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下,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乡镇农业经济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结合好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引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企业的发展思路,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程度,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已经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农业作为传统产业既是离互联网最远的产业,也是"互联网+"模式下可挖掘潜力最大的产业。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想保持未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则是必经之路。本文结合河南省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经验,对河南省"互联网+三农"模式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也逐渐提高。对于乡镇农业来说,要想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要重视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据此,本文着重针对乡镇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渗入到中国农业经济相关领域,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正面临重大机遇。为抓住机遇,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有必要了解当前中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情况。为此,笔者先后赴甘肃省、浙江省、云南省、山东省与湖北省5省13县市区,围绕"互联网+农业"相关内容开展了深入调研。基于调研一手资料以及已有文献,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应用现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县域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增长快、活力强、潜力深的重要地域经济发展一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传播体现形式,通过多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对所有生产经营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县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业",建设新形式的农业发展网络,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一体化,推进农业资源对外新发展。此外,促进"互联网+区域旅游、文化发展战略"等的发展,增强对有优势、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和提升县域的城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模式成为了各行各业一种新型的发展的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且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建立起"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域经济结构目的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转型采取合适的政策提供依据.通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浙江省11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对区域经济总量的影响,可以看出投资和消费对浙江省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对各城市的经济有显著影响;各城市间的经济是有差别的,发展特征与城市区域的要素禀赋有关;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很重要.浙江省各城市经济发展应充分关注以下方面:注重投资对区域产业升级和经刘结构转型的作用;培养区域消费需求;各城市问形成相互开放、优势互补的良性经济环境.进而达到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使浙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10个经济指标,以2011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相关经济数据为依据,分别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经济投入、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外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各地(市)经济实力进行排名和分类,进而为协调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移动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因素。 促进信息化和农业经济管理有机结合,将有助于现代化农业产业和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文章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概念入手,探讨了提高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改进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海南热带观光农业与民宿旅游业的结合对提升海南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极具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海南热带观光农业与民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从生态经济视角进行农业与酒店旅游业耦合关系的分析,希望可以对海南区域农业生态修复、海南区域民宿产业和海南区域经济发展构成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未来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目前农业会计的一些特点以及限制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对农业会计的发展做出一些分析,使得"互联网+"可以为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并促进农民提升经济收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5,(12)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即是是在强调"士农工商"等级的封建社会,农业被摆在第二位,由此可见农业生产对于中国积极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不高,存在着收入低下、机械化程度不高、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之约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浙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块状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一批县(市)已经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强县(市)。本文通过考察浙江省块状特色产业的发展历史,归纳了其发展的几种类型,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对浙江省的经济总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系统地分析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浙江省区域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特性,提出提升浙江省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互联网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电子商务活动的扩大,改变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实体经济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趋势。电子商务是指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互联网资源的快速利用能够与中国其他社会经济资源直接有效地连接,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阐述了电子商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他相关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互联网+特色农业"逐步盛行起来引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升级。因此,以互联网为依托,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特色农业市场经营模式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论通过"互联网+特色农业"营销模式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发展策略等方面的阐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的逐步健全,农业经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人们生活方式、区域经济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许多产业都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关的产业链,通过互联网,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的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做到即时传输,这些特点都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转变,互联网和区域经济都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向,两者作用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刍议互联网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向,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是人均生活水平较低。总体来看,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人均生活水平差异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要加强建设区域创新,共同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笔者选择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此次论文课题,结合我国现阶段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集中力量,率先发展东部较偏远区域的经济建设等等区域经济发展措施,分析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健 《中国报业》2012,(12):15-17
为了研究区域报业的发展,选取浙江省为例,从浙江省区域报业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出发,利用浙江省GDP代表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浙江报纸印刷量代表区域报业,对区域报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进行总结并运用经济性原理解释两者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愈加明显,影响因素诸多,而其中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分析黑龙江区域文化的构成及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并存发展;充分利用多元文化发展特色经济;以文化认同为导向,寻求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新平衡的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