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 《商业研究》2002,(14):103-105
公共财政的基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国家繁荣经济、强盛国力是通过财政完成的 ,因此政府的财政应是为着整个国家经济繁荣并使国民受惠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核心在于“公”。公共财政体系要求政府“公开”、“公平”地开展财政活动 ,具有公开性、公平性 ,符合国际公则———世贸规则的基本要求 ,政府以经济主体的身份参与财政活动。  相似文献   

2.
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要求争取在今年基本上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和信贷收支平衡,同时把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下来。为什么在前两年经济调整过程中连续出现了较大的财政赤字?为什么进一步调整经济必须首先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平衡与经济调整是什么关系? 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自觉地搞好经济调整和做好财金工作,很  相似文献   

3.
“滞后预算平衡”的分析模式打破了传统上的“年度预算平衡”和“周期预算平衡”的财政约束方式,符合现代财政指导与调节职能。1980年以来,我国的名义累积赤字政策实际上是持续盈余政策,我国不仅不存在累计赤字,而且存在巨大的累积盈余;我国的财政职能的重点应由经济建设转向社会结构的优化和社会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理论工作者清除传统经济理论中误区的任务相当艰巨。本文仅就传统财政理论中几个典型的误解试作清理工作。一、“财政”相对应的概念是“经济”吗?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通常把“财政”与“经济”作为一组相对应的概念来使用。这里的“经济”仅仅指物质再生产过程。“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似乎已经成为定律。把“经  相似文献   

5.
李力 《财贸经济》1996,(6):31-33
民族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困难、机遇与把握李力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民族地区财政经济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是不同的,因而对民族地区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采取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格局基本是...  相似文献   

6.
《财贸经济》1996,(2):12-21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模式及“九·五”的政策重点选择“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选择”课题组一、经济转型对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提出的基本要求什么是经济体制转型或转轨?就中国的改革模式或改革目标而言,就是要逐步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中国金融业发挥着提供铸币收入、平衡预算赤字、替代财政投资、平衡地区差距、替代财政补贴等“第二财政”功能。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有其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与金融功能错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分割,造成了这一错位,只有加快金融制度建设,促进财政到位,才能使得金融归位。  相似文献   

8.
翟连升 《财贸经济》1999,(7):35-37,44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过去的短缺经济转向需求约束型经济,我国的市场已由多年的卖方市场基本转为买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研究买方市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及时调整思路,对于提高地方财政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建立稳固、平衡的地方财政,是十分必要的。一、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9.
在宏观经济决策中把财力作为主要制约因素,用财政分配制约投资需求和经济增长幅度,使经济增长率不超越财力可能承受的限度,就是我们所说的宏观经济的财政控制。习惯的说法是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我们说用财政制约经济,这种在习惯上看来颠倒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却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货币发行过多,在很大程度上与放松宏观经济的财政控制有关。加强宏观经济的财政控制,对于消除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和贯彻“七五”计划的基本指导原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财贸经济》1993,(10):35-42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变化:回顾与反思1.改革进程中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变革的回顾。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领域入手,以财政为突破口,率先由变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启动的。预算管理体制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管理权限、财力划分的基本内容。1980——1984年,我国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即所谓“分灶吃饭”的  相似文献   

11.
邱崇明 《财贸经济》1994,(10):51-52
最近,王达同志在《经济研究》1994年第3期上发表了大作“重新认识财政范畴”(下简称“王文”),对如何认识财政本质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和思考方法,值得我们在探讨这一问题过程中借鉴。但是,对该文的某些基本观点本人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冒昧地提出以就教于王达同志。 一、财政是否“公共融资” 王文认为,财政的基本释义是“资金融通”,因此,Public Finance一词应译为“公共融资”或“公共金融”。王文还认为“西方学者把政府收支称为‘公共融资’。这是因为:收与支是财政活动的两个方面,收是筹集资金,支是运用资金;筹资用资构成完整的融资行为。”我们认为,王文这种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 首先,事物的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今年以来,湖北省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较好地体现了“稳中求进”、“紧中求活”和“好中求快”的总体要求.(一)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增长,总量平衡较好.这主要表现在社会总供需继续保持适度增长,总量平衡情况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3.
根据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九五”期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湖北省明年的经济工作就总体而言仍应按国家所要求的,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指导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把物价进一步降下来,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薄一波同志在给第三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的题词中,强调指出:“综合财政也是科学”。这为我们研究财政理论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三十年的实践所提出的财政工作如何尊重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的问题。综合平衡的财政理论是陈云同志在我国财经工作实践中首次提出的。薄一波同志也非常重视综合平衡工作。他们曾亲自总结实践经验,在综合平衡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一条根本原理,也是组织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下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综合平衡财政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经过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5.
《财经论丛》2001,(1):75-78,F003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理顺市与镇的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财政生财、矣财、理财的积极性,应建立规范的镇级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镇财政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能力,保障镇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财政与银行关系的基本态势仍是“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要理顺财政银行关系,必须弄清当前财政银行关系的现状。当前财政银行关系的基本态势仍然是“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当然,这种“挤”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含义,而是指在近几年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运动中形成的,是旧体制下这种关系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新表现。银行在以下几方面担负了本应由财政负担的国民经济资金供给任务。  相似文献   

17.
建立公共财政需理顺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成为我国财政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笔认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最终建立和完善有赖于在认识上理顺四个关系:即公共财政与“国家分配论”、与国家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的关系以及中西公共财政的异同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和加快步伐,这对财政体制改革既提出了要求,又提供了条件。在财政体制改革中,理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分权形式,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体制,对全面改革是举足轻重的。八年多来实行“分灶吃饭”,评  相似文献   

19.
欧元保卫战     
《新财富》2011,(8):46-47
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接下来是意大利和西班牙,一张张多米诺骨牌相继倒下。这些经济基本面较差、财政基础脆弱的高福利国家长期人不敷出、债台高筑,如今在经济不景气的阴云下最终爆发债信危机。安日何把握“道德风险与系统,陛风险”和“救援与改革”之间的平衡取舍?欧盟站在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0.
<正> 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是贯穿中国古代财政史的主要内容。财政制度的确立在先,财政政策的制定在后。自春秋战国以后,在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朝代,均由一些著名的政治家、理财家制定和推行了指导国家财政经济活动的财政政策。纵观历代王朝的财政政策,都具有如下一些特征:一是以儒法两家的经济思想和财政思想为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儒家的财政思想主要是重“仁”、“义”、“罕言利”,主张簿赋敛,均节财用,反对国家干涉经济。法家的财政思想贯彻“法治”主义,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重财利”,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二是以“人”为制定政策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