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江苏省产业转移主要考虑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苏中部分产业向苏北转移,注重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本文具体论述了江苏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现状与政策评述、产业转移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路径,以及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借助区域经济国际化加快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处于关键时期,各产业转移地只有选择适当的转移模式才能保证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可分为三种模式,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不同城市的发展现状、产业特征和转移目的等进行分析,来探究珠三角不同城市选择各自产业转移模式的原因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新浪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万商西进"工程的背景下,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规模增长很快,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河南应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精心选择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等,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丹 《消费导刊》2014,(4):28-29
近年来出现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然而,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转移产业来源的空间特征、产业结构等方面往往具有区域特征。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典型案例,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过程的研究,分析宿迁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转移的区域性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尽管我国大力鼓励东部一些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东部一些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造成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因素很多,如转移成本、产业集群效应、市场潜力等。只有通过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转变产业转移的指导思想,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王恕立  张云 《现代商业》2011,(2):147-149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学前沿问题,国内外研究起步较早,涉及内容广泛,形成了涵盖产业转移概念界定、特点、动因、转移模式、影响因素以及转移效应等方面在内的理论研究体系。当前对其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包括重国际产业转移轻区际产业转移;重经济因素轻非经济因素等诸多不足亟待完善。本文主要致力于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并对理论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为我国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承接的部分产业与环境、资源相冲突,发展不可持续;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承接转移的产业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过度依赖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受到阻碍等问题,提出了积极承接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提高产业承接质量;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促进产业转移均衡发展;加大服务业转移承接力度,提高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全球进入第五轮产业转移阶段,以"一带一路"为依托,中国西部地区通过开放、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FDI向西部地区集聚。分析了西部地区承载产业转移的地域优势和成本优势,从产业规模、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描述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选择承接产业、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园区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大趋势下不可避免地要参与积极承接。承接产业转移对黑龙江省的积极影响有优化产业结构、补充生产要素、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等;而消极影响有加深环境污染、加速资源消耗、扩大产业发展差距和造成产业空心化等。黑龙江省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承接产业转移,以规避承接产业转移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与物流双重转移的现象,指出西部承拉东部产业转移时存在产业与物流分离、西部本土物流因为固有的缺陷无法适应转移产业释放的物流需求等问题,提出推动本土物流与产业联动、促成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为制造业量身定做服务业务和设计物流运行系统等西部本土物流精细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产业转移对我国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积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产业集群发展、区域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五个方面的梯度影响,最后指出西部地区应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由国际产业——东部产业——西部产业的产业梯度转移链,实现西部经济的整体腾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日本带动东亚各国和中国沿海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趋势,提出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是产业转移顺利达成的条件。通过实施东部产业转移与物流服务跟进联动战略、促成本土物流企业与东部物流跟进企业的战略联盟等路径,完成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的物流服务跟进。  相似文献   

14.
安徽作为长三角最紧密的腹地和迈向中西部的桥头堡,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劳动力、资源和政策优势。本文分析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探讨安微承接产业转移应采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理性对待产业转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影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趋势明显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也在加快向内地转移和延伸。中部地区具有区位、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等优势,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政策的实施,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6.
广东目前产业转移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起,广东开始大力推动珠三角地区向山区及东西两翼的产业转移,但迄今产业转移的效果仍不理想,存在着产业转移园区空置、无厂房、有厂房无生产等现象。本文分析了广东推动产业转移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向安徽的转移呈现加速态势。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从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入手,对安徽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潜在优势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界定国际产业转移价值的基础上,本文依据Koopman等对于出口产品的价值分割框架构建了测度国际产业转移的指标,并依此测算了22个国家(地区)的产业净转移比重和相对转移比重,结果表明:直到2011年,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各产业不存在绝对的产业转出现象,关于一国(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判断夸大了国际分工的产业转移效应;OECD国家(地区)的劳动及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存在向非OECD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服务业转移趋势不明朗;制造业的国际产业转移比服务业更灵活、发展更快,国际产业转移与承接比服务业更早。虽然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需要更加成熟的条件,但根据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看,价值的国际转移最终会形成产业的国际转移,而且这种分工细化带来的产业转移对于中国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竞争力提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周雄 《市场论坛》2008,(4):18-20
梧州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很好的地缘优势。文章就如何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梧州市等桂东地区要率先建成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要求,分析了当前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梧州市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或地区将国内或区内的优势产业通过跨区域投资等方式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从而使产业表现为空间上移动的现象。产业转移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更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模式的正确选择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关键。本文依据产业转移理论并结合沈阳的实际情况,按照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大小,选择不同的转移模式。其中,直接投资模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是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模式的优选,而整体迁移模式、合作研发模式比较适合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