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边桂莉 《北方经贸》2006,(12):75-76
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衍生金融产品业务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银行界均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衍生金融产品业务方面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深入研究不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发展衍生金融产品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较的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并探求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从转换政府职能,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素质,完善银行业监督管理体系,重塑银行组织结构,加快金融创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提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变迁的历史表明 ,银行组织规模边界的过度扩张 ,虽然最大限度地动员金融资源 ,支持了国民经济增长 ,但也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银行并购则可以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并保持金融体系和社会秩序稳定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彤 《商场现代化》2010,(24):193-193
<正>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利率和汇率等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对能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随之而来的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更进而成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着眼于风险管理是在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之前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措施。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定义,"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合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发展为14家。灵活的经营体制使其在金融市场上显得非常活跃。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强大生力军。我国银行业呈现出国有商业银行“大而不强”,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强而不大”的特征。研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国有商业银行及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对于提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业务不断扩张,中、外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从2004年开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前进中关键的一步,这项历史性的改革至今仍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并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规避汇率风险的8种工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应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该工具的利弊进行识别。目前,各家银行为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金融衍生产品,但该产品是否真的适用于你的企业呢?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详尽的了解和识别。  相似文献   

8.
黄英伟 《市场周刊》2005,(45):48-49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涌入,股份制银行迅猛扩张,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这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过高,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竞争力,有关专家指出:能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最大威胁的是由银行坏帐形成的金融隐患。快速有效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为此,为了中行、建行的重组上市,有了第二次不良资产剥离。但这次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所收购的不良资产是商业化收购。笔认为,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快速、有效处置好这次商业收购的不良资产,必须确立一个新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吴晓潞 《商业科技》2007,(1X):52-53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不佳的情况,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方式上,金融管理层的改革思路为:先把国有独资银行转变为国有绝对控股型商业银行,然后筹划上市,逐步使它们成为社会公众型银行。且现已在改革进行中。本文提出了不赞成绝对控骰思路的主要理由,认为必须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放开限制,并且在国有商业银行外部放手发展民营银行,为国有银行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话语     
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我们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的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努力把商业银行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做好股份制改造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薇  何枫 《商业研究》2005,(13):22-26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而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基础。在构建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竞争力、盈利能力、风险资产、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金融创新以及人员文化层次和职称结构要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制订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功能性重组等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值法的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熵值法对2007年11家上市银行进行研究。实证分析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表现逊于非国有上市银行。国有银行自身的内部沟通成本和金融产品销售成本大,面临的经营风险高,造成国有上市银行的在盈利方面的竞争力弱于非国有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13.
王媛媛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120-121,13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从资产规模上看进入了全球前30大银行之列,资本实力也能进入全球前20强之列,盈利能力却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但资本充足率并不落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主要是因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等问题影响了竞争力的提升。为了提高全球竞争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坚持股份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银行、企业间的关系,提高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月份国务院正式启动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改计划,希望把两家试点行改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银行。但是,在改革希望的背后,必须注意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在此状况下,应该采取的措施。笔将着重阐述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改中的潜在风险以及对策,以期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5.
沈珮燕 《商业科技》2014,(23):208-209
金融衍生产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过程,国际金融市场因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而百花齐放,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额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超越传统金融产品,并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角色和发展的驱动力。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那么,衍生产品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衍生市场情况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意见。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衍生产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过程,国际金融市场因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而异彩纷呈,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额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金融产品,并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驱动力。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本文对国内金融衍生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借鉴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对于信用风险,银行持有信用暴露直至到期,只在出现问题贷款时才积极管理信用风险.而有了信用衍生工具就不一样,银行可以用新的方式积极拆散和管理风险,可以迅速改变其风险状况.随着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对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管将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工具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金融创新浪潮中的高科技产品,在我国现阶段金融衍生品交易主要包括以汇率作为标的物的远期交易、掉期交易、具有期权性质权证交易、具有期权性质的银行理财产品、以期货为中心的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不良资产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巨大障碍,甚至危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生存。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产生不良的原因,并且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金融衍生产品,如互换、期货、期权和资产担保证券等的产生和发展,其起始动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规避、降低或转移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然而,随着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以及我国沪市国债“327”风波等事件的不断发生,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即如何防范金融衍生产品本身所带来的高风险就又摆在了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