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方政府建设全面应急信息平台,规范应急信息传递制度,健全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利于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有利于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的民众进行有效防范和自救。地方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传媒作用,及时、主动、准确、客观、全面地向媒体发布信息,以满足社会民众获取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进人一个危机频发的时期.危机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危机管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表现出来的公信( )有着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公共危机下政府危机管理的言、行、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之间关系的同时,阐述了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公信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为地方政府提升公信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鸿  刘合安 《现代商业》2011,(21):72-73
当今,能否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社会公共应急事件,是检验一个国家的执政能力和地方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一个完整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必须包括绩效评估这一环节,因为它能完善地方政府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地方政府对公共应急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恢复力,防止同类公共应急事件的再次发生。如何科学合理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笔者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台风“罗莎”这一自然突发公共事件对有关地方的影响出发,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引出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问题。接着从地方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失误行为、失误原因及其相关对策等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并根据事件发展过程的规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立或完善一些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共决策与政府公信力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章在对公共决策和政府公信力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决策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特征及相互关系,并从公共决策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渠道、决策方案修正和决策追责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决策中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状况;最后,提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优化公共决策的思路,这些思路主要考虑到提高决策者素质、畅通各方利益诉求渠道、完善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系统、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环境下公众话语权的凸显,公共事件中出现了公众话语建构主体并与政府这一话语建构主体构成矛盾冲突。其解构政府话语,生产大量负面话语符号,极大地削减了政府公信力。文章聚焦于公共事件中政府与公众作为话语建构主体之间的矛盾性,得出双方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是化解矛盾的关键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重建信用 从政府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平 《商业研究》2003,(16):88-90
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机制转轨时特有的现象。信用缺失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有密切关系。重建信用中国 ,要从政府做起。只有政府履行公共职能 ,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 ,在缺位的地方补位 ,明晰市场经济主体产权 ,保持政府在市场利益主体之间中立、公正的立场 ,制定完备的产权保护制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制度 ,严格司法、执法 ,使守信者得利 ,失信者失利 ,信用中国才可能重建  相似文献   

8.
《商》2015,(49)
本文讨论邻避事件和政府公信力的关系,试图说明邻避事件的有效治理需要提高政府公信力。文章查证了近年来各地的邻避事件,从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进一步验证了邻避事件和政府公信力的关系。最后,从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提出有效治理邻避事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39)
政府公信力作为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对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的能力和资源。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从公共伦理视角出发树立政府公信力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指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公共伦理精神,用理论指导实践,升华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及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从公共伦理的视角来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研究,指出了公共伦理角度下政府公信力建设重要性及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从台风"罗莎"这一自然突发公共事件对有关地方的影响出发,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引出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问题。接着从地方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失误行为、失误原因及其相关对策等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并根据事件发展过程的规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立或完善一些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邓君韬  张荣荣 《消费导刊》2011,(12):157-158
对于公众关心并以“街头政治”方式参与的社会公共事件,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公民社会日趋成型的当下,地方政府在回应、疏导此类事件中应特别注意方式、方法。政府应着力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多方对话商谈平台,以理性沟通、聚合共识的方式贯彻政府规划与行动意愿,探索并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层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侯瑛 《北方经贸》2007,(9):17-19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在行使国家权力和实施公共管理中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它是政府行政的首要原则,是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关键性因素。现阶段,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政府在诚信方面有所缺失。为此,应加强理念建设,制度保障,法治约束,道德教育和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3.
知秋 《现代商业》2012,(8):10-13
诚信结合在一起就表现为诚恳厚实、有信无欺、坦诚相待。诚信缺失是指社会中诚信的道德缺失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除了自己,我们还能相信谁?政府、专家及媒体等公信力受损,导致社会信任度不断降低,在一系列热点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针对"郭美美事件",让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张女士有些茫然无措。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区域软实力,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政府公信力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区域内社会稳定发展以及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下降的趋势,在严重影响社会信用环境及地方投资环境的同时,也妨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建构,增加了政府管理成本,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问题影响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必须加以重视。通过从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入手,概括出三方面因素:社会因素、政府自身因素和公众认识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途径,即推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以公开促公信;加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以公正立公信;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履行,以服务赢公信。  相似文献   

16.
陈洁 《商》2013,(9):145-145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及时有效地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对我国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之一,对危机的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形象与权威,也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危机不仅将改善原来的管理制度,而且为造就崭新的制度创造了良机,我们应当化挑战为机遇,以史为鉴,构建并逐步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连续不断,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到社会安全等等,几乎涉及到国家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折射出我国政府责任建设的滞后,反映出政府在公共安全领域责任的缺失。首先探讨当前政府责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新严峻形势下加强政府责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下,地方政府须利用数字治理提升公信力。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提出应建立四维地方政府公信力评价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数字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公信力评价体系。并以C市为例,分析目前C市政府在数字治理视角下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财政能力是“政府从社会经济中动员财力的能力”与“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从辖区内汲取资源的能力”,其核心聚焦于“财政资源汲取能力”及“地方性公共品供给能力”。“财政资源汲取能力、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能力是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核心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税制改革以“财政分权”为特征的财政能力建设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是政府向社会输出的重要公共产品,其酝酿、制定、执行与监督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关涉到政府公信力的构建与维护。本文拟从公共政策动态运行的过程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系出发,探寻在此问题上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