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对税收负担问题的思考和衡量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虽然目前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税收负担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但是我国微观主体的实际税收负担却较重。因此,本文对我国税收负担问题进行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我国税收负担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希望对有效解决我国税收负担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科学的核心问题。如何使税收负担适度化,形成适度税负,为企业营造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全面发展,不仅是财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必须加以研究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一、宏观税负的一般模型及其拓展分析宏观税负(T),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税收负担水平的经济指标。国际上通行用实际税收收入(TAX)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表示,我国也采用该指标,即有T=TAX/GDP。由于实际征收税收(TAX)=应收税收×实际征收率;而应收税收=应收增值税+应收营业税+应收企业所得…  相似文献   

3.
刘亮 《北方经贸》2007,(10):85-86
税收负担按其所涉及的范围可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宏观税负结构、微观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水平直接影响未来的纳税能力和实纳税额的大小,宏观税收负担结构影响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文章分析了我国的税收负担水平和结构,并提出了增值税转型并扩大增收范围、降低企业税负、优化税制结构等优化办法。  相似文献   

4.
宏观税收负担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税收负担整体状况 ,也反映该国或该地区财政实力。黑龙江省宏观税收负担偏低 ,不仅对黑龙江省经济稳定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也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分配秩序的理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是提高黑龙江省宏观税负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财贸经济》2002,(10):66-70
宏观税收负担作为税收分配范畴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向和起点.它的设计合理与否是税收能否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的前提,也是税收经济杠杆的实质所在.本文在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现状及合理水平的剖析基础上,就适度调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提出了改革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税负政策,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目前的税收负担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3年我国各项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2.8%。到1996年,根据预算执行情况看,各项税收收入仅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0.18%。可见,我国目前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并不高。但是,当前又几乎到处都能听到企业税收负担重,要求减免税负的呼声。目前这种税收负担水平“宏观看轻、微观看重”的现象,确实令许多人迷惑不解。也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政府决策要提高财政收入其中主要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站在微观搞活的立场,呼吁降低税负。那末,究竟何去何从?看来需要对目前税负上“宏观看轻、微观看重”的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宏观税负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分析、必须予以澄清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选定衡量标准。衡量标准不一样,势必会导致结果大相径庭。本文寻找我国宏观税收负担评价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根本,力求为衡量我国宏观税收负担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2012年1月1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开始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进行,在2012年8月1日,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等地。此次税改给相关企业的税收负担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开始以来,物流企业税收负担的变化情况。分别从毛利和流转税负担率角度对物流企业税收负担进行比较,并以上港集团为例,计算其税负变化。同时结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上海物流企业的调研情况,进一步说明税改之后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宏观税负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税收负担水平,以大口径宏观税负指标考察我国真实的税负水平,得到我国宏观税收负担较重的结论。提出加大“费改税”的力度,加快“费改税”的进程;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中央应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加大地方所占共享税的比例;改变现有的税制结构;改变财政收支结构等降低我国税收负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税收负担的走势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历年资金流量表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目前宏观税收负担已经偏高,税收负担提高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正处于由人口红利、技术模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税收增长红利的集中释放期,这促使税收增长幅度长期超过GDP。由于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可以使企业部门将大量间接税转嫁给居民部门承担,税收负担加重部分主要由居民部门承担。税收增长与税负转嫁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对10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甚至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工具,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大量讨论。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关于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围绕税收累进性、税收负担、税收支出、税收—支出体系等,提出未来应着力研究的7个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宏观税负是衡量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广东省2010-2014年产业、行业数据,从产业税负、税收弹性、协调系数指标分析广东省税负水平。分析结果为:广东省第一产业税负最低,税收贡献最小,第三产业税负最高,税收贡献最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税收增长超经济增长;行业间税负不均,第二产业中建筑业税负最高,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税负最高。  相似文献   

13.
汪昊 《财贸经济》2007,(5):61-67
本文在对税收超额负担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巴罗税收平滑模型对我国税收超额负担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我国税收超额增长的合理性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和新一轮的税制改革,给出实现我国税收平滑,以减少税收超额负担,促进经济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斌 《财贸经济》1992,(2):18-24,30
本文打算从理论上澄清税收质与量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对我国近期宏观税负的轻重作出判断。要确定宏观税负的数量界限,必须对税收这个事物的质有一  相似文献   

15.
十几年来,每年我国税收增长率均远远高于GDP增长率,形成了官方和民间关于我国税负是否过重的两种不同看法。本文从宏观税负的概念出发,引入了税收收入税负率、财政收入税负率和政府收入税负率三种不同的税负衡量指标,并比较了三种不同衡量指标下我国税负率与国际平均税负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往行业税收负担分析相关研究往往利用传统方法计算某个行业的税收负担水平及社会宏观税收负担水平,进行比较之后得出该行业税收负担水平高低的结论.但由于传统方法在对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进行评价时没有考虑行业资本构成--固定资产折旧及行业利润率等因素,需要对物流业利润率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应通过计算物流业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差异,即利用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评价新方法--差额利润调节法,对传统行业税收负担评价方法进行修正.文章根据物流业样本企业纳税数据及物流相关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统计数据,对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进行了合理、客观的评价与分析.研究发现,如果把行业利润率因素考虑进来,我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与自身利润率水平相比非常高,赢利能力比较差.为促进物流业发展,国家应对该产业实施进一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否则我国物流业仅仅依靠自身努力很难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李开传 《中国物价》2011,(12):14-16
中国宏观税负的高低在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为了理清分歧产生的原因,本文计算考察了不同口径下的中国宏观税收负担,并对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宏观税负的高低,不仅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高低,也表明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和财政功能的强弱。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对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增强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雯雯 《商》2012,(10):65-65
本文通过阐述国外福布斯痛苦指数对我国税收负担的界定,并表明了我国宏观税负的构成内容,分析了影响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从而指出对于税负的含义和分类的界定,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税负的高低评价,由于国内外依据测量口径的不同,答案不一。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基于本国国情,对税负衡量的方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税收负担具体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税收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也是税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着力点。实行科学健全的纳税申报制度及做好对税收负担的合理规划,对掌握淮安未来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宏观导向作用。根据淮安市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税收负担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调整增值税政策;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额度;规范和清理有关淮安市中小企业的税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