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国贫困地区包括都市郊区和农村,一般是距离城市较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然而地处我国重点旅游城市外围或主要旅游线上的乡村贫困地区,堪称我国旅游资源中的“富矿”。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引导、扶持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贫困地区走旅游脱贫致富之路。以旅游为平台,加强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宣传力度,通过旅游提供和了解到项目、信息,从而增加投资建设的感情和动机。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军  李星群  覃峭 《商业时代》2007,(9):100-1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我国一些贫困地区已迅速脱贫致富。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增加其旅游功能,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实施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1、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扩大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就业人数较多,可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提高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二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乡村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聚积力,能拉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形成产供销、旅农工、科工贸、种养加产业化链条,促使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三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能提高农产品的转化率、将农业生态效益和传统文化等无形资产转化为经济收入,极大地提高了作为弱质产业的传统农业的比较利益。四是使传统文化增值。随着大众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的范围扩大了,文化资源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可以将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市场,使传统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商品,变为海内外旅游者的消费,产生出较高的经济价值。五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我国贫困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开发程度低、人为干预范围小,旅游资源富集。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开发出特色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加快贫困地区综合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脱贫...  相似文献   

4.
通道侗族自治县生态文化旅游与旅游扶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全面冲刺时期,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多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研究分析了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发旅游过程中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对脱贫攻坚的意义和作用,表明了加强生态建设,开发保护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系列产业产品是贫困地区通过旅游扶贫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此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好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必须进一步调整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问题,早日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在贫困地区(尤其河池生态脆弱地区、大石山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是资源富集区有效开发优势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是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加快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需要,是河池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需要,是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全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童石荣 《商场现代化》2007,(36):374-375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湖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了湖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和特征,并提出促进湖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林业资源比较丰富,充分开发林业资源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文章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从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科技为杠杆,以改革为手段四个方面对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林业产业开发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碧玉 《商业研究》2007,(12):161-163
根据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条件,我国应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实施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反贫困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政府组织的农村反贫困事业,从而使广大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流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经济行为.对于贫困山区农村来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动无疑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十堰市竹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湖北省的特困县,几年来,通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动,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阐明了我国现阶段中贫困地区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探讨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和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帮扶农村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高校帮扶农村既有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又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有利于大学生检验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曙光,但帮扶效果多成昙花一现的“繁荣”。一批又一批的志愿服务队仍然没有给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致使贫困地区陷入扶贫--脱贫--返贫的恶性循环的怪圈。通过成立对接专队、建立三维一目标的帮扶机制、制定一对一帮扶对策来改变这一怪状。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农村电商悄然兴起并实现了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成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对农村电商背景下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机制进行研究,以通过完善的策略提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力度,促进江西省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使其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不同地域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南方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出现贫困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情况不一样。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较差,农产品加工链条较短,这也限制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不利于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农业产业链的角度,对农户脱贫致富的策略进行探讨,就如何利用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户脱贫致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扶贫旅游是近几年全国扶贫工作的重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数贫困地区适宜旅游开发。扶贫旅游的开发不仅为贫困地区寻找到了一条崭新的脱贫致富道路,带动了多产业发展,增大了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模式,产生了新的增长点。本文根据近年来黑龙江省内的新形势,对省内扶贫旅游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为完成国家发改委“‘十一五’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研究”课题,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进行社会调查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计划与市场》1997,(11):46-47
一、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经营是贫困地区实现经营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按照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培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体系.在贫困地区推行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3)
农业产业化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建立贫困群众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贫困地区逐步培育支柱产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 有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高达2.14亿人。如果这些富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不只是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给农村经济、社会安定带来隐患。因此,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内部就业以及在农村实行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就地转移”就要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根据地区特点,确立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农村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主导产业是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培育开发的一系列具有市场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并能成为地方经济支柱,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应从当地的资源条件、地域特点、市场  相似文献   

20.
旅游扶贫既是一种经济扶贫,又是一种造血式扶贫。现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提出在适合旅游扶贫的深度贫困地区,以旅游扶贫方式帮扶区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必须思谋充分发挥旅游业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把贫困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其他各业深度融合,补齐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挖掘优势资源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精品欠缺等短板,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