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模型从产业层面来比较中关两国影视产业竞争力。主要针对基础资源要素和产业环境要素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两国的需求状况、经营状况、融资渠道、相关产业和出口竞争力。通过比较,细化差距,深入挖掘我国影视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为提高我国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实现利润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与显示性比较优势三项评价指标,针对中、美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实现利润优势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但其比较优势与实现利润整体偏低;美国以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其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高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金砖四国创意商品和创意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印度的创意商品具有优势,创意服务的竞争力较弱,俄罗斯和巴西的创意服务优势明显,创意商品的竞争力很弱,金砖四国处于全球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不同节点。因此,要重视创意服务在创意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对我国创意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创意产业资金投入,落实积极的人才发展战略,加快制定鼓励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财税和金融政策,加强金砖国家间创意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4.
作为发展中的转轨大国,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和地区差距问题必须考虑价值链分工这一国际分工新格局。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广东省和江苏省的投入产出表与行业层面的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中国目前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国内价值链并没有成功对接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地,不论是从行业来看、时间来看,还是从地区来看,随着切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上升,全球价值链对外部价值链的弹性都会上升;而国内价值链对外部价值链的弹性则会下降。利用大国优势和在位优势延长全球价值链在国内的环节,培育其与国内价值链之间的关联对接,构建链条对链条的竞争,可能为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分工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使用出口增加值代替传统的总出口额,在Costinot et al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产业竞争力指标,对我国33个行业1995-2011年之间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我国的竞争力优势部门仍然集中在如农业、纺织业等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部门,而资本密集型部门、技术密集型部门和服务业虽然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整体仍然处于劣势。通过对几种不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和定位我国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了中国与部分国家农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中国农药产业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产业组织、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个方面,探究其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提高我国农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GVC分工发展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应用RCA指数评价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利用1995年到2011年代表性年份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的GVC地位指数进行测量,并得到中国制造业中不同类型的制造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指数,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最具有优势的。本文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思维和公司发展战略方面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过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的竞争力指标进行比较。并结合钻石理论模型,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产业组织四个方面研究了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最后,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形成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形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均存在一定联系,但正向关系并不显著;一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若有较大的前向参与度与相对较小的后向参与度,则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往往较高;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处于中游至下游的国家,普遍具有较高的后向参与度或是较低的前向参与度;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还处于中下游位置,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细分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参与度指数与贸易规模并没有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而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进而,分别从产品性质、产业发展、市场竞争、价值链分解程度、外资参与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的成因.最后,基于中国国内要素禀赋变化、人均收入水平变化、文化服务产业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以及相关政策领域的趋势,本文认为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将不断提高,并相应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价值链各环节出发,全面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价值链各环节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与发达国家作比较。通过各环节的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不断上升,但在研发环节和后市场服务环节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三种价值链提升策略,以期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柑橘产业迅猛发展,目前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1位和第3位。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柑橘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美两国柑橘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结合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剖析了中美两国柑橘国际竞争力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提升我国柑橘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以自身的劳动力和市场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位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缺乏投入整个生产链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渐地缩小,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形势。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要靠提高中国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以及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的中间产品贸易存在逆差,而最终产品贸易存在顺差。那么中国货物贸易的贸易竞争力究竟如何?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并基本呈现不断攀升趋势;制造业分行业之间的贸易竞争力差别很大。第二,总贸易口径下的贸易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大部分制造业的实际情况。第三,造成总贸易口径衡量的贸易竞争力偏离实际情况的原因与该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 GVC )中的竞争力现状,本文提出GVC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通过加大生产性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改变之前对加工装配等低端环节的路径依赖,向GVC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分工地位提高后,通过对战略环节和资源的控制而获得更多的分工利益,最终达到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中美创意产业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TC)指数,采用UNCTAD数据,从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两方面来分析比较两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后,根据"钻石"模型剖析两国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创意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还处于初级形态,依靠的是低成本优势;创意服务竞争力水平很低,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关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利用。最后,从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引进和培养人才、促进产业集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婧 《价格月刊》2012,(5):80-82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当前全球贸易竞争焦点有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本文在阐述我国服务业现状与开放程度的基础上,选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与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作了具体分析,并就如何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波特等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一个国家产业内的市场竞争能够提升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本文通过我国彩电业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由此,本文以“竞争阶段”这一概念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统一了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市场竞争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个类似于倒U型的关系,最适的竞争强度应该出现在寡头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所处竞争阶段的不同造成了研究结论上的差异。现阶段我国产业多数处于分散型竞争状态,引导形成适度集中的寡头市场结构是有利于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正确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