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就业视角
|
|
|
|
|
王元地 刘凤朝 潘雄峰《人口与发展》,2004年第10卷第3期
|
|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既要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也须实现就业结构调整,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保证老工业基地调整取得成功.分析辽宁老工业基地就业状况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全面刻画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就业结构情况,提出了若干就业政策建议.
|
2.
|
从辽宁工业现实特征看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增长点
|
|
|
|
|
郜树威 巩士宏《辽宁经济统计》,2004年第9期
|
|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方针,辽宁经济的振兴又一次迎来了新的机遇。为此,对辽宁省工业产业、地区及所有制结构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摸清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家底,就显得尤为重要。
|
3.
|
辽宁老工业基地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
|
|
|
|
吴建楠 郑莹《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第1期
|
|
辽宁省不仅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重要省区之一,旅游业强大的关联带动功能与效应能够有效地解决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能解决众多人口的就业问题;深入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辽宁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4.
|
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产权对策
|
|
|
|
|
刘凤朝 王元地 潘雄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21卷第11期
|
|
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入手,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基础,从知识产权增值管理的角度对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5.
|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思路与对策
|
|
|
|
|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辽宁经济》,2003年第8期
|
|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温家宝、曾培炎等中央领导同志今年又先后视察辽宁,就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战略意义作了重要指示。辽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的振兴和发展对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重要借鉴。
|
6.
|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
|
|
|
|
|
徐婷《商》,2014年第17期
|
|
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进行产业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是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必要性,剖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
7.
|
影响辽宁省就业因素分析
|
|
|
|
|
梁强《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第11期
|
|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决定了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革的成败。而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辽宁是否能解决好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分析哪些因素造成了辽宁的较高失业率。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影响辽宁省就业问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8.
|
民间投资是推动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
|
|
|
王畅泳《辽宁经济统计》,2006年第5期
|
|
近年来,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围绕建设“两大基地、三大产业”目标,积极调整投资结构,进一步落实民间投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老工业基地改造投入,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得到增强。呈现了较快发展的势头。目前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经超过70.5%,投资贡献率达到74.1%,为推进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
9.
|
发挥外资正效应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
|
|
|
|
|
刘秀玲 苗芳《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第3期
|
|
本文通过对外商投资在增加资本供给、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税收等方面的正效应分析,从经济制度变迁、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完善技术进步机制三方面对如何发挥外资正效应,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10.
|
不断加快优化辽宁外资结构的步伐
|
|
|
|
|
《辽宁经济》,2005年第9期
|
|
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对于加速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11.
|
技术哲学视角下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政策研究
|
|
|
|
|
娄成武 刘丹《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第8期
|
|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设备的基础性产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业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辽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集聚了比较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十六大把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列入了重要议程,为辽宁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上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任务。根据战略布局和辽宁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把辽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
|
12.
|
辽宁东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
|
|
|
|
《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9期
|
|
"十一五"之初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辽宁"的战略决策,辽宁东部地区辽宁省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建设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对于加速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与现实要求,分析了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现状,对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了SWOT分析,从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提出了辽宁东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
13.
|
对构建辽宁省大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
|
|
|
|
可娜 张颖辉《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31期
|
|
一、辽宁省发展大旅游的必要性1、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要求发展大旅游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步伐的政策导向.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一方面对相关的行业有较强的依托性,一方面又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同时,能够较大地增加就业就会,更多地吸收我省过剩劳动力、有效解决工人下岗问题.因此,把旅游业作强、做大,对于提升、优化辽宁省产业结构,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14.
|
河南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特征与调整改造对策研究
|
|
|
|
|
高亚宾《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0期
|
|
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实施给河南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分析河南省老工业基地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河南省老工业基地的五大特征,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创新体制机制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河南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方向、对策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
15.
|
辽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
|
|
|
|
《特区经济》,2015年第11期
|
|
2003年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2008年至今,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下滑,2014年尤为突出,经济结构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因此,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2004—2013年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明确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振兴辽宁发展提出对策。
|
16.
|
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和区域布局战略研究 被引次数:2
|
|
|
|
|
方玉梅 刘则渊《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
|
|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事关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改造成功进而实现振兴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工作。除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也是辽宁省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结合辽宁省经济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决策法,提出了辽宁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优化模式和产业区域布局战略。
|
17.
|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资本经营支持
|
|
|
|
|
周航 庄岩《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年第12期
|
|
本文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资本经营三者之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经营支持作用与运作机制,并提出借助资本经营的支持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的基本观点。
|
18.
|
辽宁的就业问题:形势判断与政策建议
|
|
|
|
|
赵建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44期
|
|
本文从定量的角度,从总量上判断了辽宁省就业压力的基本态势,从结构上分析了辽宁省就业分布的产业、行业和所有制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释放辽宁省就业压力的基本思想。全文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所带来的机遇,解决辽宁的就业问题。
|
19.
|
搞好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
|
|
|
|
|
《辽宁经济》,1997年第8期
|
|
搞好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本刊特约评论员本世纪最后几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根据辽宁的实际,在“九五”期间为推进“三大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石化、冶金、机械、电子4大支柱产业、38...
|
20.
|
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
|
|
|
左振寰 吉喆《辽宁经济》,2011年第6期
|
|
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辽宁省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战略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本文对辽宁省的经济现状以及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