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了契机。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业态涌现。京津冀三地间大数据产业规模差异较大,北京对天津、河北产业资源产生较强的虹吸作用,北京向天津、河北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发展环境差异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三地产业协同发展。要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资源聚集、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和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加速京津冀三地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物智联时代,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亟需统筹物联网产业顶层设计以确定三地功能定位,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协同发展,而这首先需要构建物联网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测度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对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物联网产业均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其中,北京物联网产业规模总量与研发能力有序度较高,但感知制造与应用服务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天津应用服务发展得较好,感知制造与通信基础是今后提升的方向;河北需要全面提高感知制造、应用服务、规模总量及研发能力。京津冀区域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波动上升,整体处于低水平协同。京冀、津冀协同系数波动幅度大,三地协同难度较大。鉴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配合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功效,为促进京津冀物联网产业有序发展,必须合理制定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弥补三地物联网产业发展不足、制定战略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及组建合作联盟等来实现共享式增长。  相似文献   

4.
在京津冀服务贸易产业协同发展框架下,实践"北京总部、金融科研,天津桥梁、国际港口,河北转化、人力服务"的联动产业链,挖掘和拓宽京津冀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合作机制研究对于加速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以及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原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三地各自的发展优势,建立了京津冀服务贸易发展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京津冀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京津冀展览资源空间分布、集聚态势与协同水平。研究发现,北京市首位特征明显,以北京市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延伸形成"北京—廊坊—天津"展会集中带,展览资源呈现由北京向市区外围扩展趋势。京津冀展览业在规模上和行业上都未形成有效分工和协作。未来,应明确展览资源沿"北京—天津""北京—雄安"的流动方向,以大型场馆的建设为依托,形成展览资源在"北京—天津—雄安"三大会展城市的有序集聚,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两个层面提升展览业协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台将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推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实质上是产业的协同发展;京津冀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协同发展战略下,伴随着京冀交界处首都第二机场的开建,以具有明显航空指向性的临空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河北省临空产业布局,深化跨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助推三地一体化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河北省发展临空产业的现实基础及其在空港运载力、产业配套、环境、园区开发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推动河北省临空产业发展,一要研究城市新定位,着力打造正定空港城;二要建立空间新格局,实现错位发展齐奋进;三要实现产业新选择,依靠空港特色经济促转型;四要制定政策新措施,科学规划、强化扶持、深化改革、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中金融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京津之间缺乏合作,产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协调组织机构,造成市场分割;京津冀之间结算渠道不畅,资金流通受阻等。政府相关部门在促进京津冀三地金融业协同发展过程中应做好整体规划,搞好布局分工;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建立区域金融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的结算渠道,为京津冀三地资金流通提供便利;整合重组交易所,建立统一产权交易市场,以此加快三地金融业协同发展速度,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航空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模型,以能够反映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序变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度在2005年~2014年之间,从0.1081上升到0.6711,但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且系统中各协同度之间存在差异,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航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天津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明确了天津城市功能的定位,结合天津各产业发展需求,明确天津产业承接方向及京津冀的竞合策略,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强化承接能力、重点引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重视与河北省的竞争与合作,以及加强环首都经济圈生态协同方面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其实施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政策措施。本文建立了纳入技术关联因素的产业转移推拉模型,采用2003-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通过技术关联度来度量产业之间的联系,探讨技术关联对京津冀巨型城市群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特征和地区特征因素条件下,技术关联与京津冀巨型城市群制造业总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分行业的产业转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在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上述发现对京津冀三地协同产业转移与承接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在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整体和个体进行科学定位。其中,明确河北省的角色定位,对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要积极承担服务的角色,利用传统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京津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区域产业整合升级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协同发展步伐有所加快。然而,一体化进程不会一蹴而就,产业转移成为本轮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难点之一。眼下,三地正围绕“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紧张布局策划。换言之,产业转移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都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契机下,河北省廊坊"北三县"依靠其处于北京与天津包围之中的独特区位优势,与北京行政副中心形成协同发展态势。通过构建北京行政副中心与"北三县"协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采用数据测算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创新、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六个方面对四个地区的协同发展进程进行评估对比,从而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和"北三县"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0-2006年位于北京、河北地区的出口企业的海关数据,构建内生异质性企业和天津"出海口"效应的微观引力模型,定量分析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对北京和河北出口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发挥良好的"出海口"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北京、河北出口企业出口贸易额的大幅度提升,显著提高了京冀地区出口企业的集约边际,从出口层面推动了京津冀三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对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天津自贸区是使天津发挥更大更强"出海口"效应的"强心剂",随着自贸区一系列贸易促进措施的实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预见天津自贸区将会发挥更好的"出海口"效应,成为京津冀企业对外出口的重要渠道,并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为天津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河北地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速度逐渐变快。经过多年发展,京津冀三地区各产业分布状态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文运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计算出1990年-2013年京津冀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梯度系数,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状况。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内部各产业之间存在较大的产业梯度差。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产业梯度差也随之改变;同时河北作为主要承接地,其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河北天津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承接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受三地需求与利益共享、三地区域发展程度、三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的限制。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河北省在协同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点,进而为河北省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具有发展文化产业良好的先天条件,且近些年来政府政策导向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使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借鉴长三角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对天津市城镇化水平和产业承接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转移效应确实给天津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并且城镇化水平能够促进和引导产业转移,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本文对于合理引导和有效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美协主席王书平承办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王书平委员提案节选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文化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大力推进区域文化发展与合作特建议。一是以京津冀规划为导向和引领,深入推进三地在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对接,完善各自优势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20.
从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到2016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但京津冀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度十分明显,无论土地用途选择、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等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与《规划》的目标差距甚远,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势必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当前北京、天津、河北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间的差异,为后续《规划》的实施和京津冀土地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