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制度均衡或制度非均衡是分析制度变革或制度创新的经典经济分析框架.制度非均衡既包括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的制度供给不足型非均衡,也包括制度供给过多,超出社会制度需求的制度供给过剩型非均衡,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从制度均衡再到制度非均衡,进而发生制度变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革就是制度非均衡到制度均衡的运动过程.制度非均衡是制度变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制度均衡则是制度变革的目的和归宿,制度均衡意味着制度变革的一个过程完整实现.制度变革是制度非均衡和制度均衡的矛盾统一.制度非均衡是引起制度变革的动力,制度均衡是制度变革的现实目标,制度变革则是制度非均衡到制度均衡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制度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通过介绍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各个学派对其研究的状况,从而系统地理解非正式制度,以求呈现出非正式制度在各个学派中清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制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它为社会带来信任与效率,同时,信任和效率也反作用于制度.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制度,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制度与管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制度能够达到管理的目的,为了使管理更有效,就要制定有效的制度.有效的管理体现在对制度的管理中,有效的管理蕴含着有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建  曹家和 《商业研究》2003,(21):162-164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的安排设计,对解决我国短缺经济,解决我国农民温饱问题功不可没。但是在我国经济由短缺走向相对过剩,农民由追求温饱转向发财致富时,已经完成设计的预期目的,这种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发展的障碍。为此,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障碍的表现进行分析,指出其制度缺陷,并提出了制度变迁的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张伟东 《商业时代》2015,(9):98-100
我国的企业理论研究虽引进了各种经典理论工具,但对于企业发展史的考察略显不足,对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生成和演进的特殊性考察较少,难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企业研究。近代企业由于其所处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处于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具有现代性和传统性杂糅特征,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总结具有中国特点的企业制度模式,回顾有关文献可以丰富企业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吴旭 《中国市场》2012,(31):105-108
西方文官制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才选拔录用方面成绩斐然。本文基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下,通过梳理西方文官制发展脉络、透视其鲜明特点,对比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而从公务员制度建设、选拔录用、培训优化、财产申报等方面提出发展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加快推动实现公务员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田山立  龙云安 《商业科技》2010,(16):195-195
制度变迁是由多种因数所致,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内因与外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是经济矛盾上升到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革命性的力量促成了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选择,本文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8.
企业制度创新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创新效率的企业是社会和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创新性企业的产生和成长,需要靠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经营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只有组织内部机制的创新,才能使企业赢得与外部竞争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庆民 《商业时代》2006,(34):60-61
信托制度是外来的制度,移植初期对于信托和我国固有制度的适用考虑不足,尤其没有重视和本民族历史、传统、社会文化等保持一致性,由此导致信托制度的移植效果不明显.本文指出应当重视并加强信托制度的本土化研究,重新界定信托制度的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制度变迁的路径的分类不尽一致,这主要源于没能很好地区分制度移植和制度模仿,甚至将两者等同起来。但实际上,制度移植和制度模仿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鉴于此,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主要包括三类:制度移植、制度创新和制度模仿。这一分类方式能够为制度变迁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是由多种因数所致,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内因与外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是经济矛盾上升到阶级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革命性的力量促成了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选择,本文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沿着制度需求、制度异化和制度替代这样一条主线,深入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对立的,是存在相容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共存.允许和承认这种共存,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最大优势是渐进性,允许对现有制度有新的需求并允许其异化,甚至政府有意地对其创新和改造,充分尊重民众意愿.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商会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严建苗  刘伟峰 《商业研究》2002,7(16):140-143
清末民初 ,商会应“商战”之需产生 ,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商会是制度环境变化的结果 ,是制度移植的结果 ,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近代中国的商会本质是“官督商办”的民间团体。商会的存在降低交易费用 ,改善外部环境 ,为合作创造条件 ,降低政府提供关于工商政策方面制度安排的成本。  相似文献   

14.
吴玲  李翠霞 《商业时代》2007,(21):56-57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安排以政府主导的管制制度为主,管制制度安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合理性。但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制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继续运行,体制冲突不可避免,制度效率、效力大为减弱,由管制制度向经济激励制度变迁势在必行。实施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是我国今后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缺陷的表现入手,认为证券市场存在功能缺陷、效率机制不畅,证券市场发展存在结构性缺陷和体制性缺陷。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制度缺陷的原因并提出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社会学的制度理论和基于经济学的制度经济学两个流派的视角,对制度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包括制度企业家的性质、制度的类型、制度企业家精神的决定因素、制度变迁的机制、经验研究的集中点。结果表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企业家精神的前因后果,制度理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驱使制度变迁的过程和机制。并对整合两个流派关于制度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制度秩序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制度建设是根本.制度包括以法律、法规为核心的正式制度安排和以道德、信用观念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两者构成人们行为的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由此形成制度--规范人们行为--良好的市场秩序的过程.本文围绕"制度秩序"这一中心议题,对制度的构成、制度对市场秩序的决定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市场秩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化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可以在制度变迁的进程中减少交易成本,促进正式制度的确立。将制度变迁理论运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阐述了企业文化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和价值体现,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和运行特征.我国的选举制度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亟需完善,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选举制度运行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民主制度的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岩 《连锁与特许》2011,(3):43-44,50
2003年世界银行一项报告指出,比较各国政府效能,英国居世界十大富有国家之首.根据<经济学家>所做的"创业环境指标"显示,60个国家中,英国政府在对私人企业友善、基础建设良好、手续简化等项目上均居世界第三.这些全都得益于英国良好的政府运作,以及英国文官--各级公务员的努力.文章从英国公务员制度中的培训制度、绩效制度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