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美洲开发银行行长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在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演讲,就拉美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代价、防范和克服这些危机所应采取的对策,以及拉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发表了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摘发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危机的传递 1.引发银行危机 80年代以后,无论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多次发生银行危机并引发金融恐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1980—1995年间,其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曾发生银行危机。这些银行危机的共同特征是:随着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入,银行经营成本增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间接投资急剧上升,而且主要集中在拉美和亚太地区的少数几个国家。这有以下几个原因: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绩好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重建的股市兴旺,发展中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外国投资者,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下降,发达国家积极放宽金融管制。  相似文献   

4.
拉美国家经济社会危机频发并非发展的一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国家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的一个突出现象是频繁发生危机。波及整个地区的危机前后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的社会一政治危机;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爆发的债务危机,也称“结构性发展危机”;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连续的金融危机。这种“危机频发”现象是拉美地区的独特现象,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发展阶段的普遍规律?拉美国家在这个阶段遇到的各种难题与挑战(如社会阶层之问的利益分化,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调整,金融体系的脆弱,多种外部因素的冲击等)具有普遍性,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和对待。但是,这些难题与挑战并不必然会演变成危机,因而不能把拉美这种“危机频发”现象简单地概括为某种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5.
世界     
拉美 11月18日,泛美开发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银行系统在世界上是最为脆弱的。该区域历史上35%的国家至少发生过两次银行危机,危机率几乎是其他国家的3倍。 报告分析认为,金融调节和预见性不  相似文献   

6.
80年代拉美的债务危机对西方银行产生了巨大冲击,促使银行监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以资产大小为实力象征的观念受到挑战,《巴塞尔协议》应运而生。本文对比了新旧巴塞尔协议的差异并分析了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欧债危机是21世纪初国际经济重大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没有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但在此期间美国不断提高债务上限,日本累计债务余额突破1000万亿日元大关。全球重要的三大发达经济体几乎在同一时间面临同样的债务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债务危机为什么会从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发展中国家转向21世纪初的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美洲转向欧洲?当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中国地方债问题开始引起全球关注的时候,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能否从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之后转向新兴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之前金融管制是各国的普遍现象.70年代之后,各国相继掀起了金融息由化改革的热潮,以图通过金融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金融自由化在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出现了不同的结局.一方面是发达国家蒸蒸日上的现代金融创新,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拉美到东亚,近20年间,发展中国家发生了连续的金融动荡、危机和萧条,经济上的起伏动荡使这些国家备受折磨.那么,究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哪里出了错?金融自由化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 拉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发端于50年代,至60年代已建立了多个贸易一体化组织,如拉美自由贸易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条约组织,加勒北共同市场等。但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由于拉美各国战乱,债务危机加深和经济不振,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拉美一体化的进程陷于停滞和倒退。到了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拉美贸易自由化却又以空前未有的势头向前发展。除原有的一体化组织重新调整和重建活力外,一批新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魏巍  王晨珠 《国际经贸探索》1999,15(4):44-46,58
近年来,大量的国际私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更加频繁,特别是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人投机性很强的短期资本,使其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形成冲击,造成金融危机。拉美债务危机,墨西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促使人们对国际私人资本的流动给予高度关注。本文就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冲击进行剖析,并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私人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控制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金融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他们的经济安全。本文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金融全球化的特征及其成因;第二部分重点研究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造成的冲击;接着给出具体实例,第三部分利用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分析了20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拉美的货币金融危机。最后自然得出结论,并指出正在进行金融改革的中国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如何避免"拉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龙 《商业时代》2005,(21):69-70
“拉美化”是指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拉美地区的一种经济现象,由于我国与拉美同属发展中国家,并在外资引进政策、外资规模等方面与当时的拉美有一定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我国各界人士特别是企业家在各种场合表达了对“拉美化”的忧虑。本文指出了“拉美化”之忧的来由,分析拉美国家发生危机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我国与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得出了我国无“拉美化”之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曾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如20世纪80年代拉美的债务和货币危机,90年代初的斯堪的纳维亚和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多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且处于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的边缘地带。目前  相似文献   

14.
徐慧枫 《中国市场》2011,(1):148-148,151
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总结了东亚及拉美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济发展中的特点。两种模式各有其特点,但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渐趋相近。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暴露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许多问题,透过危机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爆发次级贷款危机,危机迅速恶化、蔓延,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其危害程度不亚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大萧条。从对比的角度分析次贷危机与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和日本金融危机的异同,发现不仅过度发展的金融衍生产品是这次危机扩散严重的原因,银行的结构、模式也是影响危机蔓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落下最浓墨重彩一笔的非中国莫属。正是在这辉煌的10年里,中国先后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直到2010年全面超过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对既有的国际实力结构形成实质性冲击。但是,当国人沉浸在GDP快速增长的兴奋中时,各种累积的问题发酵而成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也不期而至,如何在下一个10年里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确保目前的发展势头得以有效延续,以避免重蹈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陷阱"和90年代的"日本陷阱",则  相似文献   

17.
涂岩 《价格月刊》2006,(3):44-45
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是国际上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被严重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所困扰。商业银行都渴望为其不良资产寻找出路,各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银行资产状况。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越来越受到被不良资产所困扰的各国政府和银行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由华尔街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中国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和波及,银行业理财产品市场也遭受了极大的考验。文章在对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王振中 《财贸经济》1991,(12):41-45
联合国秘书处早在70年代初期就提出过如下的看法:“发展中国家正在争执的最迫切的问题,是它们之间在争取外国投资上的竞争问题”。这个预言虽然在70年代未能如愿以偿,但在80年代,上述预言在发展中国家中几乎成了现实。1982年以后的债务危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国际收支平衡的棘手难题。这些问题促使着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放宽对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业在经济中占比较高,经济外向性不强,南美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等原因,拉美经济(主要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在这轮全球危机中受冲击相对较小。同时拉美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经济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对于拉美经济抵御此轮全球性危机的冲击也是至关重要。拉美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