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治理是国家治理、公共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子系统,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决定》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举措,这就要求国有企业需要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发展"问题倒逼"的必然结果,面对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以创新治理理念为前提,创新治理主体为保障,创新治理方式为根本,创新治理制度为突破,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商》2015,(3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做了系统部署,并提升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不仅是法学家研究的领域,更多地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本文以股东本位、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世界上三种典型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模式与中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揭示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可以从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和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制度缺陷两方面对中国公司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商》2016,(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新和完善生态治理模式是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和创新生态保护制度和保障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通过这些途径来提升地方政府现代化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回顾2021年,报业加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资源整合、内容生产、技术支撑、经营创新以及全方位传播体系布局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报业深度融合发展逐步实现质的提升.展望2022年,报业将进一步嵌入社会治理体系,以深度融合赋能社会治理,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陈福来 《商场现代化》2004,(22):105-106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是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一种创新,其核心是股票期权计划.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以及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中国的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在制度明规则妥协于市场暗规则的环境中,股权激励往往成为股权持有人与相关公司合谋追逐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着重分析了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以及可能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美控股权之争是中国公司治理史上一次理性与感性的伟大碰撞。基于对国美电器个案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以控制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为主要内容,通过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琼 《商业研究》2000,(8):119-120
纵观世界各国公司的发展史,公司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配合变革类型一般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证券市场融资为主的股权治理结构,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信贷融资为主的银行治理利益相关合作治理结构。中国公司制度中由于存在国有股占控股地位,国有股持股主体不明,以及资本市场约束机制不发达,既不是股东治理,也不是利益相关人治理。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两个总目标间具有深刻内在联系。建设法治国家,不仅需要政府依法行政,而且需要社会治理法治化。妇联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广泛的社会属性,应当在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化组织优势为治理优势,发挥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妇女工作社会化转型,担当党和政府联系女性社会组织和广大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1.
张可云 《中国市场》2010,(50):12-16
从目前来看,"十一五"时期虽然遭遇了许多始料不及的多种困难,但成就辉煌。在举世受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困顿境地的情况下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盘点"十一五"时期的得失,有利于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与方略。  相似文献   

12.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已成为当前一个严峻的问题。因此,在“十五”期间要采取短期措施和长远治理方案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维持一定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推进中小城镇建设等,建立一套有效吸纳社会就业的经济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一五"以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节能工作经历了淘汰落后产能、关小上大、限制"三高一资"行业等不同发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面临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迎接这些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解决国有企业的合理定位,区别对待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探索政企分开的有效形式。科技创新要在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支持财政、金融、人事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促使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同时努力借鉴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先进经验,促进科技国际创新合作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During the 10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 try of China explicitly put forward and seriously implemented the strategic idea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strong civil aviation country, which is considered as our top priority and devoted major effort to pushing forward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t markedly raised its transport capability,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position and fairly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17.
“十五”期间山东省旅游业人才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琳琳 《商业研究》2008,(4):156-162
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是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十五"期间,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除了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外,积极进行旅游人才的开发和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2006年对山东省17地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2000-2005年山东省旅游业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全省旅游业人才发展仍然面临总量不足、结构短缺、薪酬水平偏低、人才地区分布失衡等主要问题,为此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对策,为旅游人才发展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裴超 《中国会展》2021,(7):26-35
2021年是开启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设的元年。我国经济市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谋篇布局。现实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刚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提供更加准确指导,可谓是“谋大局、擘蓝图、开新局”,意义非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六个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展现了我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9.
The 16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opened its fifth plenarysession on Oct.8 to draw a roadmap for the country's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xt five years.  相似文献   

20.
On November 2,China's economic planner called on its people to giv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rawing up of the 12th Five-Year(2011-2015)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