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各经济学派围绕贷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的论争从未停止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典学派完全否定贷币政策有效性;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贷币政策有效性;贷币主义者肯定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而否定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理性预期学派则完全否定贷币政策有效性;而新凯恩斯主义者则完全肯定贷币政策有效性。本文主要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工具,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对贷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2.
<正>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具有深远影响者,当推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的比较成本说(Theory of Cmparative Cost)。这一理论是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地域分工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教科书中,无不将比较成本说作为基础,它已成了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比较成本说提出至今已在一个半世纪以上,为什么经久不衰,颇值得我们思考。回顾我国长期以来,对比较成本说一直持否定态度,甚至不敢触  相似文献   

3.
一部国际贸易学说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国际贸易中政府行为的思想史.本文以国际贸易与政府行为为主线,对西方有关经济贸易理论进行了总体考察分析,以便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各种经济贸易理论,并以政府行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经济贸易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家勤 《财贸经济》1999,(12):53-55
1998年国外学术界对国际经贸理论问题的研究非常活跃,涉及的面也相当广泛。由于文字篇幅所限,这里仅就若干个贸易、直接投资的理论问题的加以评价。(一)“新”国际贸易理论。这篇论文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赫瑟·A·哈译德教授撰写的案例。①作者在这篇案例中评述了新贸易理论的背景和核心假设,考察了为什么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产业组织理论对新贸易理论的贡献是什么,以及80年代的一些尝试性结果如何。新国际贸易理论,又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80年代初,加拿大经济学家布兰德(JamesB…  相似文献   

5.
<正> 在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赫—俄(Heckshro——Ohlin)要素拥有理论(以下简称HO理论)。这一理论是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之后最有影响的国际贸易理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探寻了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十分受人推崇。1953年里昂惕夫发表了他对HO理论验证的结果,得出的结论与HO理论相悖,即“里昂惕夫反论”。继其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也对HO理论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有的与HO理论一致,有的与  相似文献   

6.
陈孝兵 《财贸研究》1992,3(3):58-59
<正> 李嘉图首创的有关国际贸易问题研究的比较成本说,一直倍受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亲睐,并被广泛应用于外贸经济实践,在国际分工和贸易等领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内涵是:(1)任何国家都能通过国际贸易增加收入,因为在世界市场上,各国都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到某些商品,而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商品要在国内生产,价格就会昂贵得多;(2)国家越小,从国际贸易中可能获得的收益越大,且所有国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受  相似文献   

7.
<正> 比较利益是比较成本说的核心内容,被用来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的互利性质、贸易的型式、自由贸易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比较利益也因此成为上述领域学术争论与正确评价比较成本说的关键。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比较利益的内容、性质及其对国际贸易的意义。一、比较利益与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国际贸易研究中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把它直接归结为对贸易利益的追求。在重商主义看来,除了  相似文献   

8.
克鲁格曼开创的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是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众多的经济学家与克鲁格曼一起投入到了这些理论的建设中。本文以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即通过比较克鲁格曼与其他学者的工作,指出了不同学者的学说之间的联系,梳理了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认为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的核心理论,其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个特定侧面来看,西方经济学史可以说是一部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论争的历史。二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学史上发生过多次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之争。本文就以各个时期政府干预相关理论与实际为切入点,在回顾西方政府干预理论历史演进的基础上,解析了西方政府干预的两难选择,提出了现代市场经济下的理性选择适度的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颖的关于如何决策的科学 ,不论锦衣华盖之士 ,还是引车贩浆之辈 ,都与它息息相关。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增长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的中心问题 ,它始终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核。不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还是西方经济思想史 ,实际上就是一部探索国民经济增长的历史 ,也是处于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实践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从重商主义、古典学派到新古典主义、现代主流经济学派 ,大凡久负盛誉且广为流传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譬如 ,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保罗·萨缪尔森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无论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所讨论的形成比较优势的成本主要为生产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有日益广义化、多元化的趋势,进而需要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分别纳入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机会成本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四者有机耦合,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利率机制的理论利率是怎样作用于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或者更具体地说利率通过怎样的途径影响国民收入?对于这一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在凯恩斯之前的古典学派理论体系中,利率为使投资和储蓄二者趋于均衡的因素,即利率决定于储蓄需求和储蓄供给相等点。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作用于经济的传导机制之传统观点,可以简要表述为:Ms-i--I-Y。凯恩斯学派这一传统的传导机制理论强调利率的作用,利率在这一传导机制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古典综合学派在分析利率问题时继承和吸收了凯恩斯和新剑桥学派的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吸纳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使这一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数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李嘉图之前,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相似文献   

14.
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融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其理论的结合点即是比较优势分析的思想。国际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理论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国际经济学家在一般均衡模式中加进越来越多的与要素禀赋有关的因素,并由此而衍生出一个比较优势理论。由于随着要素禀赋因素的增加,模型将会变得非常复杂。因此短期内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则是在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和验证更多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因素,并将它们整理分类,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笔者认为第二种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马克思价值理论和流通费用理论扩展到国际贸易成本理论研究之中,科学分析国际比较优势规律与国际价值规律之间的并行关系和不同条件下的作用程度,反对把由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构成的“全成本”作为比较优势形成的基础;分析国际贸易成本对国际产业分工与贸易的影响,解释国际贸易成本与国际价值量之间关系以及国际贸易成本与贸易量之间关系,回击西方经济学的重力模型方法用贸易量、产出量解释和测度贸易成本的错误观点。必要的国际生产成本和非纯粹贸易成本,陶成的国际成本是国际价值的基础;国别机会成本才是国际比较优势的基础。价值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客观的社会财富,它不是靠纯粹的贸易倒手就可以创造的。纯粹贸易成本不增加价值,不由价值补偿,而是对剩余价值的扣除,社会应把它限制在必要的限度内,非必要的就得不到补偿,但必要的纯粹贸易成本必不可少。贸易利润也不是单靠节约贸易成本得来的。国际贸易成本对国际产业分工与贸易具有复杂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的中国(包括生产成本在内的)国际贸易成本下降的判断应该是指单位出口成本,而非实际的总体出口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6.
辛文琦 《北方经贸》2012,(2):10-11,13
国际贸易理论是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指导,同时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实践要求国际贸易理论必须同时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在新贸易理论形势下我国的贸易政策应重视培育和转化国家竞争优势,发挥政府作用,扩大国内市场;通过创新实现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外贸竞争力,制定保护政策,培养竞争优势;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新贸易理论述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专门分支始于亚当·斯密。他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的概念,后经李嘉图修正,形成了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提示了互利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继而俄林在其《区域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即H—O模型)。这一理论指出: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且对国际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作了确定性的结论。至此,奠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比较成本理论通常被用来解释国际贸易格局和方向。但无数实证研究表明,该理论存在诸多缺陷,难以解释现实的国际贸易流量。本文试图从转运成本(包括运输费用和克服贸易壁垒的费用)的角度来对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修正,并认为,由于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转运成本几乎永远不会等于零,这使最优贸易模式至少在原则上是由转运成本总量的最小化来加以确定,而不是完全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框架进行。因此在解释现实国际贸易格局时,应当运用转运成本理论对运用比较成本理论得出的结论进行修正,使之符合现实的客观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 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与影响,最早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用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学说来说明的。斯密论证了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斯密理论固然正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各国都存在有别于别国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即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给贸易各方及世界整体带来巨大利益,然而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却是贸易保护,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折射出理论必然存在缺陷。本文认为这源于决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家利益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缺位。通过研究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的表述,并在分析基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对于国家利益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及其调整方向,最后以比较利益论为例讨论了重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