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制造业重振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48-53
祸起于虚拟经济的2008年金融海啸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出于全球经济格局衍变和解决国内现实问题的需要,美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政策,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应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应对美国重振制造业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制造业规划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才培育、税收和融资、竞争方向、国际规则利用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储备是会计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分析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人才现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针对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储备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日本都渴望能制造自己的飞机。美国《纽约时报》网站近日报道称,二战后,美国占领者起初禁止日本制造飞机,后来又只允许日本给美国军用飞机制造零部件。日本的飞机产业,与过去相比变得十分弱小。但 相似文献
4.
5.
浅谈外贸企业人才储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外贸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供需失衡的问题凸显出来,导致外贸人员跳槽现象增加,人才流动性加大,给一些外贸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外贸企业应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提供充足、保质、保量的专业人才,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储备是现代企业追求永续经营与发展而必须长期研究的课题,而在多数中小企业中,人才储备则远远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对影响人才储备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储备人才的措施与注意事项,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7.
企业对于战略性人才储备要有正确认识,通过创造有利人才储备条件、明确战略人才储备内容、明确战略性人才储备重点等不同方式,促使战略性人才储备工作能够在企业中得到更好落实.使得企业能够得到人才保障,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企业服务的竞争、企业内涵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因此,新时期国有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人才储备策略,不仅要重视外部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内部人才的培养,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为储备人才的成长提供成长与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校企合作就是一种非常灵活高效的办学模式,它是高校与经济社会实现有机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校教育质量与特色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将围绕校企合作储备应用型人才展开讨论。具体来说,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型人才的相关含义以及能力结构,然后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校企合作对于储备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构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并积极合作,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孙玉慧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
成本直接影响着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财会工作,对企业的成本和经营决策有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践,分析了当前制造业环境对成本核算的要求,提供了加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希望达到创新制造业成本核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建华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4,(1):40-49
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开采导致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下降,为企业创造了新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为制造业复兴提供了动力。但是,能源密集型制造业的兴起不利于美国政府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努力。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引发的制造业投资和产出增加将减少中国制成品的出口,也为中国转变出口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王岩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2):83-84
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型融资的特征、制度都大体相似。日、美关系型融资制度,对于降低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时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新起到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对于金融体制尚未开放的中国,大力发展关系型融资。应认真研究日、美两国的关系型融资制度,借鉴其成功经验以“筹集资金,分散风险”为经营目标,从而增强我国的金融系统效率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谷珊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6,(7):5-6,9
美国将人才视为“新经济”最核心的生产力,在实施“新经济”教育中着力改革办学模式,重视培养高技术人才。教育、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是美国经济持续强盛的不竭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总体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结构矛盾突出,地区差距明显。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探索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材。 相似文献
15.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1992-2002年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结构仍然呈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正逐渐上升。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细分呈现出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日制造业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人力资本要素方面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人才聚集现象与聚集效应质量互变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的结果,当人才聚集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产生人才聚集现象,形成人才聚集系统。人才聚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质量互换,其结果既可能出现人才聚集的积极效应,也可能出现人才聚集的消极效应。文章指出,为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转变,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本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聚集环境,遵守人才聚集效应系统质量互换规律,不断优化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7.
程孝良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88-92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地球科学研究视域、学科任务、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等正酝酿着新的变革。面对经济社会大转型和新时期地球科学的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地学创新人才是地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课题。创新人才有类别和层次之分,可以区分为学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应遵循"尊重意愿、鉴识潜力、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以专为重"的方针进行培养。最后给出了一个成都理工大学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与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新敏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3)
从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组织学习角度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和产业升级的机制,从创新类型和技术专有性两个维度构建了价值链升级的坐标体系,从工艺、产品、功能和跨越价值链四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升级路径。最后以联想公司为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如何在价值链中攀升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融入及其区位优势提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由于现代制造业的产品价值链越来越具有空间可分性的特征,一些处在产业主导地位的厂商越来越注重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的重组。20多年来,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积极吸纳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有了较大程度的融入。继续保持这种吸纳与融入,应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迫切需要进行工程伦理教育,以掌握对现代工程活动进行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基本规则。这一方面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分析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