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商》2015,(37):48-49
文章通过介绍国内外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概括,对成都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成都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购买行为、成都市农村居民不同群体消费结构及成都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国内外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概括、成都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成都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购买行为、成都市农村居民不同群体消费结构及成都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成都农村居民体育消费行为与需求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促进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健康发展是涉及众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症结已不在农业、农村和消费本身,而在于整个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因此,必须跳出"三农"和"消费",将审视农村居民消费放到更广阔的大背景中去考虑。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推动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平等化进程,增强农民增收能力与改善农民增收环境,投资农民未来与改善农民收支预期,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及改革建设与管护体制,提升农村流通效率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持续重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深入研究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居民低碳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而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庞大的国家,农村居民的低碳消费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国家对农村居民低碳消费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措施等的研究将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计算出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如下:总消费支出、"衣食"、居住、文教娱乐和交通通信呈现波浪式变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增加。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的消费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邻省,而吉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却持续降低。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模型对吉林省地市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分析,得出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吉林省不同地市间的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空间集聚现象;9个地市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吉林省在制定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时应该考虑空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理统计中对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各地州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得出结论:收入水平较高的阿勒泰、吐鲁番地区的农村居民偏好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乌鲁木齐市和阿克苏地区的农村居民偏好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伊犁州直属县市的农村居民偏好于居住方面的消费;收入水平较低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农村居民偏好于衣着和食品方面的消费.收入水平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出转变消费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促进农村居民进行合理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拉动力,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居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巨大。完善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是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助力我国国内大循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基于此,首先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再结合内循环的背景,探讨该体系建设的难题。研究得出,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农村流通效率低下,城乡市场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消费意愿较弱等。并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乡村振兴"和"形成国内强大市场"这两大重要举措为出发点,提出该体系的优化路径,以期高效打开农村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荣贵 《中国市场》2007,(40):16-17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有很大比重。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如何,不仅是讨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关注的话题,也是探索经济发展动因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先进的投入产出技术分析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并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刘勇  张永  章文瑶 《商业时代》2012,(11):14-16
我国农村市场巨大且复杂多样,本研究尝试从消费价值观角度对农村居民进行市场细分。文章主要以前期的调查数据和结论为基础,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出农村居民的消费价值观由"消费价值目标"4个因子和"消费价值手段"3个因子构成,并通过函数、广义对应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将农村居民分为七个细分市场:有助于政府和企业更好的了解各细分市场的消费者特征,进而能够更深入有效的把握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6)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资料,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农村居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注农村居民消费,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是为了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是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构成是衡量农民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在通常情况下,是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生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它主要包括食物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陕西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拉动力。而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尤为如此。因此,通过对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进行分析,并选择两个基准时点考察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构成的变化,试图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检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收入显著影响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始终是疲软状态,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而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更加萎缩。在众多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中,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其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着什么样的影响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性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面板模型Driscoll&Kraay方法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对消费的挤出效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问题及其对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OLS参数估计方法,建立了最优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总收入与农村居民旅游总支出相关性,指出我国全体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一个百分点,旅游支出将增加0.112个百分点,并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及目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现状与问题,提出改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措施,对完善旅游市场,拉动消费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2015,(9)
本文利用浙江省城镇、农村居民8大类生活消费项目(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杂项商品与服务)2000-2011年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浙江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项目的差异食品消费支出在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占的比重最大,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均落后于浙江省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呈现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人通过建立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及滞后期的人均纯收入、滞后期的消费性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并未产生预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决定着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还决定着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可持续性。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合理性分析 ,提出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合理选择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其收入,但短期内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不可能的。本文以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为前提,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抽样调查,寻找扩大消费的空间和妨碍消费扩大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刘莉 《消费导刊》2011,(8):8-8,15
甘肃地处西北中部,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村居民是一个较大的消费群体,受居住环境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甘肃农村居民又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针对甘肃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特点,分析了影响甘肃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的因素,提出了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扩大农村消费总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