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实现个人利益与所采取的手段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道德的精神价值与功利价值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道德恐慌     
胡泳 《商务周刊》2011,(7):79-79
斯坦利·柯亨在他《民间魔鬼和道德恐慌》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条件,某个场景、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兴起,逐渐被界定为对社会价值和利益形成威胁的时候,道德恐慌就会发生。”那些害怕盛行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受到威胁的人士,可以称作“道德提倡者”(moral entrepreneurs),而假定的社会秩序威胁者则是“民间魔鬼”(folk devil)。  相似文献   

3.
公共决策作为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分配,所以公共决策在注重决策效率的同时,必然面临社会的种种公共价值选择。公共决策具有功利、公正、责任等特性。公共决策在现实的决策过程中常出现目的偏离公共利益,决策目标偏离公正,缺乏责任伦理等现象。应完善公共决策的利益均衡机制、责任机制和道德机制,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Bede和Means1932年在《The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a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现代公司特征,引发了许多检查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他们的观点得到了Jensen和Meekling(1976)、Grossman和Haa(1988)的赞同和进一步发展。Jensen和Meekling(1976)认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使管理者为其自身利益消费公司资源而损害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5.
黄嘉 《商界领袖》2004,(4):20-23
对企业性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不同的企业治理理论。传统观点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公司控制权自然属于股东所有,这种观点可称为“股东至上理论”。新兴的观点则认为,所有权是共同的,公司应尽可能地照顾到相关利益的利益,股东只是相关利益中的一员,这种观点可称为“相  相似文献   

6.
诚信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和品质。诚信,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道义的化身,同时也是功利的保证或源泉。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一种道德情操,也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岳朝娟 《商场现代化》2007,(18):242-243
当前人的网络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但是,网络道德建设不能仅局限于网络领域。社会人的利益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人的网络行为,既有物质利益追求,也有精神利益追求,精神利益与道德建设有更多的一致性,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因此,精神利益对网络道德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柯 《北方经贸》2008,(6):119-120
内部控制实施实质是控制主体的道德原则和利益选择两者之间的制衡结果,中国传统道德观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着可结合之处。因此,可以建设以传统道德为根基的制衡控制机制,实施由管理层导向的内部控制;建立第三方制衡机制;在准则规范的基础上配之以内部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市场     
"道德市场"也许有望造就不仅是"经济人"的"道德人"。这并不同于传统的、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导的"道德人",而毋宁说是一种以规范取向为主导的"正直者"。这种"正直者"还是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还希望着一种利益的交换,但他并不是仅仅追求一种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在某些情况下会节制和压缩自己的个人利益,通过尊重普遍规律而为社会关系和公共福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俊哲 《消费导刊》2011,(12):152-153
本文回顾了国内公民利益表达的现状,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阐述了解决利益表达的观点和看法,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为民间团体(组织)参与政治过程、为实现多元利益协调与整合、保障并维护公民利益诉求、化解与调和社会矛盾等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范式,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当前管理中的道德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推销员贿赂一位采购代理人,诱使其作出购买决策,这是道德的吗?如果这笔贿赂出自推销员自己的销售佣金,又该怎样看待?这合乎道德吗? 道德通常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当今社会的管理领域正在发生变化,强调个人权力和社会公正的新的发展趋势,意味着管理者需要具备非功利的道德标准。这对当今的管理者,是一个实  相似文献   

12.
李希 《商》2014,(9):73-73
“五德”(智信仁勇严)与“五常”(仁义礼智信)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承载着历代思想家的道德意蕴和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伦理思想内涵及价值,本文将从两者的基本含义出发,分析比较“五德”与“五常”的异同,挖掘两者的伦理精髓为当下中国的道德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清末以来,西方各种思想学说传入中国大多发生了“转变”和“调适”。梁启超的功利观就是一种基于“群己和谐”的功利观,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盛行的清末,梁的功利观中明显强调“集体利益”,是一种以群体为本位的功利观,这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功利观不同。梁启超功利观的这种转变和调适的原因,既有其受日本相关学说及西方学者对边沁功利学说修正的影响,又有其受中国传统文化“功利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社会在物质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道德方面并未能与之相适应。人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规律性,是在对优良传统道德扬弃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彝族社会亦不例外。彝族社会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对本民族传统道德进行扬弃,又要吸收外来优秀的道德思想,其中儒家礼文化就对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尽管儒家礼文化依然存在一些糟粕,譬如三年之丧等,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儒家礼文化进行扬弃,让其有益成分对彝族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镜鉴。  相似文献   

15.
多元道德需求满足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经济学的供求关系学说来说明社会道德水平的状况与道德的有效供给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道德的多元化特征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需求是一致的。多元化道德供应又必须有道德导向,即主流道德的供给。道德体系在主流道德的指导之下满足多种道德需求,协调社会各种利益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6.
苗泽华 《商业时代》2006,(12):22-23
市场经济不仅是利益经济、竞争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和法治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加强商业营销道德与文化建设是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需要。本文认为加强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建设,需要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构建商业企业、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公众和政府“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营销道德秩序。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道德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道德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当前企业主要采用的西方管理理论,已不能解决目前的道德困境。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传统文化的人本观、和谐观、义利观进行了总结,并用思想改造的观点指出了构建企业道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探讨,并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模式相比较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虽然存在缺陷,但仍然具有竞争力,而且这些缺陷是可以克服的。相反,新兴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某些缺陷是无法克服的,因此尚不能取代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秀利 《中国市场》2010,(13):32-33
良好的非正式制度能够降低制度移植和创新的成本,提高制度变迁的绩效。当前我国企业家群体呈现出的精神世界的混乱导致其缺乏社会责任。与学者们把企业家精神理解为创新和功利不同,本文意欲从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取向意义上探讨企业家精神,并提出应挖掘传统文化和宗教的精髓来塑造企业家精神,以解除CSR的隐性约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利益相关者需求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作用机制,分析管理者道德动机和道德滑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机理进行系统性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需求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道德动机和道德滑坡对利益相关者需求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道德滑坡的程度负向影响管理者道德动机对利益相关者需求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