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共有20条相似文献,以下是第1-20项 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科技进步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周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4期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10个有代表性的县(市)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进行分析,进而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做出一般性判断,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基于改进索洛余值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年第9期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测算安徽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可行方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选择测算指标和参数,对安徽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安徽省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本推动逐步转变成科技推动模式的结果,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3.  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总产值贡献率的分析  
   李娜《当代经济》,2015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增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科技进步与农业总产值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在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中的适用性.采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我国农业历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并针对我国农业的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4.  试析新一轮林改背景下的福建林业科技供给——基于专家问卷调查的分析  
   魏远竹  叶莉  曲伟东  谢帮生  余向群《林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32卷第4期
   新一轮林改对福建林业的科技供求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结合专家问卷调查,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福建省新一轮林改中的林业科技供给现状;其次,指出了林业科技供给现存的主要问题,即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林业科技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并分析了相应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福建省林业科技供给能力的建议,即在强化各方科技意识和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一方面大力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力度,以提升林业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最终促使林业科技在推进林权改革、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区新农村建设中充当第一推动力和保障力的作用。    

5.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索洛模型  
   孙小庆《价值工程》,2012年第31卷第4期
   基于索洛模型,选取1979年到2009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本和劳动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属于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6.  上海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研究  
   廖远甦《经济论坛》,2014年第9期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内涵和测算方法都存在一些争议。为了使科技进步贡献率真正成为度量科技进步驱动经济增长的指标,本文结合上海经济增长核算的实践,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传统测算方法做了改进。新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剔除了经济开放和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影响,更加稳定合理。    

7.  青岛市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测度分析  
   王春杰《当代经济》,2008年第14期
   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相结合的生产函数法,就青岛市1990年以来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青岛市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已经跨入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    

8.  青岛市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贡献率的测度分析  
   王春杰《湖北经济管理》,2008年第14期
   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相结合的生产函数法,就青岛市1990年以来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青岛市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已经跨入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    

9.  科技进步作用的分解  被引次数:1
   姚凤桐《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即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讨.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增长速度方程法、叠加法、综合指标法三种方法作为测算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方法.但总结各种测算方法,无一例外地把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贡献率外的所有的残差均归结为科技进步的作用,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第一,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本身也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其本身包含科技进步的因素.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极差,即使是贡献率超过了50%并不说明什么问题,若再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也无从入手.第三,在开放经济(我国已入世)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受到其周围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波及影响的,其影响程度如何,在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中体现出来,尚无人问津.因此至今为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没有丝毫的实际应用价值.    

10.  高新技术产业对大连市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  
   王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4期
   在产业升级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大连市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联系,并用大连市科技对GDP的贡献率来分析高新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提出了促进大连市产业升级的建议。    

11.  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8年第Z1期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本文首先介绍了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以及变量的选择、产出弹性系数的确定方法,随后收集数据,对1999—2016年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最后结合青海省创新发展现状,提出若干提高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12.  2000年中国:工农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作用的预测  
   黄硕风《中国国情国力》,1993年第2期
   为了研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物质生产部门中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采用"超前趋势预测法"对我国2000年工农业发展中依靠科技进步的作用进行了预测。    

13.  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被引次数:57
   朱希刚《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5期
   农业部科技司1997年1月23日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测得我国“九五”期间(1995-200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45%,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2%。    

14.  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程序系统分析  
   关柯  冯凯《建筑管理现代化》,2000年第4期
   1问题的提出根据“九五”重点科研项目——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子专题《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测评体系与方法研究》关于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测评方法,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数据采集量大,过程复杂,处理周期长,采用手工计算效率低,精确度差,容易发生错误,既不方便,也不利于资料整理和保存。为此编制了辅助测算软件,协助用户进行住宅产业有关统计资料的归类整理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2软件开发过程(1)通过对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分析,确定了测算辅助软件的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系…    

15.  京津冀城市群人才贡献率研究比较分析  
   《时代金融》,2018年第5期
   文章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0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基础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京津冀城市群人才贡献率均高于基础人力资本贡献率,并且北京市人才资本贡献率最高,其次为天津市,河北省人才贡献率最低;第二,北京市和天津市综合人力资本贡献率高于物质资本贡献率,而河北省物质资本贡献率高于综合人力资本贡献率。    

16.  论“八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被引次数:1
   周启才《中国渔业经济》,1997年第2期
   这是一篇研究“八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进步经济评价的综合报告。在阐述评价理论与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八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进步对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46%、物质费用贡献率为44%、劳动力贡献率为6%,养殖面积贡献率为4%。    

17.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被引次数:2
   刘玉春  修长柏《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9期
   本文在构建多变量VAR模型后,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1980—2011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民收入增长率的相互关系及动态演进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特别是农业科技进步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因此,要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通过金融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来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8.  基于索洛余值法的河北省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  
   李献士  陈礼丹《物流技术》,2014年第9期
   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索洛余值法,对河北省2000-2011年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此期间,河北省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出W型波动式变化;资本投入贡献率呈现出M型的波动式变化;劳动投入贡献率则基本呈现水平的态势。物流业科技进步平均贡献率在55%左右,资本投入平均贡献率为38%左右,劳动投入贡献率在7%左右。指出河北省物流业基本处于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应加大物流科技的投入力度,以保持河北省物流业增长的质量。    

19.  基于索洛余值法的河北省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  
   李献士  陈礼丹《物流技术》,2014年第17期
   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索洛余值法,对河北省2000-2011年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此期间,河北省物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出W型波动式变化;资本投入贡献率呈现出M型的波动式变化;劳动投入贡献率则基本呈现水平的态势。物流业科技进步平均贡献率在55%左右,资本投入平均贡献率为38%左右,劳动投入贡献率在7%左右。指出河北省物流业基本处于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应加大物流科技的投入力度,以保持河北省物流业增长的质量。    

20.  日本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统计测算方法  
   董方化《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6年第2期
   一、研究问题的思路 在日本,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周报率或贡献率(以下简称科技进步贡献率)与科技投入产出(或科技投入经济效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在计算方法上也是不一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一项指标。科技投入产出和科技投入经济效益指的是直接出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