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娜  张骏  冯立 《财经论丛》2023,(2):35-44
金融科技将金融与科技相联结,为银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而股权结构作为银行治理的基础,将对银行创新活动安排与金融科技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0—2019年我国11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探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股权性质等股权结构特征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较为集中的股权安排有利于股东充分发挥自身股权优势,集中资源开展创新活动,从而推动银行金融科技发展;非控股股东股权占比的合理增加能够发挥股权制衡作用,提升创新效率,从而有利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尽管国有属性的控股股东更有利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但国有持股比例过高反而不利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本文研究为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
唐文娟 《商》2014,(30):192-192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总体特征作为参考,从股权结构的制衡度出发,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完整性,选择14家上市银行2007-201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股权制衡度现状,通过对股权制衡度与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银行风险承担与与股权制衡度成负相关关系。这也验证微观模型的计算结果,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应该适当降低集中度,降低国家股比例,优化外资股持股比例,推行加大股权制衡度的建议。但同时要保护除第一大股东外其他股东相关利益合理股权结构,加强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和自身对风险承担的控制,从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出发,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国内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规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这表明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和降低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将有助于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增强其流动性.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政府退出直接干预,国家相对控股;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三是应加快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希  刘吉田  王瑶 《商业研究》2011,(12):95-99
选取九家银行为研究样本,使用面板数据的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制度、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对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并不能对银行盈利能力造成显著影响,但是却能显著地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股权集中度较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较高,高管激励制度较健全、境外战略投资者所持股份比例较高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较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熊礼慧  朱新蓉  李言 《财贸经济》2021,42(10):87-101
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股权质押与股市风险的关系.具体以股权质押为切入点,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检验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与极端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股价波动风险,也会增加股票特质风险,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大于对特质风险的影响;(2)相比于极端上涨市场风险,股权质押对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影响更大,股权质押对危机时期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加剧作用更大;(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融资约束并没有得到缓解,原因是控股股东将融入资金大量用于自身和第三方,只将少量资金用于上市公司.因此,本文结合结论提出了建议,以期在制度、操作等层面更好地规范股权质押业务,为防范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前,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政府“隐性”担保之下,且这一隐性担保效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特征:政府的“保护伞”更可能降落在那些得益于“大而不倒”理念的大银行或是拥有政府股东、与政府联系密切的银行上.过去仅仅关注于政府因素对银行信贷行为和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已无法较好地解释这种异质性政府担保可能形成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和私人控股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在Hakenes和Schnabel(2010)模型基础上,从我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出发,刻画了异质性政府担保对银行投资与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竞争效应时,银行受担保可能性越低,其最优风险收益水平越高,即承担的风险也越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分别从银行规模和股权结构层面构建了反映政府“隐性”担保的竞争性扭曲程度指标,并以2005-2012年159家商业银行样本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文章结论肯定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对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结构、防范中小银行和私人控股银行风险承担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本文选取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12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对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治理绩效采用定量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其经营风险呈正相关,商业银行非执行董事比例、组织运作效率和银行平均经营效率均与其盈利能力呈正相关,银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会显著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并据此提出建设流程银行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贸研究》2020,(5):77-96
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没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发布的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更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影响作用主要在业绩表现较差组、非国有企业组、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组及控股股东影响能力较大组显著;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状态下,公司披露文本信息可读性较低的年报,虽然短期内股票收益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股票收益率低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较高的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增大时,其会策略性地干预公司的年报信息披露,降低年报文本信息的可读性,并最终对股票的长期表现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2-2017年16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结构演变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但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控制住金融结构的作用之后,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紧缩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而导致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紧缩则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同时减少;此外,货币政策与金融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的影响减弱,对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都受到削弱。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对货币当局、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双重效应,即表外业务发展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效应)以及表外业务通过强化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间接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表外业务高复杂性、高杠杆率、 低透明度和流动性期限错配风险直接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表外业务对利益搜寻效应的强化和对央行沟通和反应函数的改变则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利用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步法规避货币政策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的前提下,本文实证检验发现:表外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且表外业务确实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本文探讨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异质性,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响应更为稳健与审慎.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潘敏  张依茹 《财贸经济》2012,(10):57-65
宏观经济波动将改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而银行股权结构的不同将使两者之间的关联呈现差异。本文以我国45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经济波动下拥有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风险水平负相关,正向(负向)的宏观经济冲击使得银行风险降低(提高);而银行所有权结构中国有股占比的上升会显著增强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敏感性,当经济处于上行(下行)周期时,国有股占比较高的银行的风险将大幅降低(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流通性和集中度是股权结构的三大因素,股权改制后,企业的股权集中度成为企业股权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影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而公司治理结构又影响公司绩效,因此企业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论述两权分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以173家上市A股综合类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为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制衡度越低,企业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13.
郭品  沈悦 《财贸经济》2015,(10):102-116
本文将互联网金融"降低管理费用"和"抬高资金成本"的效应引入银行风险承担模型,系统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动态影响与异质作用.在此基础上,以2003-2013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以"文本挖掘法"构建的互联网金融指数为解释变量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即发展初期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管理费用,降低风险承担,但随后互联网金融将抬高资金成本,转而加剧银行风险承担.(2)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各类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响应具有差异,大型商业银行的表现较为迟缓,而中小商业银行的反应则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EVA这一衡量公司治理绩效的新指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作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国有性质与绩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及高管人员薪酬与EVA回报率呈负相关关系,高管人员持股也对银行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规模及会议次数、银行规模均未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资本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结构是影响商业银行资本效率的关键因素。应该从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结构以及产权改革的内外环境方面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效率。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商业银行的脆弱性将导致极大的危害。提高商业银行的内在竞争力,有效改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并将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创新转换为商业银行新的价值增长点,已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面临的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年-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国有股比例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是消极的,而法人股比例对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银行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就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股权集中度、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以及增加法人股比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和收益以及竞争力问题.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提升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和面对国际国内同行竞争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和风险变量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风险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公司的治理结构自身又是股权结构的外在运行模式。从上市商业银行入手,探索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而提出几点建议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9.
对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3)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风险的不断地累积与爆发,银行风险行为在金融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传统研究主要侧重于资本监管、市场约束等外部视角,忽略了银行所有权问题和转型背景的影响。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开始从微观治理视角反思银行冒险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得银行治理与风险行为的关系成为银行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我国自2004年以来正在着力深化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公司治理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所有权结构、治理机制与风险行为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