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是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最早、最成功的国家.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激励工具,将经营者的报酬和公司的经营业绩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经营者的积极性.本文首先对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激励效果进行了论述;其次指出了我国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认识的几点误区;最后得出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中存在的我国进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匡蕊 《致富时代》2011,(11):72-72
股票期权是在上市公司所有权和经营者相分离的环境下,股东为了鼓励经营者提高经营业绩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薪酬激励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已经广泛被上市公司所采用,在有效化解经营者和股东利益矛盾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股票期权市场发展尚不健全,致使股票期权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基于此现状,该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完善途径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作为西方企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长期激励约束的重要制度形式,自引入中国以来,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推行的现实意义着手,分析了我国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报酬计划,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到90年代,已经在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实施股票期权,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议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际国内对股票期权的会计方法,提出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在国内率先实行了股票期权制,上海和武汉等地的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纷纷对建立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本文主要讨论了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和理论基础,以及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经营者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它的产生有两个理论来源:代理成本论和人力资本产权论.目前,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实施中主要存在资本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股权激励配套措施需改进等内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6.
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对经营者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所谓经营者股票期权,是指授予经营者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股票的选择权。它有如下主要特征:(1)它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2)它是一种未来概念;(3)激励与约束并存;(4)收益与风险同在。其主要类型有:(1)激励性股票期权;(2)非法定股票期权计划;(3)可转让股票期权计划;(4)股票增值权;(5)其他计划。  相似文献   

7.
沈家超 《商业研究》2005,(14):114-117
股票期权是一种有效的经营者长期激励制度,我国由于市场体系、制度和法规等因素,实行股票期权有许多障碍,为了绕过这些障碍,引入EVA(经济增加值)虚拟股票期权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的所有权文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在上海、武汉、深圳等地进行了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有益探索,包括从股票期权计划的设计到应用。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政策,众多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进行会计核算,只是予以备查登记。为了促进股票期权计划的规范和有效实施,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亟待解决。本文拟对经营者股票期权的一些会计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讲,股票期权是一种很完美的激励管理方式。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超过30家企业宣布停止股权激励计划。究其原因,是国家处于对股权激励机制负面效应的考虑:股价与企业价值分离、经理人市场弱有效性、税法不完善等。从股票期权激励利弊及正反效应分析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有效设计合理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实现经理人竞争上岗;分类制定税收政策;将股票期权划分为激励型和非激励型,对激励型股票期权实行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报酬计划,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到90年代,已经在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实施股票期权,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议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际国内对股票期权的会计方法,提出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可夫 《江苏商论》2004,(12):67-69
经营者报酬契约是控制代理问题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激励不足和激励不当;实行“基薪+风险收入+股票期权”的报酬契约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基于推行“基薪+风险收入+股票期权”的报酬契约的现实困难,应对国有上市公司彻底改制、制定和完善有关经营者股票期权计划的规范制度、完善会计和审计法规,并加强对资本市场和职业经理市场培育。  相似文献   

12.
陈嘉明 《商业研究》2001,(7):129-131
股票期权源于美国,是企业资产所有对经营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目前,全球排名前500家的大工业企业中,至少有89%的企业实行了股票期权计划。上海仪电控股公司于1997年率先在我国实行股票期权。1999年,联想集团和四川集团先后宣布实行股票期权计划,再次掀起公司激励制度改革的热浪。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企业中实行股票期权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亦称认股权),是由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通常做法是企业根据股票期权计划的规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在某一规定的期限内(一般5年-10年),按约定的价格(通常是该权利被授予时的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一般在10万元以上)。这种权利不能转让,但所购股票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经营者可以获得当日股票市场价格和行权价格之间的差价收入。如果在该奖励规定的期限到期之前,管理人员已离开公司或者管理人员不能达到约定的业绩指标,那么奖励股份将被收回。股票期权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到九十年代,股票期权已经在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期权的实施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也就摆上了会计工作的议事日程。本文在对中外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股票期权计划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有效的长期激励措施,在此计划中,如何确定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授予数量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此环节包括授予经营者股票期权总量的确定、授予经营者股票期权余额总量的确定和授予经营者个人股票期权数量的确定三个方面。应由股东会议决定选择何种方法计算和决定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数量。  相似文献   

15.
论传统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系单边激励,将市场影响与经营者主观努力混为一谈,对经营者构成一定的财务负担,导致内部分配不公。我国应实行具有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能体现经营者主观努力程度,使激励更具科学性、公平性、持续性的业绩———指数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进而真正达到对管理层激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利用经营者持有股票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股东的利益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经营者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降低代理成本。但在我国现行的制度下,应用股票期权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公司外部环境与内部治理两个方面论述了股票期权制度的应用局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浅析美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悦 《商业会计》2003,(5):29-30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是期权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解决与其相关的会计问题,股票期权计划就无法进行规范的操作和实施。本文拟对美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制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和规范我国股票期权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是股票期权制度实施最普遍也是理论研究最完善的国家, 一段时间以来,股票期权曾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激励措施,但自2001年底安然事件以来出现的诸多美国公司财务丑闻似乎多与股票期权的实施联系紧密,因此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反思。我国的股票期权制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西方不断的财务丑闻也在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掀起了波澜,我们的股票期权制度怎么搞,如何才能既发挥其激励功能,又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企业在实施股票期权制度时,最重要的是充分考察企业内外部环境,并针对企业特点进行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股票期权制度设计,该设计过程具体体现在企业决定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手段的构思过程中。关键是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期权计划的设计必须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相结合。股票期权制度首先是在美国的土壤中产生的,其发展壮大是在美国企业的实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激励是企业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其理论基础有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本文通过分析讨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得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将经营者的收益与企业效益联系在起来,建立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使经营者更加关心投资者的利益和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相似文献   

20.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于90年代初进入我国,最早是深圳万科集团于1993年聘请香港专业律师起草并制定的《职员股份计划规则》,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未实施完成。1999年以来,武汉、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以政府或者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文件等形式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的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的方案,中石化、中石油、中粮、中国联通和海洋石油等5家海外上市公司也实行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一些跨国公司如微软、IBM、爱立信等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也向员工发放了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