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由"无序"到"有序",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如何引导农民政治参与"有序化",笔者提出如下引导对策和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疏通并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保持言路畅通,实现政府与农民的良性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培育新农民。  相似文献   

3.
中央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思考,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作出了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深刻论断,提出了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的要求。新疆农村人口占到56%,增加新疆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新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是全国金融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现代金融知识掌握程度影响着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进度,左右着"三农"、"新农村"的发展进程。为了解农民对现代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对广西范围内的农民做了调查,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知,广西部分农民现代金融知识仍然匮乏,对现代金融知识知晓程度、现代金融知识理解程度、现代金融工具操作程度均不高,其原因有:第一,地处偏远山区,文化教育落后;第二,金融设施不足,了解途径欠缺;第三,金融需求较少,金融服务缺位;第四,金融意识淡薄,理财观念不强;第五,体制更新缓慢,制度尚未完善。希望有助于改变农民现代金融知识匮乏的现状,给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一是金融机构加强宣传教育,农民自身提高金融认知;二是加大农村金融设施投入,增加农民了解金融途径;三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四是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利用师生服务农村金融。  相似文献   

5.
提炼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著的《农民的终结》一书中的重要思想:从"小农"向"农业生产者"的转变是一次巨大的社会革命。对比中西农民的差别,以法国农民由小农的"终结"走向发展"农业工业化道路"这一成功的转型为例,试图探索中国农民的工业化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民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接受者和直接受益者,农民对这个制度的反应非常重要,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持久稳定发展。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就医观念、对医地点改变和它迎合农民的安全需求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对农民就医行为的影响,探讨现行制度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农业收入衡量说"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为"三农"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解说。分析表明,这两大目标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存在"冲突"。通过放宽"农业收入定量说"的假设前提,得到解决这一冲突的一些启示。我国要同时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关键的一点是减少农民的数量,运用农业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此外,必须改革农村的组织结构,增强农民的竞争能力;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等农业的公共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粮食生产潜能。从缩小村民与城市居民拥有的人力资本差别入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树立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持续稳定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观点     
《光彩》2014,(1):10-11
正"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民旅游的规模已经相当大,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农民旅游将在今后的旅游经济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民旅游者的定义,以及农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农民旅游的特点,然后深入地分析了开发农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大力开发农民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敏华 《财贸研究》2007,18(6):46-52
农民组织化就是农户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实现联合和合作的过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有效途径。然而,在国内,农民"善分不善合"的命题却长期困扰着人们。显然,研究农民组织化问题必须有赖于对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判断,为此,有必要对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理性农民合作行为是其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统一的结果,政府的有效参与是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选择;同时,本文也对农民"善分不善合"观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的稳定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覆盖率范围窄等诸多问题。按照农民的流动性和工作的稳定性,将农民划分为:"纯农民"、农民工和灵活就业农民。基于这一分类,提出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完善措施,并针对农民养老保险金的收缴与发放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使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开始运用电子商务进行创业。中国电子商务零售业处于发展高峰期将在我国相对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出现。通过对文献、问卷和实地走访调查,并结合电子商务环境进行分析,展开对呼和浩特市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农民的创业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了农民创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结论和对策。希望对呼和浩特市的农民创业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财产性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组成部分之一。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收入倍增,难点在农民。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很低,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大的潜力所在。本文通过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由于知识与资本匮乏在现实生活中已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其中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推行农民劳动技能培训,保障农民的就业权;实施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农民的收入分配权,应该作为公共政府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胡伟 《农机市场》2014,(10):12-12
<正>新农民、老农民、职业农民,都是农民。老农民看天种地,新农民看数据种地。说老农民看天种地没有错,刮风下雨、电闪雷鸣,不看能种好地吗?说新农民看数据种地,不是说新农民就不看天了,逆天而行了。看数据是利用现代检测手段,更精确的掌控温、光、湿、  相似文献   

16.
《商》2015,(11)
法律信仰是法治国家的意蕴和必由之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的法律信仰水平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敬畏法律,但并不知道法律是什么,法律有何用,如何用法律,用何法律……面对当前农民对法律漠然与迷茫的状况,笔者主要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六十年(1949-2009)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及区域差异格局形成的成因。结果表明:1978—2009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都在逐年增加,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也在逐渐加大;1993年以来,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区域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随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河南省中部农民收入得到很大的提升,而远离郑州市的河南省东部和东南部形成了"Y"字形的农民低收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呈现出从郑州市向外依次递减的态势。城市化水平和农户平均每人生活消费年总支出对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和各地市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育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针对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强化对农民的农业职业技术...  相似文献   

19.
郑有宝  马临生 《品牌》2006,(1):66-67
<正> 人们都说,浮山县建立的公共财政政策惠及全县农民,解民倒悬,是农民的致富支柱。浮山县是省定贫困县之一,两年前,"增收难、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是对浮山"三农"状况的概括描述,如今"农民种地不纳税,学生上学不掏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急有所助,难有所帮"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惠民、亲民、爱民的举措和显著变化,是  相似文献   

20.
就新经济常态下的消费结构而言,农民消费是"短板"。刺激农民消费,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关键在于补齐农民消费短板。要释放农民的消费潜力,一是要增收,特别是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让农民有能力消费;二是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地愿意消费;三是补齐农民消费短板,营造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让农民舒心地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