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深入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C~D生产函数进行改进,以江苏省1990年~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河北省的物流需求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区域物流需求量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建立了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指标体系,并根据实际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通过与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物流需求量预测较指数平滑法更精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河北省物流规划提供定量决策依据,并以此为基础为整个区域物流需求量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江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5-2005年的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江苏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在测算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一些加快科技进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1978-201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贡献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了农业生产总值、资本、劳动力及耕地面积等投入产出指标,用索罗余值法分析了1978-2010年间各种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发现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应保持农业快速稳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罗模型为基础,利用浙江省1979-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各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结果发现:浙江省的经济增长总体上属于先是劳动推动型,然后是资本投入推动型,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不过最近十年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日益凸显。据此认为应进一步提高政府和企业自身的科技投入以及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从而提高科技进步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11.
范伟洪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12):24-26
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而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对科技进步起到拉动作用。形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通过对黑龙江省1983—20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发现黑龙江省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黑龙江省的全要素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意味着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与黑龙江省财政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FAN Wei-hong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18)
科技进步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而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对科技进步起到拉动作用,形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通过对黑龙江省1983-20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发现黑龙江省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黑龙江省的全要素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意味着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与黑龙江省财政的科学事业费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能劳动者与非技能劳动者之间报酬差异越来越大,技能溢价现象在各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通过模型推导出技能溢价的表达式,本文利用CHNS数据库的数据与拟合回归的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技能溢价水平,同时采用198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技能溢价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能溢价水平受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显著,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和对外贸易也对其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四川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整体科技水平。第一,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第二,支持国防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进行体制创新;第三,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第四,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技管理;第五,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体系建设;第六,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吸引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第七,实施人才战略,促进国防科研单位科技人才在军地间柔性流动,营造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稳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民营科技企业是依靠科技含量的高低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而科技含量的高低是由企业科技员工的素质来决定的,企业的竞争力问题归根结底实质上是本企业在员工的任用上是否能充分发挥其员工自身最大潜能的问题。价值工程理论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思想,将其与民营科技企业中科技员工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分析了企业对科技员工任用的合理性及其调整改进的措施,并从经济学的收益和成本的关系对比中理性的评价了科技员工任职绩效。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测度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与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产函数计量估计方法、增长核算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增长核算方法这三种主流测度方法,概述了其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适应性,并指出测度方法需要进行新的探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是科技型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 ,科技型企业文化变革是一个使企业文化保持与时俱进的变革过程。“至上而下”与“至下而上”是两种完全相反的企业文化变革思路 ,分析了企业文化变革的阶段性以及两种企业文化变革思路的利弊。指出在企业文化变革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文化变革思路 ,坚持“至上而下”发起、“至下而上”实施、“至上而下”评估的企业文化变革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创新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在立法支持、财政与税收支持以及创新服务支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提炼其主要特征,力图为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环节和影响因素较多,国内外学者对此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政府的政策与制度环境不完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等几个方面。需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但应注意: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摆正位置,充分发挥其扶持和服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区域之间发展差异日益明显并呈现扩大趋势。在形成差异的众多因素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并逐步取代了生产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研究区域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