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十年间,我国开启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及重新组建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委一行二会"的新金融监管框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渐进性和强制性特征,有利于减少新制度推行的摩擦阻力,但增加了强制性手段的制度惯性。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是历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先驱,其面临的改革阻力最大,遗留的滞后理念和历史痕迹最多。银行业监管体制受计划经济时期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惯性影响,注重机构监管和主体立法,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限制了银行业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信贷市场的多层次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行银行业监管体制未能明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权责,难以应对综合经营,无法满足多层次信贷需求,已落后于新的金融经营体制和监管体制。在金融监管体制新动态下,银行业监管体制应积极回应市场需求,打破不利的制度惯性,吸收功能监管理念,建立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和金融研究院,并实行分级差异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深入研究,探寻其运行中的优势与不足,针对当前国际金融的变革,十三五会议的规划,结合美国、英国、日本等金融大国提出合理的金融监管发展方向。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由来、发展历程和存在的意义;第二部分结合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会运行体制上的利弊,总结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全球金融监管模式(美、日、英),研究哪些监管体制可以适用在我国的现行金融发展状况;第四部分得出结论,根据十三五会议的规划,对未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混业监管趋势、金融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金融开放下对标国际高标准等均对国内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合围之势,传统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责任混淆不清、滞后性和系统性风险明显,也难以适应新常态下金融深化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需要。本文详细阐述了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动因,着力分析传统"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及其弊病,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银监会的成立和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转变,我国已正式形成了“三会一行”的分业监管架构。研究采用系统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应该加强监管的协调合作,既对金融业进行有效地监管,也为将来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金融业事实上已经进入混业经营时代,而我国金融监管执行的是"一行三会"的专业化分工监管体制,存在与金融实践不一致、监管过度与监管空自并存、难以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监管等弊端。建议应该借鉴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变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转变带来规模经济、分散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可能产生的法律、经营、信息、行业等问题,还会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由此,对我国的多边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必须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后选取了以美国、英国、日本三国做为已经实施“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国家的代表,对这三个国家监管模式改革的原因、措施、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金融监管模式一定要适应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混业监管”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再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进程,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我国金融监管的大方向仍然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简称“金监会”),并对现有的“一行三会”与“金监会”之间的行政关系进行划分,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潞 《商场现代化》2016,(13):140-141
近年来,金融监管和金融经营体系不匹配,"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很难顺应金融混业的形势,导致出现了多次流动性危机,金融监管体制亟待改革,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监管框架,从而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国外的金融监管改革经验,在中国金融市场特点与结构的基础之上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监管"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初步形成,该模式自有其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改革完善使之形成有效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12)
本文概述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描述当前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并针对改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给出建议。首先介绍了金融监管制度的概念。阐明了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相关的模式。然后描绘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改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正是进行有效金融监管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金融业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首先阐述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概括,从法律法规、监管方式、内控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侯健 《商场现代化》2015,(6):193-19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无可比拟的行业之一。而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首要前提。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合理对策,给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融监管的公共产品性质以及金融体系自身固有的脆弱性,决定了政府对金融业进行监管的必要性.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全球金融体系盼稳定,也引起了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全球性探讨.我们应该借鉴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认真分析金融监管面临的新挑战,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本文将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进行界定,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历程进行简要陈述,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分业经营的模式给"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带来诸多挑战,"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愈加显得紧迫.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探讨,认为我国应该立足国内分业监管的客观现实,建立并完善以央行为主导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黄淼 《中国市场》2011,(35):36-36,3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业的发展有着诸多不适之处,因此,要从金融监管的体制、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金融监管的法律以及金融监管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效地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美金融监管体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喆 《中国市场》2011,(27):68-68,71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金融监管体制各方面的比较,进一步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哪些薄弱环节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从而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蕴珊 《价格月刊》2009,(4):57-58,65
德国金融业一直实行混业经营,但金融监管体制却经历了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变迁.研究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财政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指出一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是该国金融监管体制架构的决定性力量,一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美国财政部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表明,传统的功能性监管体制已不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目标导向监管体制虽然实施起来还有一定的法律和技术上的障碍,其效果也未可知,但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9.
试述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弱点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英 《中国市场》2011,(22):50-51
本文首先从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出发,进一步介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历程以及目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所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与策略,以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监管消极影响逐渐暴露出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迫在眉睫。本文对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体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