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其反馈比特数将随之大幅度增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码本轮转的有限反馈量化方法。该方法中,用户在前一时刻得到最佳码字之后,在码本中选取轮转区域构成虚拟码本,判断当前时刻的信道向量,满足轮转条件的用户将虚拟码本轮转到码本起始位置,在虚拟码本中进行量化;不满足轮转条件的用户在原始码本中进行量化,选出当前时刻的最优码字。反馈比特数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轮转的虚拟码本减少了量化码字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反馈比特数,是系统性能与反馈比特数的一种折中。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系统相比,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系统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频谱效率。利用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信号检测算法求解大规模MIMO系统,虽然检测结果接近最优,但是矩阵的求逆运算导致计算的复杂度非常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排序干扰消除(SIC)检测算法,在逐次超松弛(SOR)迭代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干扰消除降低待检测矩阵的维度。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所提算法的复杂度低于Jacobi、SOR检测算法,且在迭代次数较少的情况下,算法的误码率(BER)性能明显优于SOR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3.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基于压缩感知技术(Compressed Sensing,CS)开发高效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 反馈方案是现在研究的热点。针对现有的基于CS的信道反馈重构算法——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存在重构时间长、数据量大可能会无法适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MP算法,即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eneralized OMP,GOMP)算法对CSI进行高效重构。仿真结果表明,GOMP算法在重构精确度上高于OMP算法,特别是在较低的压缩比下优势更为突出;而且由于迭代次数减少,需要的重构时间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基站根据用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自适应编码调制以提高频谱效率,因此需要将用户侧估计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到基站。由于反馈过程存在的延迟会降低系统性能,因此在考虑延迟的情况下,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状态信息自编码器CsiNet进行改进,使用下行信道的延迟状态信息作为信道状态信息自编码器的期望输出信号来对自编码器进行训练,减少了反馈延迟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延迟为1时隙时,所提方案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ormalized Mean Square Error,NMSE)仅为自回归-主成分分析方案、基于压缩感知的方案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CsiNet方案的1/8~1/7,并且随着时隙增加,NMSE性能提升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点是旅游业占有突出地位的产业之一,针对旅游景点管理系统中庞大的量化指标,本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指标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基于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高速数据链无人机测控系统的地空双向距离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采样时钟量化的无人机测距方法,将机载/地面测距信息分别量化至机/地系统采样时钟的计时器,完成地空双向距离的测量。理论分析和地空链路测试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复杂多径环境下实现了地空双向距离测量,降低了测距分系统的设计复杂度,地空双向实际测距均值与等效自由空间传输延迟一致,且测距精度满足理论测距误差设计值。该测距方法在无人机测控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AVS信源编码标准体系下提出了AVS-QSVC质量可分级视频编码算法。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漂移问题,使基于频谱的分级编码与普通非分级编码具有几乎相同的计算复杂度,而效率却得到大幅提高,并易于实现8级以上的视频分级编码,提供较高的灵活性,使其能较广泛地适应不同的网络交换环境。  相似文献   

8.
针对散射通信系统多径效应严重,常用的频域非线性均衡算法复杂度过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预测的低复杂度判决反馈均衡方法。根据常用散射通信多径信道模型,在时延功率谱呈指数衰减的情况下,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非线性判决反馈均衡器的部分系数,从而达到降低算法复杂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具有较低的复杂度,也具备良好的误码性能,在合适的阈值下,与原有算法的性能损失可控制在0.1 dB以内。  相似文献   

9.
基于链表的二值图像像素标记改进算法结合了区域增长法和线标记法的优点,仅需对图像进行一次扫描,收集相关信息后进行链表结构描述,之后的处理均是对链表进行操作,利用链表结构的特点,只需要做指针的赋值和相关修改。该算法操作快捷方便,为进一步计算目标的其他特征量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直通通信(Device-to-Device,D2D)技术是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蜂窝网络中的D2D通信用户接入技术及其性能研究等已成为热点问题。基于一种新型随机几何网络模型,通过研究D2D用户对蜂窝用户的上行链路频谱资源的复用,提出了一种D2D通信启发式接入算法,并同随机接入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随机几何模型易于分析链路的信干噪比,更符合未来移动通信密集组网和用户分布特点;该模型下的启发式算法比随机算法的性能更优,算法具有收敛快、接入性能好和接入简单的特点,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道衰落参数的维度较高,导致最优估计算法计算量大且需要的导频数较多而影响到频谱效率。为降低计算复杂度并减少导频开销,提出了两种基于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估计的半盲迭代改进算法。利用少量正交导频序列估计出信道初值,通过用户与基站间信道的大尺度衰落系数把用户分簇,根据这些系数按比例地分配接收噪声,再利用数据的统计特性推导出信道衰落参数的均值和方差。仿真结果表明,当导频数远少于待估计参数的个数时,半盲估计算法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优于导频估计的极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算法。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被认为是未来5G的关键技术之一。毫米波因其足够大的频谱带宽近来备受关注。针对部分连接结构、单用户下行链路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预编码设计。利用分层设计思想,首先设计模拟预编码器,提出一种模拟预编码器算法;然后通过注水算法获得最佳数字预编码器;最后,将起始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在每根天线功率分配约束下单个RF链路连接天线子阵列最优化问题,再根据迭代方法获得最佳混合预编码器。仿真结果表明,最佳混合预编码器性能接近纯数字预编码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未来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无线数据业务量的爆发性增长推动着研究人员发展新的颠覆性技术。作为5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在基站使用远超激活终端数的天线,能增加一个数量级的频谱效率并大幅降低发射功率。首先介绍了大规模MIMO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性能,其次分析和归纳了在信道测量与建模、信道信息获取、传输方法的研究成果,然后简述了实验和测试进展,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一种多基站分布式协作下行传输系统结构及其信号传输特性基础上,研究了多基站分布式下行协作中利用信道时间相关性的低速率有效反馈机制,并给出了基于量化码本空间码字索引重排获得一新码本的构造与实现算法。此外,还讨论了反馈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性能分析可知,相对于多基站集中调度协作系统而言,基于有效反馈机制的多基站分布式协作模式所引起的系统性能损失在低误比特率时并不明显,且可通过适当的码本优化设计以及反馈误差保护措施进一步减小反馈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用户MIMO广播信道下预编码技术提出了发射端配置两根天线的改进TH预编码方案。该方法突破了传统TH预编码方案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数量的限制,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分集和复用增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容量上接近理论容量界,且当误码率为10-2时,所提方案相比单天线THP有9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16.
当使用所有天线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的基站需要使用与天线数相同的射频链路,导致系统的实现复杂度增加,降低了系统的能效。针对能效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天线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联合迭代优化算法。该算法在给定初始发送功率的条件下,随机生成一个天线集合作为内循环的初始值,内循环每次从余下的天线集合中选择一根具有最大能效的天线进行替换,得出最优天线集合,求出相应的最优发送功率,并以此作为下次外循环发送功率的初始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几乎可以达到近似于最优穷举搜索算法的能效性能。  相似文献   

17.
技术的更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4G的普及带来了5G的起步。正处于起步阶段的5G已被炒得沸沸扬扬,掀起了一番投资的热潮以及实验研究。5G技术以及5G标准的制定成了各国博弈的竞争点,谁掌控了5G,谁就掌控了世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谁就掌控了全球的大半个通信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