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力异质性、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FDI是否提升了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差距扩大;外资通过生产效率、研发效率、竞争效应等渠道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广告效率渠道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资企业数目增加会提升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外资企业出口强度增加会降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总体来看,外资不利于本土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产品质量快速提升的现象,本文构建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与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升级的理论框架,在贸易均衡中纳入异质性企业与产品质量范围等因素,考察了贸易成本、市场规模对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的影响渠道和结果。以加入WTO以来中国与世界所有发达国家之间四位数的行业贸易数据,细致地检验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为何随着贸易扩大而提高的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结果发现:单位贸易成本的下降、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贸易伙伴国经济规模的扩大都显著地促进着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入世”以来的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加速升级的态势,但目前中国的出口结构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4.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了母国的要素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差距。本文从直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和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部门内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合中国2003—2014年31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缩小了收入差距,但在不同的时间区段对外直接投资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低技术部门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缩小了收入差距,高技术部门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了收入差距,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收入差距没有明显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缩小了收入差距,而结构调整扩大了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和收入差距调节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劳动力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从平均工资来看,进口贸易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收入,而且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扩大了技能工资差距;出口贸易本身有助于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未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工资分布的不同分位点来看,进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低技能劳动力,出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而言,工资收入位于低端和中间位置的群体更容易从进口贸易中受益,同时也更容易从出口贸易中受损。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5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条件下2003年至2010年劳动力价格、人均资本以及市场需求对产品价格的不同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应从三个方面保持产品的价格优势:第一,加强技术进步,增加设备和技术投资,促进资本替代劳动;第二,加强对市场环境的认知,适时合理地扩大生产规模,满足有效需求的增长;第三,在保证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员工的报酬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1998~2010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分组层面研究了贸易开放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出口开放、进口开放都会显著地扩大我国劳动力工资差距,但同时也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出口开放在东部地区会显著的缩小劳动力工资差距,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会显著的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进口开放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会显著的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在西部地区则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中国重构出口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将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出口产品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渠道分析显示,中欧班列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中欧班列对一般贸易、高技术产品、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中欧班列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正向辐射效应,其辐射范围大致为400公里。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2005-2015年38个主要贸易国家(地区)以SITC 3分类下5位码细分的591种工业制成品,约9万个观测值,从不同收入类型国家、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和不同时间段等角度,对进口产品价格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影响中国进口产品价格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能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提升。来自低收入国家的进口产品价格对中国出口到此类国家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大;来自高收入国家的进口产品价格对中国出口到非高收入国家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最大;中等技术产品进口价格对其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大;2008年金融危机后,进口产品价格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变大;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最大;进口质量变动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大于进口成本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实际利率水平、研发投入和FDI是影响中国进口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盛斌  王浩 《财贸研究》2021,32(11):1-15
改进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成为中国重构出口竞争优势、打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以及扩大贸易利得的重要途径.使用2000-2013年中国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以外资银行进入为表征的金融开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提升了进驻区域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创新促进渠道是外资银行进入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中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高金融业中间投入行业企业以及专利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出口质量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制度环境优化、金融市场化水平提高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升都强化了外资银行进入的质量升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