出去”却已经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亚国家发展对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影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西部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解决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开放战略中,中亚国家是中国企业重点投资和开发的国际市场之一。而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也需要引进中亚国家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以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多个省区与中亚国家相邻。因此,它们作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区,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投资是指投资者的战略投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能为国内大型国企股改公司筹措资本金,有利于股权制衡,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技术,有利提高资本收益.在继续引进善意长期战略投资者同时,要采取提高准入门槛、与战略投资者相互持股、换股、加大退出成本、吸收境内战略投资者等战略措施防范其演变成"战略投机者".  相似文献   

7.
10年前,中国核电发展已确立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国产化”的路线。然而沿袭国外的版本设计,提高国产设备制造的比重……并没给中国核电产业自主研发带来顺利的未来。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适度发展”后,中国核电建设已经迈进了“积极发展”阶段,但在掌握第二代核电技术后,秦山模式几乎被放弃。第三代核电技术又面临再次引进的问题。巨大的中国核电市场散发出的“磁场”吸引了各方淘金者。一时间,中国核电市场成了世界核电巨头们的博弈场。从2004年至今,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工作仍在酝酿中。期间,核电界内部围绕核电发展技术路线之争和如何锤炼出中国自主的核电技术的论战也越来越升温  相似文献   

8.
浅论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主要目的就是借助战略投资者的技术、管理、市场和资金优势做强做大企业。因为企业资金、管理、技术、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等因素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构件,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有机联系,如果其中某个构件存在缺失或不足,就会使其他的要素优势发挥不出来,从而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短板”,造成企业既有资源闲置又有资源不足的低效率局面。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就是借助外力补长这块“短板”,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全面充分地发挥作用。本文就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策略、风险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国内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实践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银行的持续改革与制度创新,有利于银行在资本市场成功筹资与上市,对于降低改革成本、尽快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几乎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做法,但国内各界对这种方式一直褒贬不一,该文首先介绍我国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并探究这种形式背后的深层经济动机,最终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邱毅 《上海商业》2008,(11):30-32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当前上海乃至全国日益被看好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国有企业在增强资金实力、制度创新、构建内部洽理机制和提升核心能力等方面都可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浦发集团系统内企业正在开展或已完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在发展规划中都将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国际与国内投资者)视作为未来促进企业发展、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以此全面增强国企市场核心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2.
财务战略是为适应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金、并在组织内有效管理、运用这些资金的策略,财务战略的选择直接影响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技术杠杆强调技术发展与创新,企业通过主动选择适合的产品技术或市场驱动技术,通过升级和再创造,才能实现能力的扩张。笔者认为,在技术革命步伐不断加快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优化财务战略,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俱乐部     
陈华 《商业会计》2007,(4):36-36
平衡计分卡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管理和绩效衡量工具.它在保留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同时,引进了衡量企业未来成败的非财务驱动因素指标,通过对业绩的综合评价和引导来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及业绩的增长。因此,平衡计分卡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银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运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金少策  王文正 《浙商》2007,(8):52-53
正当娃哈哈与达能的并购之争吸引着全国舆论的关注时.政府部门却对另外两个浙江企业的并购案件给予了回应:一方面,4月11日商务部原则同意了苏泊尔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即认可了SEB对苏泊尔的收购:另一方面.几乎在同时.商务部反垄断办公室决定启动对施耐德、德力西合资案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加大投入与合作开发力度 提高国内铀资源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铀是满足国防需求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核电的发展离不开天然铀的稳定供应和铀资源的可靠保障。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成的核电装机将达到8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至少在2000万千瓦以上,对天然铀的需求会大幅增长,我国必将成为铀生产大国和铀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6.
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发展历史最长、核电比例最高、核电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研究法国的核电价格及相关政策。对于核电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一、法国核电发展概况(一)核电在法国电源结构中的地位无论是从装机容量还是从发电量的角度看.核电在法国电源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药经过无数次从无序到有序的博弈.营销战略的选择已经成为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国内中小型医药企业面对大型医药巨头的吞并.怎样去确立一个适合企业的营销战略,使企业在竞争的浪潮中不被吞没,并不断发展.笔者在几年的医药营销战略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各位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福建省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领域,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别是引进了福建冠捷电子、厦门戴尔两家出口超十亿美元的企业,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更是迅猛发展,取得三年翻二番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  相似文献   

20.
胡恩生 《商》2014,(44):261-261
为实现绿色崛起,缓解我省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工业园区的低碳化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对南昌高新区的低碳化发展进行SWOT分析,提出提高南昌高新区低碳化水平的战略定位,认为南昌高新区应通过鼓励园区企业自主创新,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的低碳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完善园区碳信息统计与披露制度,加快低碳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措施促进自身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