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国际金融格局分化重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我国对外资产结构亟需优化和企业对外投资金融服务缺失等大背景下,加快推进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走出去"协调发展正当其时。当下迫切需要加快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完善金融服务内容,延伸金融服务半径,为我企业对外投资活动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大批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纷纷走出国门,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扩大对外投资。走出去,中国企业正在加快国际化步伐。各行各业都在全球寻找机会,开拓市场,中国企业国际化正在步入新阶段。2013年以来,我国提出"一带一路"、461中非合作框架等一系列战略构想,勾勒出中外经济合作的宏伟蓝图,我国企业"走出去"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一、获得的成绩1.对外投资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3.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打破了企业同质性的假定,以不同生产率为出发点,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阐述了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深化"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问题同在。通过运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结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特点,综合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步伐不断加快.以国有企业为主力的海外投资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矿产资源行业,多采取并购方式进行投资.但由于体制制约、方式单一、外部风险及国际竞争力不高等原因,我国国有能源矿产资源类企业"走出去"成功率不高.当前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类国企应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走出去,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形成国际化产业链,进而提高"走出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从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到南汽和上汽收购英国罗孚、海尔竞购美泰克,"走出去"正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随着5月1日国家取消投资境外购买境外企业的审批程序,"走出去"有望进一步升温.在这一关键时期,审视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现状,探寻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继往开来--"十五"期间中国企业"走出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十五"期间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7.
严西 《大经贸》2004,(10):22-23
中国2000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标志着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今年9月在厦门举行的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作为中国促进跨国投资的重要窗口,首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设立了"一对一,面对面"的项目对接会。同时,中国的整体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投资者提供的服务愈益到位,中国正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之一。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势明显商务部亚洲司的王其辉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竞争优势作了深刻分析。他认为,一是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研究专家约翰·H·邓宁  相似文献   

8.
黎静 《大经贸》2002,(8):46-48
华帝:为市场而"出走"谈到企业"走出去",也许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完整复述出"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正常发展的企业都不会放弃任何一寸潜在的市场。与许多企业一样。市场,也是华帝"走出去"的最大驱动因素。1999年之前,在国内燃气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华帝,一直进行一般贸易出口,但是出口数量比较少。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同行业的一些杂牌军给华帝带来不小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深化国际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互利合作、支持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投资合作、鼓励制造业优势企业有效对外投资、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等.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努力提高"走出去"的水平,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文学 《大经贸》2001,(10):48-49
深刊市近几年认真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大大超过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初期的增长速度。到今年5月止,全市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含港澳地区)161户,总投资3.99亿美元,其中我方投资3.65亿美元,占91.48%;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合同额为7999万美元,营业额达6630万美元,分别占全省同期的36.3%、深圳的境外投资企业在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和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深圳出现了高科技企业境外投资业务不断增长,生产加工企业、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意识逐渐增强,境外生产加  相似文献   

11.
马宇 《大经贸》2001,(6):12-15
中国是吸收外资大国,又是对外投资小国。累计吸收外资已突破3500亿美元,而累计投资仅76亿多美元。仅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量的0.1气我们一边鼓励企业"走出去",一边却使"障碍"让企业难以"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热潮已经掀起,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本文通过介绍对外投资项下的政策性金融产品,向读者展示了金融机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琦 《商业时代》2011,(21):51-52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面对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的新变化,传统的对外投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这不仅是我国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稳步实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金凤 《大经贸》2001,(1):30-35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 WTO 后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走出去"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走进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一方面,中美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营销思路,探讨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飞跃。通过对中美企业经营创新实践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取得跨国经营的更大成果。定制营销在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的过程中,我们的一些企业往往因为不适应海外消费需求,一时难以打开局面。不久前,海尔推出"定制营销模式",在国际经营中坚持本土化设计,为中东地区客商定制的耐高温冰箱、为美国消费者定制的有"棱角"冰箱,为欧洲定制的"绿色冰箱"等"定制产品"及时送到顾客手中。海尔公司开展网络营销,根据顾客网上要求定制的左开门冰箱,按约及时  相似文献   

15.
透析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出口贸易与境外投资。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有:合作出口式走出去、创建境外专业市场、国际连锁专卖、国外设立研发中心、与国际巨头强强合作、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六种。温州民营企业理性地选择“走出去”模式,从产品输出到重视品牌输出,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巧妙地结合起来等,表现了其特有的理性与成熟。  相似文献   

16.
何茂春 《中国工商》2004,(1):122-125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是指我国资本,产品,技术,服务和自然人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7)
<正>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企业"走出去"的基本形态已经从最初相对简单的出口贸易,逐渐发展到工程承包、项目投资、国际并购整合等更为复杂的形式。"走出去"企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银行金融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提升"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抢占"走出去"业务蓝海,商业银行必须从传统、单一的存贷款、结算、担保和贸易融资业务向全球现金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热潮已经掀起,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本文通过介绍对外投资项下的政策性金融产品,向读者展示了金融机构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对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和竞争体系,开展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改造和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到更高层次。然而,实施"走出去"战略,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走出去"的促进和鼓励政策措施,支持外经贸企业"走出去"。本文就外经贸企业"走出去"财税金融促进政策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民营企业将成为"走出去"的主体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近两年来,中国国内企业已经出现了对外投资的热潮.目前,中国有近7千多家企业在国外投资,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