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服务离岸外包获得了迅猛发展,成为很多跨国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推动了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离岸物流外包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外包总量的持续增长上,也表现在外包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上.宁波如何从战略角度重视这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已有的经验及自身特点,构建一套承接离岸物流外包的策略体系,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离岸物流外包的优势和特色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宁波离岸物流外包服务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国际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国内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要素市场五个方面对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997~2010年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呈现逐年改善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产业发展环境和离岸服务外包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发展环境是我国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增加的格兰杰原因。长期看,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具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实力提供定量分析,本文提出可评价该实力的测算模型,并运用20个服务外包试点城市的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与应用价值。之后选取3个非试点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模型定量描述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对实力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并出现离岸趋势,这是中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转变的历史机遇。分析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研究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及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有利条件,并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可以增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实力及水平,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国家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使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成为可能.企业可采用税前和税后两种方式提取离岸外包风险基金,并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离岸外包风险基金.  相似文献   

6.
作为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离岸服务外包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发展外包产业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通过对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离岸服务外包作为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势头迅猛,并受到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面对生态约束、转型困难等不良境况,黑龙江省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必要性,在煤炭产业领域尝试发展离岸服务外包,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煤炭产业风险防范能力等方式,从而使黑龙江省煤炭产业的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8.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我国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服务业的全球转移趋势.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世界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文章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离岸外包市场、离岸外包行业分布四个方面综述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状况,比较中印两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差异,并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月15日,国务院批复了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批准南京、苏州、无锡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在20个试点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加快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同时,国务院要求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把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亮点1免税"门槛"降低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先后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等21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财政、税收等多个方面对服务外包产业给予支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曾于2009年4月出台<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此次3部门最新出台的<通知>将享受免征营业税政策的企业"门槛"进一步降低,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无须经过资格认定就可享受免征营业税政策.  相似文献   

11.
邱璐轶 《江苏商论》2015,(3):45-47,51
宁波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扩大服务业的投入和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服务外包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已成为宁波"十二五"时期的重要目标。宁波服务外包产业如何应对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优化外贸易结构,是宁波形成有效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机制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作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二线城市,宁波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服务外包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应当从宁波自身的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战略、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商务环境等方面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于中国来说,吸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仅有助于发展该产业,提高本地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力,也有助于开发中国外包市场潜力,甚至有助于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指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动因,利用SWOT法分析我国当前承接服务外包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于中国来说,吸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仅有助于发展该产业,提高本地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力,也有助于开发中国外包市场潜力,甚至有助于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指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动因,利用SWOT法分析我国当前承接服务外包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了我国承接国外IT服务外包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培养离岸服务外包自主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障碍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需求将不断扩张,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提高,世界服务外包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提出:我国要提高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质量,切实推进由服务外包大国向强国转变,至2015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总额将要达到8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服务外包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产生于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转移过程,是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城市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其接包能力直接影响城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此背景下,首先分析我国服务外包接包现状,然后以北京、杭州和广州三个城市为例,从外包产业规模、服务外包企业认证、服务外包相关行业的发展实力和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城市服务外包接包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外包接包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武汉作为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武汉的整体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武汉在其他中部城市中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情况,对于进一步明确武汉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SPSS16.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选取的9个中部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武汉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排名情况。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到产品内分工,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离岸服务外包的兴起与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对于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7、2000、2002、2005、2007、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14个行业的离岸服务外包率,定量分析了离岸服务对我国全行业的就业影响,并利用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两个分样本面板数据探讨了离岸服务外包对不同类别的产业就业影响的差异性。结论显示:1997—2010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率总体水平不高,并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全行业来看,服务外包率的增加会对国内就业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从产业类别来看,服务外包对第一、二产业就业的影响有限,对第三产业就业影响较大,应采取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质量;重视经济安全,适当限制服务输入;加强人才培养,积累人力资本等措施,以稳定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