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原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存在的问题谈起,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在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资产组合计提及计提范围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有利于企业积极处理不良资产,使会计更稳健。新《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会计工作中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然而中国会计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完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制度,需要准则制定部门和实施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初步建立了资产减值的理念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但规定简单,缺乏细致的解释。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利用现行会计制度中的不完善来操纵会计利润,为达到自身目的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随意调整的行为愈演愈烈。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发生了重大变革。现探析新资产减值准则与现行会计制度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较之旧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本文对其特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一)明确了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会计期末企业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资产的可  相似文献   

5.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减值(AssetImpairment)与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始终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了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明确了减值迹象的判断依据,使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更具实务操作性,并作出已提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规定;引入了新概念,使信息披露更加完善等方面.同时,新准则限制了企业利用减少计提基数、变更计提比例操作利润的行为,相对完善了信息披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主要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执行新资产减值准则应注意的事项。一、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主要变化(一)明确规定资产减值的前提。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会计期末企业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逸飞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93-19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布实施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它不仅考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而且也适当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区别,对新旧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了探讨,揭示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优点,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规定为主,与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进行比较。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基础的差异比较、现金流量预测要求的差异比较、首次计提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差异比较、货币时间价值后续处理的差异比较、在资产减值中运用评估值的差异比较和资产减值准备披露的比较这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新资产减值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比较 (一)减值测试的基础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都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进行计提,没有考虑计提对象的现金产出单元,但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2.
执行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的实际应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减值是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个亮点,它缩小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在框架结构上也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但与原会计准则的资产减值内容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中减值准备的主要变化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好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工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变化与实施中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是会计中最富争议的规范之一。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开始,到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对所有的资产项目进行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文回顾了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施行情况,揭示了原有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构成及其特征与主要变化的剖析,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新企业资产减值会计规范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准则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盈利公司为了使以往年份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被浪费,很可能于2006年转回多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本文从这一制度背景出发,实证研究了我国盈利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孙新章 《市场周刊》2004,(7):145-145,144
资产的重要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能力下降的资产则应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跌价)准备,但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关理论和实务还不太成熟,因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相关准则应尽快出台,以利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旧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作为一项新制定的准则,对资产进行了限定,扩大了资产减值的适用范围。这增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性及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可靠性,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冲回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  相似文献   

17.
滕晔 《商场现代化》2008,(1):381-382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使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有了更为规范的规定,其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此次准则改革中变化较为明显的准则之一,其中不仅明确了资产项目计提减值的具体条件、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对资产项目发生减值后价值得以恢复是否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主要针对是否允许转回以计提的减值准备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性。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分析了新准则的特点,以及它在现阶段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应地,《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准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规定在净利润基础上加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假定某企业年度内对8项资产都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操纵利润是不争的事实,而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造成影响。本文阐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主要创新之处,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将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就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