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岳法家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113-114
水文化建设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水利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力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形势下,迫切要求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全民水文化传播意识的构建对水文化研究与建设、缓解水危机、解决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隐喻,也是浙商的商业观念的基本特性。"水"型商业观念帮助浙江赢得了今天的商业成就,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浙商的商业观念不能仅停留"水"上,而应当向西方商业观念学习"火"的特性,进行创新,形成"水火相济"的商业观念,以在商业竞争中增加自己的"强势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3.
湖北是水资源大省,其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条件,既福祉荆楚大地,也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水文化。以地质地貌的本质特征、万山来朝的灵秀特色、人水和谐的人文特色作为三条线索,试论湖北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精粹,以及其中蕴涵的源远流长的水文化,揭示了湖北旅游颇具亮点的水文化特征,在青山绿水之间,追寻湖北旅游与水文化的有机结合。分析了湖北水利政策为实现灵秀湖北向旅游强省跨越提供有力支撑,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湖北旅游对水文化挖掘的深入,以及湖北水利设施建设的完善,以水文化为特色之一的湖北旅游势必有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是通过防洪、供水、水力发电、水土资源治理与利用、代表政府作为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的业主、在水利工程所辖范围内开展以"水、工、农、商、游"为内容的综合经营等多种生产经营形式,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以水养水"、"以电养电"已成为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当前,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已步入关键时期。文章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深刻认识当前形势,开展多种方法加强财务经营管理工作。这是谋划和安排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做好新时期水利财务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入,在"走出去"背景下,浙江水产业投资非洲,充分利用两地资源优势,既能加快浙江水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两地农业经济发展,又能深化浙非经贸合作与交流。本文阐述了浙江水产业投资非洲的必要性,利用SWOT理论剖析浙江水产业投资非洲,对浙江水产业投资非洲提出了策略建议,希望为加快浙江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水产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葛建伟 《中国市场》2014,(48):213-214
"五水共治"是建设"两美"浙江、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倒逼之举。共青团作为重要的青年群众组织,其自身拥有的社会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作互助能力是共青团参与"五水共治"的独特优势共青团组织号召开展的五水共治大行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当前,共青团正面临着承接更多的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在此背景下,共青团要不断创新载体,探索新途径,在"五水共治"的大战略中找准定位,有效参与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水利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历史长河中,不同地区的水利文化演变也各有差异,水利文化反映出不同地区的水利现状和风俗习惯。从荆楚水利文化的兴起说起,探寻长江水利文化的源头,对当今荆楚地区水利文化的弘扬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大思路、大目标的"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和台州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发展工程、环境工程、民生工程。"五水共治"从理论上对传统水经济价值提出新的理论创新要求,同时在水资源环境治理方面更加重视协同效应。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传统水经济价值理论,提出"五水共治"的"新"水经济价值理念,但重点是对"五水共治"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正 《浙商》2011,(21):130-131
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深耕浙江17年,浸润于浙江保险业‘‘水文化”之雨露,用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书写着“大爱”与“大善”,努力成为最受浙商信赖与尊敬的一流财产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特色小镇在浙江诞生以来,浙江始终坚持"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的内涵,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和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理念,走出了一条符合浙江实际、具有全国首创意义的特色小镇发展新路子,成为了浙江的"金名片"。回顾浙江特色小镇的创建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浙江水利建设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1996年至2002年水利建设投资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水利建设投资对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经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水利投资对浙江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水利投资额每增加1%,将带动浙江省GDP增长约0.26个百分点;对GDP有贡献的投资中,供水工程投资对GDP增长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2.
扬州水文化产业规划及其产业形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的水文化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加快建设水文化产业有利于主动策应运河"申遗"、上海世博会,形成文化产业高地。扬州水文化产业的主要定位:水景观和水工建筑物以及河道岸线景观相结合、水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相结合、水文化和古城文化相结合、水文化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具有扬州风格、扬州气派,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国际重要影响的水文化产业。水文化产业规划"T"型模式,即轴圈片组合模式。水文化产业形态创新:水城主导型、运河影视演艺基地型、生态湿地休闲度假型、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型等。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抓住全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走在前列,但是省内各城市发展不平衡。文章从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创意实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政策力度五方面来分析浙江省内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遵循"优中取更优,劣中取次劣"的原则,构建浙江省内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框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在财政收入上居于全国前列,创新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勇于创新,既是浙江财政改革关键所在,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浙江财政改革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创新,"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创新,"四两拨千斤"的调控创新.浙江的财政改革正是基于浙江创新的文化底蕴,依托于四两拨千斤之势而展开的,并且取得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化视角的淮安水利枢纽风景区旅游项目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琚胜利 《江苏商论》2011,(12):119-122
水利旅游项目只有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内涵,才有地方性、特色性、新颖性。文章在梳理了淮安水利枢纽风景区的苏北灌溉总渠与淮河文化、淮安京杭大运河文化、淮扬美食文化等八大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为主题的水利旅游项目开发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水利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武勉  张帝  祝瑞 《江苏商论》2014,(10):34-35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核心内容,它既对促进内外贸易、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影响力。但是浙江的会展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着多头办展、重复办展,展会规模不大、品牌不强等问题,并且面临着发达国家文化冲击的威胁。本文立足于浙江会展业的现状,应用战略环境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比较了浙江文化会展业的优势和劣势,及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促进浙江会展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如何系统打造"水韵扬州"的旅游品牌来推动扬州城市的发展,从而拓展我国"水文化"城市旅游品牌打造过程中的核心性问题。我们应理清城区河道的地理性概念、城区水资源的研究及利用状况,从整合品牌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方面来探讨如何优化城区内河道整治工程,从而深度打造城区内"水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8.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它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加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浙商迅速崛起,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浙商文化"。浙商文化有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是浙商发展壮大和浙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然而面临新形势下的压力和挑战,如何继承发扬和培育优化浙商文化,推动浙商和浙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宋立 《现代商业》2007,(26):283-285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水文化"城市旅游展示模式以推动城市的发展。我们根据嵌套式开发模型的构建,把开发模式分为核心性开发模式、重点式开发模式和辅助性开发模式,以江苏扬州为例,依据扬州现有"水文化"旅游展示资源对其归类性开发,并为诸如扬州等水文化城市的发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