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目前研究文献中普遍使用的政治风险度量指数,并纳入影响企业"走出去"的其它关键控制变量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理论预期不同,东道国政治风险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并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可能与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对东道国政治风险意识不强、关注不够、认识不足有关。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以及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导致的可能政治风险加剧,如何有效防范政治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走出去"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走出去"战略需要,是理论和实践部门面临的紧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WTO经济导刊》2013,(Z1):12-13
中国发布指南引导"走出去"企业规范环境保护行为2月28日,商务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环保指南》倡导"走出去"企业树立环保理念,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实现自身盈利与环境保护"双赢";要求"走出去"企业遵守东道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投资合作项目要依法取得当地政府环保方面的许可,履行环境影响评价、达标排放、环保应急管理等环保法律义务;鼓励"走出去"企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采用国家距离模型研究了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以及商业治理距离对跨国零售企业东道国选择决策的影响。接着,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扩张方向下,经济距离、商业治理距离对跨国零售企业东道国选择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理距离、文化距离负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在正向扩张方向下,经济距离负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商业治理距离正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而在负向扩张方向下,经济距离正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商业治理距离负向影响零售企业东道国进入选择。最后,本文对发展中国家优化"引进来"、提升"走出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杨挺  李秀娥 《中国市场》2010,(42):12-16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相关43个东道国的12项指标变量与中国对其OFDI水平的相关关系。12项指标共抽取了三项共同因子,旋转因子载荷矩阵显示:因子一主要反映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以及东道国的贸易开放度(或依存度);因子二主要反映东道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即国民的生活水平(或购买力);因子三主要反映东道国整体发展水平,包括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如通信水平)、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联系以及人口规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进出口贸易开放度(或依存度)关系非常密切,共同组成因子一的主要部分。但是,因子一得分排名与因子二、三得分排名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推断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与东道国国民生活水平、东道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聚类分析结果也进一步显示,中国香港、印度、日本和美国与其他国家属于不同的类别。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加大推动中国对外投资促进和对外贸易促进相结合,继续促进中国OFDI的多元发展,加强对技术先进的经济大国的OFDI,同时结合国家外交和援外政策,积极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境外投资设厂,设立贸易公司或售后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努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中资企业海外项目的建成投产,如何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尽快实现投资收益、确保投资项目在东道国落地生根,是众多"走出去"企业特别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面临"走出去"政策支持、国际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区域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稳步推进、上海自贸区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加快等诸多机遇。然而,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东道国经济安全审查日趋严格也给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提出了现实挑战。因此,应加快解决融资难问题,完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管理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跨国公司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商》2015,(4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渐成为我国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战略之一。基于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济整体部署和整体发展的必要性,发现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金融支持的问题,包括:金融政策协调性不够,外汇管理可兑换过程和风险冯丹机制有待完善以及银行提供的产品过于单一,融资比例不够。我们可以从健全金融政策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有机结合、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推动人民币对外投资以及丰富金融产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意义重大",走出去"的战略主体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国际化研究企业如何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也由内向国际化转向外向国际化,“走出去”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战略、海外投资的固定成本、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东道国的管制与工业化程度等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企业应该采取“差异化”、“本地化”及“渐进推进”等战略,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市场覆盖宽广,结构不断优化,投资主体竞争力日见增强,取得了良好的互利共赢成效显。在海外直接投资呈现明显后发优势的同时,存在的存量规模小、根基浅,风险增大,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走出去"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始逐渐显现。为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我国应抓住有利机遇,深化对外直接投资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化组织,打造"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机制,大力培育投资主体,加强企业与东道国在文化上的融合,加快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入世10周年,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更是大大加快。近几年,我国企业已不仅仅局限于向国外出口产品,还向境外许多地区和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本文首先分析我国ODI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东道国的区位选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风险与政策支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易纲 《中国市场》2012,(37):31-37
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引进来"阶段、加入"世贸"走出去加速期与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海外投资阶段。通过对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走出去"的研究与分析,认为企业超前、长期的战略及不求控股策略是其"走出去"的成功经验,教训是对收益前景过于乐观而风险估计不足。美国企业"走出去"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时不计短期利益,严格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德国的对外投资以发达国家和制造业为主要对象,多以自有资本为主,企业杠杆率比较低,投资项目控股程度高,大企业和大项目占绝对优势。美、德、日均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国家层面的支持。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是ODI汇兑管理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取消ODI汇兑限制,实行登记管理,可兑换程度与FDI相当;国企、民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并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两重因素影响下,中国对欧洲OFDI仍保持高位增长。文章通过现象成因分析,利用ARCMAP软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描述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对欧洲东道国进行OFDI时,原有的OFDI存量、贸易关系、经济发展、人口因素是重要的考评依据,综合分析,给出推进中欧自贸区建设、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健全中企对外OFDI保障体系、企业加快转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广西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广西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特点,对于广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在遇到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对"走出去"企业给予金融政策支持的经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开放由单纯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商品和要素双向跨境流动阶段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加快"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及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我国企业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只有走出去才能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这样既减少了国际贸易摩擦,又能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了产品在东道国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格局,真正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6.
流通企业"走出去"是促进我国产品价值链创新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文章分析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我国流通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探索流通企业"走出去"促进我国产品价值链创新的机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流通企业"走出去"改善产品价值链薄弱环节,提升价值链治理效率,形成"买方驱动的价值链"创新,并推动产品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四川企业"走出去"以及四川省自贸区等对外贸易政策的完善和发展,四川省农产品出口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农产品出口的过程中,由于农产品本身以及相关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四川省农产品出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山市在过去的几十年依赖出口和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前外部需求疲软增速放缓,依赖出口和利用外资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型,推进对外投资是中山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中山市企业实力规模小、人才缺乏、信息渠道不完善,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走出去"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山市对外投资发展的对策是:政府层面应重视企业"走出去",引导建立"走出去"企业组织和社会智库;企业在战略层面应牢牢把握"走出去"赢利的宗旨,树立全球眼光,梳理企业优势,寻找"走出去"突破口,积极引进培养符合"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战术层面应合理选择投资区域、了解投资对象国的政策法律和文化、抱团"走出去"、积极谋求实现本地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正>在流通业对外开放过程中,与"引进来"相比,我国流通业"走出去"步伐缓慢,真正以商业存在形式"走出去"的流通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期间,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贸易迅猛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的创新变革,中国流通业"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应开拓思路,顶层设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构建流通业"走出去"的战略路径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延续与升级,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意义深远,而"走出去"企业是实施这个战略的重要主体,税收问题又是其在"走出去"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应该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做好顶层设计,从制度政策服务等方面解决企业"走出去"的税收问题,为企业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