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吴国琴 《商业时代》2007,(20):102-103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重要趋势之一,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宏观、微观动机和合作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垂直合作模式和网络化合作模式,阐明了其合作开发战略措施,以期为中部崛起中的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以金融中心的示范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带动中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部建设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已达成共识,金融中心的选址需要严格的研究与论证。本文借鉴城市竞争力理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各个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行了排序。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从单个指标还是综合排名来看,武汉在中部区域中的优势最为明显,因而是最适合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难题,是"十一五"时期各级政府施政的重点之一.山西作为中部六省中唯一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省份,如何在中部崛起战略指导下,科学谋划和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掌握主动、加快发展,是建设新山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亟需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人才是赢得科技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具有数量众多的科技人才。据此,构建了中部地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湖北省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2,在中部6省中处于略微领先位置。从分析结果看出,湖北省的科技人才创新成果产出要低于中部6省的平均水平。因此,为加强湖北省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有必要从科技人才创新成果产出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系统的视角观察区域综合发展,将之分为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等四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对中部六省在全国综合评价排名的比较,找出中部六省在系统综合发展中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未来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讯     
《品牌》2013,(6):4-7
发改委杜鹰:中部六省发展速度已连续五年超过东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做客人民网,畅谈"中部崛起"话题。杜鹰透露,七年来中部崛起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中部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部六省发展速度已连续五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差距有所缩小。杜鹰介绍,这七年崛起的效果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基于DEA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体系绩效评价是构建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创新绩效评价可以确定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还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指明方向。创新分为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两个阶段,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模型,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各区域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多数区域创新绩效差在应用知识转化成生产力阶段。  相似文献   

8.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而且各省存在一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文章认为,为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以来,河南省进入了高速创新驱动发展时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创新驱动投入方面加大了力度,也带来了专利、技术成交额或高技术出口额等方面的成果,如2014年R&D人员全国名列第五、R&D经费投入中部六省排第二,河南综合专利实力在中部六省中处于第三位,高技术出口总额增速26.06%。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费投入强度、专利授权量、技术成交额偏低等,这都需要在今后发展中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提升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以期能对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由于省域间农业资源禀赋及投入的不同,农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系统综合目标的评价模型对中部六省农业外贸竞争力做出评价,通过分析找出中部六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中部六省提升农业外贸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9,(10)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的各类产业园区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创新驱动逐步代替投资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依赖于创新驱动。为加速区域发展新动能的转换,应破除阻碍创新的制度障碍,完善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转换。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系统作为一种正式被运用于定期考察与评价区域内组织或者个人工作绩效的考评制度,是对被考察对象的工作业绩与效率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途径。绩效评价是提高京津冀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评价结果对创新主体战略的制定与问题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京津翼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界定,系统研究了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内涵、组成要素和运行结构。并从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协同投入与协同产出两部分的形成机理、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基本组成研究了京津翼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开展了创新方法TRIZ的推广应用工作。通过调研技术创新方法TRIZ在中部六省的推广应用现状.分析了在TRIZ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部六省在推广TRIZ方面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六省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群战略。纵观这些城市群的发展,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同构现象,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不能联动发展。于此同时,城市群外区域的发展被忽视。以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理论为基础,以中部地区为一个整体,设计其发展路径,实现整个中部地区的协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亮 《现代商业》2011,(24):167-169
本文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选择逐步判别分析方法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的识别模型。从区域创新系统各阶段判别分值变化的角度,定量的证明了区域创新系统从起步阶段到成熟阶段需要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各阶段判别分值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创新系统逐步变化过程。并且,本文分别使用指标的原始数据和标准化数据建立了逐步判别模型,识别吉林省区域创新系统处于起步阶段,并使用模型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吉林省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立足点,在选择区域创新系统政策时应该遵循起步阶段的发展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2-2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地区曾陷入尴尬的发展境地。加强对中部地区的研究与开发对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出发,对中部六省的地理位置、农业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跨越省级行政区配置资源和开展创新活动,并产生单个区域所不能获得创新绩效。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等特征,系统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以创新主体的合作意愿与协作能力为内因,以环境变量、资源变量、链接变量等为外因,内外因协调作用共同促进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19.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区域间整合科技资源、带动区域科技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及战略选择,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间科技合作与融合,并带动区域整体的发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绩效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绩效因素是协同创新的结果也是重要行为导向;内部因素是和主体行为相关的因素;外部因素指影响创新主体行为的资源、环境、链接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震 《北方经贸》2014,(5):82-84
我国不同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研究区域信息化具有现实意义。在分析信息化对区域发展作用基础上,用网络基础、网络环境和网络应用三方面的实际数据说明中部六省信息化发展现状。最后得出结论:中部六省的信息化网络发展比较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但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