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近年来,我国债券的发行数量和种类有了明显的增加,交易也日趋活跃。但是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应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识别和分摊能力还相对较弱。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债券违约进行研究,对债券发行主体的近年评级、评级调降以及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影响原因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债券的发行主体对债券违约风险有预先的判断,及时调整企业运营策略,降低债券违约事件的概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提高对于债券违约风险的关注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市政债券在中国首次发行的现状,将中国的准市政债券与美国的市政债券进行对比,旨在分析中美市政债券市场在结构、规模、发行主体、发行方式、投资主体、偿债担保机制及风险防范机制上的差异性,并就两者差异性的成因进行阐述,得出两国发行模式的优劣。最后指出中国要实现市政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完善法律法规、深化分税制改革,拓宽投资主体,增强市政债券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筹集渠道日益增多,企业筹资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发行债券筹资是一种传统又不断出新的方式。但近期,债券市场上相继暴发了多家具有AAA资质级别的国企债券的违约事件,引发市场对“逃废债”的担忧。基于此,债券发行企业如何提高自己偿债能力,减少或避免违约风险,如何管理债券风险,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着重运用发行企业的财务指标来对比分析发行债券融资可能带给融资企业的财务风险,探讨债券发行企业应该如何加强债券管理来防控风险,希望能够为拟发行债券融资企业防范相关风险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具有违约风险。本文,我们将借鉴韩立岩在2003年使用的方法,运用KMV模型,通过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对福建省发行债券的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公司债市场规模的扩大,债券违约风险也在增加,需要寻求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风险的防范。信用违约互换是西方成熟资本市场防范债券违约的主要手段,也为我国公司债市场的风险防范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通过论证,从债券的发行公司、债券的购买者等角度以及市场环境、制度体系和监管体系等方面,对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公司债市场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市政债券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融资工具,在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成功运作将有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债券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市政债券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尤其是美国,作为市政债券最为发达的国家,对市政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发行模式和发行规模分析都有深入的研究,有关地方财政规模与财政制度对市政债券发行影响的探讨较多.考察国外市政债券研究经验对我国市政债券发行模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6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已经发生多家发行主体债券违约事件,债券融资财务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合理安排债券融资结构、合理选择债券融资市场和债券产品、降低债券融资利率和控制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已是摆在企业融资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有W公司债券融资的案例,将债券融资与公司财务风险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在如何降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提升信用评级、合理拓展债券融资渠道、规避财务风险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2015,(43)
分析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公司债券存在的问题:债券信息披露缺陷、债券发行后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分析等。"ST湘鄂债"在债券违约或濒临违约时对债券投资者保护程度,并总结该违约案例的发生对目前中国债券投资者保护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行市政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建设基础设施的重要融资工具。我国已具备了发行市政债券的条件。积极发行市政债券有利于调整国家债务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使资本市场均衡发展。构建我国市政债券市场应搞好功能定位、界定发行人及品种,先发行收入债券,逐步完善配套发行,中央政府在政策、法规制定中必须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发行市政债券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缺乏的一种融资方式.探讨了河南省发行市政债券的必要性,并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社会资金充足、技术条件日臻成熟、交易平台和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等方面论述了河南省发行市政债券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发行市政债券的相关建议,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田雨瑾 《现代商业》2024,(2):159-162
在我国,信用债券已成为各类资管产品重要的可投资金融资产,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中起到重要作用。债券发行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近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债发行主体承受与日俱增的资金循环压力,我国信用债券违约逐步进入常态化。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适用,大多资管产品已完成净值化转型。在信用债券违约的常态化背景下,相关资管产品破净事件必然也层出不穷。对违约的信用债进行合理合法、公允公正的估值,能起到计量风险、提供合理参考收益和呈现真实业绩成果的重要作用,对于资管产品发行方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出发,本文运用改进的KMV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债券发行和违约率之间的关系,运用2010—2012年的数据对深圳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进行模拟测度,得出了深圳政府债券规模发行的合理区间。并从完善商业资信评级制度、发展债券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以及创新担保信用等级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于市政建设融资的债券一般被认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但由于这种债券类型繁多,地方政府对其所承担的偿还义务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信用风险也不应一概而论。在市政债券的发源地美国,就发生过由于地方政府偿付责任不清晰、融资决策不科学而导致投资者遭受较大损失的案例。例如,2010年的拉斯维加斯单轨电车公司债券违约事件,就以其巨大的违约损失而成为美国近50年来最具影响的市政债违约事件。探究该案例的始末可为同类债券的风险处置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业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化改革,融资体系仍不完善,需引入新的融资模式。采用市政债券,可以避免融资最大化而过多地出售产权等问题,使城市水业向服务行业回归,提高运营效率。但发行市政债券仍然存在很多风险,需要建立规范的水业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5.
市政债券是一种以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为发债主体,向公众公开发行的债券,它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政债券还是空白。但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市政债券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行市政债券也已具有了较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9,(18)
2019年三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数据的走势持续疲弱,进出口金融持续回落,消费、投资的实际同比增速或均回落至6%以下,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加的大趋势下,债券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便犹如退潮后的沙滩裸泳者都暴露了出来。本文以违约频发的民营企业为主体,从公司债券发行人信用质量、风险评级、发行规模、行业及企业规模等对主体的信用风险进行详尽分析,总结出企业债券违约原因的异同点,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研究出有效预警违约风险的机制。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杠杆化这一环提供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1)
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招标发行机制中,中标人对发行人缴款全凭自身信用,并没有其他担保履约措施,使得发行人面临中标人缴款信用违约的风险敞口。通过引入投标人保证金(券)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敞口,保障发行人权益,提升发行效率。本文就在债券招标发行中引入保证金(券)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皓海 《商》2013,(24):179-179
中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平台公司来发行城投债,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募集资金。同时,地方政府的大力举债也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如何正确解读债券融资工具,分清市政债券与中国式市政债券——城投债的区别和联系,会有助于社会正确认识债券市场,理解各种债券融资工具的特点与优势,规范地方政府平台融资模式,从而促进中国债券市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猛  白志勇 《商业研究》2002,(17):74-75
市政债券是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券,是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债券体系中占有显著位置,而我国债券暂时缺乏这项品种。从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现状看,发展我国市政债券市场有其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投资融资风险及其回避策略张凤林一、投资风险及其回避这里以间接投资──证券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一)债券投资的风险及其回避尽管债券的利率一般是固定的,但债券投资仍然和其他投资一样是有风险的。它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