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零售商加快了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步伐,本土零售商在与外资零售商争夺中国零售市场份额时分别运用了“阵地战”与“堡垒战”两种不同的扩张模式。“阵地战”具有区域集中,业态多样,低辐射性;而“堡垒战”具有布局广泛,业态单一,高辐射性。对于外资零售商采用的“堡垒战”只适用于城市,便利性较弱,两种扩张模式对比,从中得出本土零售商要大力开拓和稳固县镇及农村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大区域物流能力以及注重人才储备,培养竞争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本土零售商应对日本跨国零售商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跨国零售商在我国展开竞争,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介绍了日本跨国零售商在我国发展的历程,然后从我国政府和我国本土零售商的角度提出应对战略,旨在知己知彼,为我国本土零售业应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外资零售商在中国零售业市场占有明显的市场优势,无论是从中国零售业市场形势,还是从引资目的、外资零售商的影响以及零售业自身的重要性和特点来分析,中国当前亟须大力培养本土大型零售商来对抗外资。SWOT分析法很好地给出了中国零售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书瑞 《中国市场》2008,(52):22-23
在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很多本土零售商希望通过自有品牌开发与外资零售商抗衡,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受传统的经营观念限制外,很显然还客观地存在其他方面的障碍因素如缺乏研发人才、制造商品牌压力、观念障碍、企业规模障碍等。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玫 《现代商业》2004,(4):40-41
目前中国的零售业发展迅猛,同时也潜伏着危机。原本不甚成熟的零售市场突然间涌入了多种业态,加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迅速跑马圈地,原本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更趋白热化,一时间风声鹤唳,连横、合纵、呼吁立法之声不绝于耳,大有兄弟阋墙抵御外侵之势。中国的零售商已然明白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尽快联合起来,做大做强。但面对外部市场的快速扩张如何做大做强,也是摆在中国零售商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零售商自有品牌是伴随着零售业态的创新和发展、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市场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分析零售商自有品牌产生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出发,介绍了国外成功开发和经营自有品牌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最后从中国市场零售商自有品牌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中国自有品牌研究的紧迫性及主要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投资的扩展,越来越多的达到一定规模、享有良好商誉、具备了开发自有品牌条件的本土零售企业跃跃欲试。本文在阐述零售商自有品牌内涵、特性基础上,借鉴欧美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经验,分析了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必要性与条件。  相似文献   

8.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代意义上的零售商自有品牌是伴随着零售业态的创新和发展、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市场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分析零售商自有品牌产生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出发,介绍了国外成功开发和经营自有品牌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最后从中国市场零售商自有品牌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中国自有品牌研究的紧迫性及主要内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零售市场对外资的全面开放,国外大型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在中国市场加快了扩张领地的速度,使得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在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自有品牌商品在零售商的销售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由于自有品牌在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上的巨大能量,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将目光投向自有品牌,但成功的却凤毛麟角。本文首先对零售商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零售商自有品牌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创建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外资零售商进军中国的业态移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国零售商进军中国的过程中,决定其成败的根源在于业态移植战略的选择.这是因为确定采用何种零售业态是零售商制定战略的根本环节.于是业态移植战略往往是国际大零售商在中国获取强有力的竞争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商业》2007,(1):33-33
仲量联行昨日发布第三次年度《亚洲零售商信心调查报告》,指出由于亚洲整体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增长,国际零售商对于明年市场充满信心。来自亚洲九大主要市场不同零售业态的受访者中,更有82%的零售商表示在中国的营业额会有所增长,而97%的零售商认为利润将在未来一年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多业态发展战略对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世界零售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05年全球零售百强中,67%的企业采取了多业态发展战略,而且排名越靠前该比例越高。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销售规模距离进入世界零售100强还有很大的差距,且业态较单一。要扭转这种局面,我国零售企业须考虑在初设、原业态饱和或经营不佳等时机前提下,适时走业态多元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武云倩 《现代商业》2014,(18):29-31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连锁零售商开始尝试运用O2O运营模式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以期线上线下两种业务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如何开展O2O运营模式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现阶段O2O运营模式的内涵和应用实践,提出了O2O运营模式的四种类型,并且划分零售业态,对于O2O运营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逐渐开始兴起,并且正在快速发展当中,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商品的销售,这也就形成了电子商务零售商。消费者足不出户,只需要在计算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够将需要的商品购买回家,这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方便快捷的购物需求,因此,电子商务零售商开始禾断挤压传统零售商的市场与地位。本文通过对两种零售商特点与利弊的分析,研究双方在价格竞争上的策略,分析两者共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取消对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种种限制,促使全球零售巨头加速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本文通过对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进行分析,揭示外资零售企业的战略调整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使国内零售企业在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的政策和策略,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零售商在纵向产业链上主导地位的确立,市场上由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行为也越来越频繁.一般意义上,纵向约束是零售商为应对产业链上的纵向外部性和横向外部性而采取的举措.在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缺失、零售业内竞争激烈、零售商经营战略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我国零售商实施的纵向约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损他性.  相似文献   

17.
丁宁 《中国商论》2013,(8):22-22
在店铺租金上涨的一片哀鸿之中,谁能独善其身? 答案便是那些自持物业的零售商们。一些多元化、多业态经营的区域零售商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持有部分物业。在多年以后,房租上涨的今天,他们占尽先机。别的不说,所持有物业的增值部分已经价值不菲。换言之.即便店铺经营不如人意,但地产部分的溢价已经让他们大赚一笔。  相似文献   

18.
樊丽娟 《商》2013,(24):244-24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零售业是一个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行业,因而使得零售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我们从日常的观察中可以看出,由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只是零售业态之间的同质化,面对这样一种情况,零售商就必须进行相应的业态创新和差异化经营。本文通过论述关于零售业态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零售商所采取的进行业态创新和差异化经营的方法,从而提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推动零售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零售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各种业态已经日趋成熟,基本完成了国外零售百余年演变与发展的大部分进程,特别是随着外资的进入以及国外先进零售业态的影响,我国的超级市场、便利店、购物中心、连锁店、仓储式商店等业态发展迅速,和传统的百货业一起,使国内零售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我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还不高,市场竞争主体仍以大量规模相近的中小零售商为主。  相似文献   

20.
龚雪 《江苏商论》2013,(12):3-5
当前,大量营销实践表明,稳固的营销渠道是大型零售商提高经营效率,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运用交易成本、委托代理、企业战略、服务营销等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大型零售商企业整合渠道资源的动因是拓宽和构建稳固的营销渠道。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认为,大型零售商整合渠道资源的主要路径包括: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委托制造商生产自有品牌产品、并购同行竞争者、通过特许加盟进行连锁经营、采取业态多元化策略、对消费者开展服务营销等。最后,就每种整合路径中存在的难点与关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