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6):44-45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申振荣 《商》2013,(14):387-387
石油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织之一,企业形象是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公众舆情表达发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网络舆情的现状,探讨石油企业做好网络舆情的对策,即做好顶层设计,积聚发展"正能量";构筑预警机制,掌握舆论"风向标";应对网络舆情,赢取话语"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的多样化,也迎来了更庞大的信息时代。网络舆论所起到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在国家管理中,要善于梳理网络舆论,掌握网络舆情,方能富国强民,方能更好的体现国家的执政能力。本文在此阐述了网络舆论的概念与特性,并提出了几点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8):30-31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商》2015,(47)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舆论环境,也令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开始凸显,这给地方政府舆情治理工作带来了空前的压力。随着网络舆情事件曝光的数量急剧增多,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也开始加快,尽管网络舆情处理速度有所提升,但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而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改革调整关涉的利益主体以及问题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弥合社会裂隙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目前,地方政府存在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对网络舆情监督不到位,利用新媒体塑造政府形象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需采取提高党政干部媒介素养,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建立畅达的民意途径,做好形象宣传策划等措施,着力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微博等新型媒体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舆论场。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平台,越来越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微博的主力军,在这新兴媒体的使用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高校利用官方微博来控制和管理网络舆情已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通过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探讨高校官方微博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高校官方微博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为高校建设与管理微博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很多社会舆论的源头来自于网络,但突发公共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其相关网络舆情的管控也变得至关重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原则是适量适时进行引导,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手段。有关部门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测过程中,应建设好政府官方网站,掌握舆论主动权,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倡导网络伦理道德,提高媒体素养,以有效对其进行监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9.
伍盈  唐希 《消费导刊》2012,(12):124-125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革新以及一系列“自媒体”不断涌现,公众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诉求渠道得到持续的扩张。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传播中的负面现象也频频凸显,如何既保持网络舆情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又保护好网络赋予公民的话语权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议题。本文试图从网络舆论传播行为主体,网络媒介,网络舆论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引导与控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引导是执政行政能力的现实体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与政府的舆情引导密不可分。在新形势、新科技面前,管理者必须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切实掌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承担起舆情引导者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对于我国舆论宣传和社会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然成了政府当前的燃眉之急,因此更加需要我们积极地做好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让政府更好地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主要论述政府网络舆情中政府的引导机制作用和需要改进之处,结合诸多现有的文献和著作,对政府网络舆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几个突发事件着手,建议主要从制度创新、人员网络技术培养以及健全网络法制等方面完善政府相关职能,从而进行有效的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12.
《商》2016,(9)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审判"已经成为社会焦点事件和案件发生时伴随出现的现实现象。研究和分析好"网络舆论审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既要看到它带来的正面影响和促进作用,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有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尽可能地正面引导和发挥好它的作用。本文着重先行分析由此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还需进一步改善的积极影响,以对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互动舆论平台,这个平台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集中全民智慧,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网络的匿名性和流动性也使得一些不良言论充斥其间,对人们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发表舆论观点的媒介。网民的评议往往会成为舆情压力的产生根源,近而形成网络舆情危机。针对这一危机,政府有必要推行网上政务公开,和网民做良性互动,引导舆情向常态化发展并设立监管部门,实施危机预防。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多样的新媒体渠道畅所欲言,对各种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看法,形成网络舆情。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网络舆情在极大推动社会热点事件发展、解决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社会热点为例,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将如何具体影响社会热点事件的发展变化,并对如何规避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对和引导涉警舆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 《中国市场》2011,(39):122-124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和群众情绪的影响越来越大。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其管理活动和执法行为,已经成为各类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甚至成为互联网负面炒作的焦点。本文就公安机关涉警舆情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涉警舆情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种信息革命下网络舆论的产生与传播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网络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并特别强调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工作,确保互联网空间安全。高等学校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网络舆论活跃,需加以正确引导,从而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以及对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积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分析其本质要求及必要性。提出高校应坚持舆论引导中的党性原则;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发挥党委宣传部门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政府在引导舆论时方式需要不断更新变化。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特点,以及当今政府在引导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由此寻找探索新媒体发展环境下政府引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舆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8,(1)
网络是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标志和特征,同时网络还是新媒体的载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互联网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也不断涌现,为人们日常使用互联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媒体中还充斥着大量的社交平台,供人们在网络的世界中娱乐、社交或者发表言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网络数据收集法等对网络舆情引导展开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网络舆情的概念及传播特征,接着分析了网络舆情引导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给出完善网路舆情引导的对策[1]。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互联网也成为了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同时,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也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