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石油期货:完善我国石油安全机制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油价波动通过石油进口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成为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隐患。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是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共同影响市场价格走向,由于没有形成国际化的石油市场体系,转嫁风险机制缺位,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采购现货时不得不量价齐升。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完善国内石油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石油安全机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油价的动荡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恢复石油期货势在必行。本文从油价高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出发,分析了建立期货市场的条件及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差别.进一步探讨了恢复石油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物资,它一直都是各国争夺的焦点,在当今竞争与机遇并存的社会,石油政治决定了世界的新秩序。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内对石油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对石油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中国石油安全面临挑战,必须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另外,国际油价不断波动,使得我国在国际石油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缺乏国际石油定价权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敏 《价格月刊》2010,(5):20-22,34
基于我国石油进口现状,对石油进口与国际油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进口对国际油价没有影响,只是被动接受价格变动,缺乏石油定价权。为此,针对缺乏石油定价权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海合会国家便成为了中国进口石油的最主要来源地。虽然自2014年开始,中国从海合会国家进口石油出现减少,但是其所占份额仍为39.5%,2002-2014年期间,除个别年份除外,沙特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石油进口来源国,由此可以看出海合会国家在对于保障中国国家石油能源的供给上发挥着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无法替代的作用。2014年6月份以来,长期高位运行的国际石油价格至今暴跌已超过六成,对于以石油产业为经济支柱的海合会国家,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本文拟从国际油价暴跌的背景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合会国家石油发展战略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提出我国在国际低油价背景下与海合会国家石油领域合作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青 《国际广告》2011,(5):122-122
如果国际油价上涨10%,我国进口原油每天需多花费5000万至6000万美元。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发布《能源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显示,去年我国能源需求呈现前高后低特征,原油进口2.39亿吨,年中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率为17.5%左右,对外依存度接近55%,石油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7.
美国控制着全球70%的石油资源,并由此掌控着世界的油价。而中国作为原油进口依存度达40%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仅在石油安全上没有保障,而且在油价上也由不得自己。然而,在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今天,中国正悄然扭转这种被操控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邹谋杰 《中国市场》2005,(10):39-41
面对越来越高的国际油价,作为现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的中国可谓深受其害.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会对我国石油企业投资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与我国石油企业投资之间呈现负向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如果国际油价大幅度的上涨,就会对我国的石油企业投资额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石油企业的不同投资板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石油企业应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加快业务调整抵消油价风险,适度利用金融市场对冲国际油价风险等策略,降低石油企业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口依存度逐年增加。国际上油价的巨幅波动对我国的而建立石油储备能有效平抑油价上涨给我国经济带来储备的数量也极其有限,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我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内石油产量只减不增,供需缺口拉大。石油的进经济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国家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剧烈波动,降低进口成本。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商业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快速飙升并大幅波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石油进口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1.29%,2010年我国前11月达到53%,超过国际通常认定的50%警戒线。国际油价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显著。从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针对成品油市场化定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大石油勘探力度、加强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石油替代能源等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建立过程的分析,指出美国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时机选择上的失误及原因。国际油价的变化存在着周期性,目前正处于油价高峰期。我国应当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利用国际油价变化周期,选择在油价较低的时期进行我国战略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对外贸易流量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一些流量指标的分析,发现:(1)石油净进口量过大,进口依存度偏高,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2)原油进口的地区集中度偏高,不利于石油资源供应稳定;(3)国际油价持续高企,对国内经济稳定造成威胁。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快速飙升并大幅波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石油进口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1.29%,2010年我国前11月达到53%,超过国际通常认定的50%警戒线。国际油价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显著。从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针对成品油市场化定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大石油勘探力度、加强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石油替代能源等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内石油产量只减不增,供需缺口拉大,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逐年增加.国际上油价的巨幅波动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国家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建立石油储备能有效平抑油价上涨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剧烈波动,降低进口成本.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商业储备的数量也极其有限,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起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石油战略储备在平时虽然不被动用,但对稳定国际油价,影响石油输出国的政策及调整市场心态,具有不可忽视的静态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梳理现行油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然后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最后结合2007~2008年国际油价暴涨暴跌对我国的影响。得出“不能放弃政府对油价进行管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郭细根  杨兴礼 《市场论坛》2006,(12):75-77,7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巨大,而国内石油产能有限,致使进口石油逐年增大,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在石油进口中,存在进口数量大,进口来源集中,运输通道单一,贸易方式简单,贸易环境较差等特点,并带来极大贸易风险。为此我国应当实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和通道多样化、发挥消费大国作用参与国际原油定价、开展消费国合作稳定国际市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等措施化解贸易风险,为经济安全构筑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19.
石油产业链战略环节的演进对我国石油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的国内石油资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就必须进行国际油气合作到海外油气资源国寻找石油,同时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在油气资源国资源政策剧烈变化、油价一路高企的背景下,从战略高度探讨中国石油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石油产业链内部垂直分工、如何妥善开发国内油气资源、如何认识和利用油气进口,以及如何认识和进行替代性新能源开发等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下文将以分析石油产业链战略环节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为线索,对上述石油生产、国际投资和进口贸易等相关战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国际油价波动剧烈,深深影响着我国石油公司的业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在分析近十年的国际油价和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业绩基础上,构建出油价-公司业绩的二次曲线模型,结果表明:稳定在40-60美元/桶的油价是三大石油公司业绩最优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