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莉 《商业科技》2013,(26):150-15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最大的内需,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文从产业支撑的角度,阐述了产业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突出发挥中心城市产业引领作用、重点县域园区产业带动作用和结合农牧渔生产和经营、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发挥农村社区农业合作组织集聚作用,全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骨干、农村小城镇为体系的新型城镇化思路。  相似文献   

2.
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战略目标,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城融合战略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解读,分析了产城融合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无法有效衔接城市建设与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慢、体制机制和城市功能不完善等,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同时从城镇化承载力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基于产城融合战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刘蕾  刘悦 《江苏商论》2016,(4):87-88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重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引人关注。本文以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为例,探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医疗卫生投资、劳动力流动等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出建议,主要是从农村自身的角度和需要出发来推动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使人力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良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了人口流动,刺激消费需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为推动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推动产业整体结构与产业内部优化升级;着力推动与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利用临空经济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产业升级同步,增加就业岗位;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投资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彭宗忠 《商》2013,(22):219-220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之间各种矛盾逐步加剧,传统城镇化道路已无法持续。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建成了创新型城市,需要评价其在产业体系、管理制度、科技成果、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绩。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应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河北省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刘扬 《现代商业》2014,(30):205-206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金融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金融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农村宏观经济环境较城镇差距较大,大量资产无法进入农村融资市场,导致农村融资瓶颈。与此相矛盾的是,新型城镇化进程资金缺口巨大,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单靠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基本无法弥补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并且我国还未能建立完善的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和配套政策体系,大大降低了金融支农的效率。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研究以城镇化推进经济转型的金融困境与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项目太阳能低碳小镇的实际情况与制约因素就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困境与支持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学者的观点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城镇化率是全国较高的省份之一。但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投入不足,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足;城市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同构现象严重。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步伐,要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生态强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户藉管理制度,为农民向城市转移提供条件,广泛筹措城市化建设资金,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发挥较大城市的幅射带动作用,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生态宜居为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对于中心城区在城市规模、产业发展、要素流动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在城市发展中长期存在强区域、弱中心的嘉兴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型城镇化对于中心城区竞争力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嘉兴中心城区发展的现状,并且从城市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对嘉兴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必然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影响现代化进程。当前,我国已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湖北省恩施市是山区县级中小城市。山区城市街道办事处作为其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路子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实现金融业与城镇化发展的良好互动,发挥金融业的资源配置作用,对加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二元特征的金融供给体系无法满足农村小额信贷用户的需求,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微金融机构具有独特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应成为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实现金融业与城镇化发展的良好互动,发挥金融业的资源配置作用,对加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二元特征的金融供给体系无法满足农村小额信贷用户的需求,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微金融机构具有独特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农村金融"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应成为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高铁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基于中原28个城市2006-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测度和揭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对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郑州米字型高铁对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郑州米字型高铁对中原城市群不同区域城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异质性影响;郑州米字型高铁可以通过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产业升级这三种作用机制促进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必须全面完善郑州米字型高铁网络,打造中原城市群高铁枢纽经济新高地,不断优化城市专业分工及产业空间结构,充分发挥高铁对产业升级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带动作用,推动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彭新平  张秀梅 《商》2013,(18):398-398
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新型城镇化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速度有所加快。国内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区域,往往也是城镇化建设的相对薄弱区域,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应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一、城镇化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城镇化是指二、三次产业在城市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发展过程。城镇化是人口集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需要强化中心城区的发展和引领作用。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城市来说,中心城区建设发展面临着开发建设手段单一落后、资源环境恶化、依赖土地情况严重、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要实现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化,将对政府的管理谋划能力、创新管理模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抉择。本文根据静海县实际情况,从政府、企业、居民(社会)三元视角考察了静海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深度挖掘和剖析了静海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静海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目标,提出了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市场力量改善民生质量的"三区联动"新型城市化建设道路;就农民身份转变及农村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以科技改善民生、以科技手段提升城镇应急保障能力的创新对策,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静海县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对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9)
鞍山作为重工业城市,当前正全面推行鞍海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鞍山现有的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均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首先明确相关概念范围,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在鞍海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鞍山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以期能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鞍海一体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全面引领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趋势,也是我国政府的当前的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经阶段。文章简单探讨了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及其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城镇化建设理论已不再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省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尚存在着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大中小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面临很大的问题等不足。产业集聚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产业集聚角度分析,安徽省政府应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市民化;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各地市区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加大产业集聚区研发投入,引进高科技人才,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让农民更好更快的成为城市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自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三峡工程坝区移民大量进入库区城镇,使库区城镇化水平在短时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库区经济结构逐步从单一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三产融合的方向发展。快速的城镇化,使得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金融资本、土地等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为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者的协调发展,从宏观上应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做好统筹规划;从微观上应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因村施策,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