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毕业生在面临供给大于需求这一总量性失业困境的同时,其结构性失业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所以文章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国内核心期刊中58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多种视角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进行重点评述,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就业增加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劳动力供求矛盾较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毕业生就业难和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难,形成当前劳动力就业的三大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内部个体因素,又有外部社会因素;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较差、权益保障程度较低、自身职业发展前途有限;结构性失业以及劳动力供给问题使下岗职工就业难度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应从自身层面、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采取对策,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政府要对农民工就业进行主动干预和调节,加快其就业稳定性的制度建设,加强农民工就业保护,以及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对下岗职工应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实现消化型就业。  相似文献   

5.
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升级等影响,经济增速从高速变为中高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因素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失业不可避免,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然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却给大学生创业带来新的机遇,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增加就业的机会,提升就业质量,同时也可以助力经济的增长。文章在充分说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同时,阐述了精准创业服务机制的内涵,探讨高校精准创业服务机制的构建,以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常态化进行。  相似文献   

6.
自愿性失业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社会对自愿性失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自愿性失业在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并从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招聘条件与毕业生心理预期差距、创业政策的激励和号召、就业信息等角度分析自愿性失业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的产生原因,从产业结构、企业、政府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21)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导致结构性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调整专业规模、使就业市场供需平衡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高校专业调整的盲目性、滞后性和市场"失灵"导致就业形势越来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是不是大学生人数总体上太多了?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大学以上学历者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这与发达国家30%- 50%相比相差甚远,就是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8.8%的比例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可见,从整体来说,并不存在我国大学生多的问题。我国大学生失业多属于结构性失业与选择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又分为行业结构性失业和地区结构性失业。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工作,导致了行业结构性失业。一方面,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第一、第二产业会产生愈来愈多的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李津津 《消费导刊》2009,(6):124-124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业,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其恶化的潜在趋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失业却是相当的严峻,人口、结构、发展、周期、体制因素都是我国失业的成因,而我认为结构性因素将会是随着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本文用翔实的数据,客观的态度,利用经济模型对失业的结构性成因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孔德华 《华商》2008,(3):158-159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甚至有了大学生"毕业及失业"的说法。大学毕业生属于我国的高知识人群,他们的失业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低估负面影响。及时而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是迫切和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从高等教育、知识劳动者、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以及存在的制度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知识失业原因的深入探讨,并最终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发生明显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岗位减少、结构性失业和创新型人才缺乏等现状,高校毕业生面临无业可就、有业难就、有业不就的就业困境。因此,分析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诱因,探究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主要有思想观念型结构性失业、知识技能型结构性失业、区域差别型结构性失业以及体制制度型结构性失业,其形成原因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落后、知识技能的缺乏以及区域结构的差别、体制制度的障碍等密切联系,其治理要依靠各方面通力合作,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有政治经济制度与传统文化背景下,从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出发,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现状,文章把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从理论上细分为以下六种形式:即层次性结构失业、专业性结构失业、素质性结构失业、观念性结构失业、区域性结构失业与经济性结构失业。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就业压力明显趋于增大 ,结构性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也趋于恶化 ;在总需求不足的宏观背景下 ,高等教育需求却长盛不衰 ,且严重供不应求。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来扩张高等教育产业以治理结构性失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高永惠  孔艳蓉  吴同华 《中国市场》2012,(14):145-147,158
对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求人倍率进行研究,使学科求人倍率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促进就业、经济发展,并且节约教育资源。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的学科求人倍率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区域性、竞争性就业难和专业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并根据求人倍率来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全国各层面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扩招的膨胀因素等诸多方面,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找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出路,除国家政策、社会关注外,最基本途径是改革高等教育体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创业教育,强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方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问题,达到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就业压力明显趋于增大,结构性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也趋于恶化;在总需求不足的宏观背景下,高等教育需求却长盛不衰,且严重供不应求.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来扩张高等教育产业以治理结构性失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夏晴 《中国市场》2011,(13):124-12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试图运用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高校毕业生"知识性失业"问题进行探讨,并从高校毕业生、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三个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期失业的成因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百福 《商业时代》2004,(27):7-8,10
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失业衡量体系和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当前失业的特征,分析失业产生的原因是克服和解决失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探索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规律是解决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失衡、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步骤,也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采用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区域流动性综合指数,定量测度高校毕业生在生源地和初次就业地之间的流动强度,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特征、个体异质性特征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流动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流动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征和粘性;(2)女性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中西部女性生源具有更强的“滞留”性;3)高学历和研究型院校的生源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但是对于中西部来说这种“高级”生源的出逃将对本地人力资本的形成造成阻碍;(4)稳定就业对中西部生源的本地就业并没有形成吸引力.文章为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