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并购。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有利于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短缺资源和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品牌和市场。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都十分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但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及国内外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差异大,企业跨国并购也面临许多障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并购主体、目标市场、并购行业、并购对象和并购方式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同时,我国政府也需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2.
何茂春 《大经贸》2004,(1):72-74
从1999年8月到2003年9月,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政策和法规,但利用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发展依旧迟缓。2001、2002两年,中国跨国并购资金不超过50亿美元,占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低于6%。中国的外资并购进程如此步履蹒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中国社科院世政经济博士后、中国法学会 WTO 研究会副会长何茂春为中国外资并购把脉诊断,并提出改革完善的若干建议。鉴于文章篇幅较长,本刊分上下两期发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雀巢跨国并购的经验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启示。通过了解雀巢的并购历史,对比分析我国企业近十年来跨国并购的交易额显示,我国跨国并购总金额大体呈上涨趋势。但仍需要在并购前后有些方面需要改进。本文通过研究,可以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参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峥  韩平 《商业研究》2006,17(16):88-91
企业选择跨国并购作为跨国直接投资方式是受到多种引发因素作用而产生的。而引发因素是由需要产生的,需要是引发因素的动力。但是并不是任何需要都触成为引发因素,只有和需要相适应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相关条件出现时,需要才能成为跨国并购的引发因素。对跨国并购引发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跨国并购引发因素模型,有助于跨国公司对收益成本的预期和对风险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并购海外企业,尝试着跨国产业重组。然而,国外的反垄断法使得一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功败垂成。因此,通过对欧美反垄断法体系及近来反垄断规制趋势的具体分析,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尝试性地为中国企业进军欧美,顺利进行跨国并购重组提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志旺  周汐 《市场论坛》2006,(3):143-144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可能导致外资垄断,威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对跨国并购行为进行严格的法律规制。文章提出了我国当前应尽快完善反垄断法规体系,规范跨国公司并购行为。  相似文献   

7.
外资对煤炭产业的并购,问题日益凸现。面对强大的跨国资本的投资,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法律制度,煤炭产业将会面临巨大风险,很难防范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垄断煤炭高端市场,进而削弱中国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危及煤炭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因此,需要尽快出台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处理机构和预警机制,规范调整和引导外资并购,提高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并购动因、并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出建议3个部分进行阐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也不是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需要走出去。跨国并购并不是单纯的企业行为,也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并购后的整合更不容忽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应和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义鹃  罗方晔 《商业研究》2006,(19):104-107
为了实现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企业需要进行跨国经营。当前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最主要趋势。衡量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的标准在于收购企业是否能够实现跨国并购的预期目的。我国海尔等企业已在海外开设工厂或并购国外企业,并取得预期效果,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并购缺乏经验,战略规化及管理水平较低,并购结果不理想,我国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跨国并购浪潮的深入推进,跨国公司以并购我国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变得越来越重要。外资直接或间接进入上市公司乃至控股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新动向。为了加强对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法制管理,近年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外资并购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重要方式,成功地实施跨国并购需要政府在各种环节的全面配合与协调。CFIUS调查联想与IBM并购交易表明,不仅应该建立经济安全预警与监督机制,而且应加大政府支持与协调力度,完善跨国并购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秦朵 《商业时代》2012,(29):64-66
根据1992年至2009年的数据,本文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分析比较了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绿地投资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跨国并购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但是当人力资本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时跨国并购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另通过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与人力资本的交叉项分析,得出跨国并购存在着技术外溢效应,而绿地投资并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甚至绿地投资可能会给本土企业带来竞争。  相似文献   

13.
从跨国并购整合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作为目前FDI的主要形式,全球跨国并购掀起了新的高潮。但是,多数跨国并购的绩效并不乐观,跨国并购整合直接影响到跨国并购的成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之路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类型,结合跨国并购整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跨国效应的视角引入对中国企业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以1993-2015年间中国上市公司495个跨国并购事件和同期4000多个国内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我国跨国效应与并购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的国家差异、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能够为并购企业股东创造财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至2015年。但财富效应明显小于国内并购。显著影响跨国财富效应的因素,包括我国和东道国之间人均GDP差异、宗教背景差异等;采矿类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跨国财富效应低于其国内并购活动。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提供了新的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异军突起,表现出了强烈的创新追赶动机。本文采用2011—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从跨国并购异质性视角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同时整合制度理论,分析了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跨国并购规模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跨国并购股权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存在"诅咒效应",总体上对跨国并购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厘清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对新兴市场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快速成长,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逐渐活跃,并购规模逐渐扩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复苏低迷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契机,并且获得国家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支持。但是在并购过程中,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将面临政治、文化、融资等各方面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应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并购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但跨国并购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本文以庞大集团并购瑞典萨博为例,分析了庞大在并购萨博的过程中失败的原因,得出了在跨国并购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沟通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跨国并购是企业成长的一种方式。近年来,部分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进行跨国并购的实践。本文论述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驱动因素以及面临的主要障碍,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实现跨国并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创新发展重要的手段之一。企业并购的目的从资源驱动型向创新能力驱动型拓展,中国的一带一路沿线的并购合作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投资环境,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规避并购风险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长电科技跨国并购新加坡星科金朋案例,从定价风险、融资风险、目标公司经营风险以及并购整合风险四个方面深入研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风险以及各风险因素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并提出有关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为更好地指导我国企业以并购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数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近年来辽宁省企业大力发展跨国并购。并购规模迅速扩大,并购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投资区域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跨国经营人才缺乏、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并购后续文化整合困难等问题。提出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正确选择并购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