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褚橙的昭示     
<正>褚橙,褚时健种出的畅销橙。褚时健是值得尊敬的中国人,他绝不仅仅是企业家。他与人生困苦搏斗。从打仗、反右开始,他51岁成为玉溪卷烟厂厂长,打造出价值千亿的"烟国"。1995年,他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1999年他因"贪污174万美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减为有期徒刑17年,74岁保外就医,75岁在哀牢山种橙,在荒山上种出的褚橙如今供不应求。褚时健的苦难史是制度苦难史的缩影,很多人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倒影,回想起曾经的峥嵘。他给国企带去过希望,糖厂、烟厂,做一行成一行,无论什么年代都无法掩盖他天才企业家的光芒。他总是能找到正确的激励机制,让企业在行业中脱颖  相似文献   

2.
创富路上     
于欣 《新财富》2012,(6):12-12
本刊曾重点研究过的“冒险家”许家印近日又有新动作了,但这一次并非是在他的地产老本行,而是跨界到体育圈。恒大以千万欧元年薪聘请到意大利足球名帅里皮执教,其手笔可媲美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在中国足球界更是史无前例。许家印的足球营销策略再一次赚足了眼球,回过头翻看其房地产主业的表现,2011年,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末,在中国房地产圈子中出现了一场“人事风波”,两家海内外上市的大型房产公司——万科、华远的老总相继辞职。好好的总经理不做,近70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不要,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而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国企从竞争领域中退出、物价指数于第四季度开始回升、中国出口盈余大幅提高等一系列利好条件刺激下,  相似文献   

4.
薛瑞众  贺为民 《华商》2011,(9):48-50
在青海现代设施农业领域,有一位举足轻重、声名远播的湖南籍创业者。虽然他只有职业高中文化,但他的觉悟和眼光绝小业于名校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他年仅36岁,如今却已经是三家实力企业的老总;  相似文献   

5.
<正>"心累。"褚时健倚坐在老式皮沙发里的第一句话。他头发花白、蓬乱,灰毛衣上成片的毛球和藏蓝色裤脚上的泥。他语速缓慢,有老年人的含混并夹带方言,需要人仔细辨别他说的每一个字。这令我想到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有人声嘶力竭也没人要听,有人低沉含混却听众云集。现在,媒体、帮助对接此次采访的万科公关和褚时健的干女儿、红塔集团派来记录褚时健生平的摄像师、几名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员,或站或坐,全听他说。这是褚时健的成功,也是他的负累。从"红塔山"到"褚橙",作为罕见的、身陷囹圄之后还能以古稀之年东山再起的企业家,通过电商和媒体的演绎,他变成了一  相似文献   

6.
李禄 《大经贸》2005,(11):14-17
在中国,从牟其中到顾雏军,从褚时健到张恩照,企业家落马已成为一种现象;与此相反,那些功成名就而又能全身而退的商界大佬更显得屈指可数、难能可贵——中国企业家的新老交替何尝不折射出中国商业社会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研究并推行经营者年薪试点,许多企业探索建立了经营者年薪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当时提出实行经营者年薪制度的主要背景是将经营者收入与员工收入分离,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高效精干的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企业与企业家(无论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怀疑与质询。当褚时健、李经纬等企业家从成功的巅峰跌落,陷入法律的无情审判之中时,当他们置亿万身家而不顾,流亡异国,几近与叛逃为伍时,善良的人们总是一方面为之扼腕,另一方面为其罪行震惊。  相似文献   

9.
《浙商》2013,(17):16-16
他是一位企业家——自1985年创业开始,通过不断转型升级,如今公司已成为全球专业搬运车领域的领航者.今年上丰年,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营收、利润反而创新高。逆势而上的秘诀是什么?套用浙江省的口号就是:空间换地、机器换人、电商换市。公司放弃新征50亩用地计划,而是改造老厂房,变一层为二层(他建议制造企业在目前形势下谨慎拿地);会同有关院校攻关,成功通过机器换下一半电焊工(光人工费省下近千万);同时电子商务也取得大突破,节省不少营销费用。  相似文献   

10.
王锦  张彦荣 《北方经贸》2004,(11):16-17
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由资本追求为主转变为以人力资本追求为主 ,企业家具有特殊的人力资本 ,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应该承认并实现企业家的价值。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实行年薪制已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依据中国的国情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 ,国有企业要对企业领导班子实行年薪制 ,年薪制主要由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组成 ,实行年薪制可以形成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使国有企业留住管理人才 ,保证企业的发展 ,从而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3,(6):56-57
2011年,褚时健的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OO0万元。听有人恭维他以前是“烟王”,现在是“橙王”,褚时健并未反对这种说法。 2012年11月5日,褚时健种橙的第十个年头,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从做糖。到做烟,再到做橙,褚时健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管理者不同寻常的蜕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几年,褚时健的故事刷屏了很久,但浮华居多,切中要害的解读很少。《褚时健传》作者周桦,在这个曾贴身采访过褚时健的人眼里,这位89岁的老人,什么东西最动人?10个不为人知的细节,以及这些细节的根本,颇值玩味。1.生命力褚时健用经历证明:生命力与年龄无关褚时健是一个有特别旺盛生命力的人,所谓的生命力不是跟年龄有关系。很多年轻的人,都没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对事情没有更多的积极性。褚时健从年少的时候,到他中年、晚年的时候,他都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廖仲毛 《市场周刊》2004,(25):45-45
如今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人拿着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也有人凭借实力一飞冲天,成为年薪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金领一族.收入差距十分悬殊。怎样提高自己的职业身价,怎样摘取那诱人的高薪金桃?在分析了一些职场人士的成功经验之后.笔者的结论是,跳起来,就能摘取高薪。  相似文献   

14.
《商业会计》2003,(6):28-29
虽然美国经济一支笼罩在低迷的浓雾里,首席执行官们的年薪依然高得令人咋舌。最近,《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02年美国500家大公司首席执行官们(CEO)的年薪排行榜,戴尔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尔、星巴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史密斯等均榜上有名。老总们总共领走了31亿美元的薪水,不过与2001年相比,年薪总量下降了35%。  相似文献   

15.
他铁腕,却柔肠;功成名就,却谦虚低调;学识深厚,却从不停步! 经济法本科和民商法研究生的知识积累,加上自身15年的办案经验,和对每一类经手的案件都透彻钻研的韧劲,使得他敢有这样的自信:再难办的官司经他之手都能迎刃而解! 他创办了国内首个法律超市,为年轻律师找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全国各地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争相加盟。 他的企业家法律教练讲座非常火爆。众多老总非他讲座不听,培训机构争相聘请他出任法律导师,为企业家传播法律的福音,为企业家打造法律防火墙! 如果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很难想象以上这些都是集中在一个极具学者气质的人身上。2008年1月3日,被许多企业家称为“法律总教练”的刘全中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全中律师,在北京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组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6.
张翼 《商界名家》2003,(9):32-34
人们对中国软件业第一CEO、用友公司总裁何经华的关注和质疑似乎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先是因为他客居海外多年,对内地企业知之甚少,非常陌生,怀疑他能否“洋为中用”真正融入用友,摆脱“水土不服”的“宿命”?而今,他以年薪500万元人民币位居国内软件企业上市公司高管收入排行榜榜首,这与同行ST龙科高管7.2万元的年薪真是天壤之别,一些人又开始拿他“开涮”——何经华怎么值得了年薪500万元!2003年7月,何经华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首次详尽地就人们的质疑进行了“辩白”——  相似文献   

17.
在丽华快餐老总蒋建平创业长期跟踪中,《商界名家》分别在不同时期对他给出过”创业者”和”创业家”的角色评价。而在其丽华成为中式快餐标杆,他的创业又成为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商界名家》又对他寄予”企业家”的角色期待——其实,由创业者到创业家,再到企业家,恰恰勾划出了创业中的角色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玲玲 《浙商》2013,(1):55-57
褚时健的商海人生跌荡起伏,在他八十高龄时,他的储橙通过网络传送到全国各地,这是一个罕见的励志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 不变的是利益在开始我们的第三个游戏前,先讲个故事:某知名企业老总通过几年时间的奋斗,把企业做得越来越大,跟着他的代理商也随之日益壮大,有的代理商甚至从一个摆地摊的小贩做成了千万富翁。有一天他们聊天的时候,一位代  相似文献   

20.
张锐 《现代商业》2005,(1):48-51
两年半前上任伊始的他曾动情抒怀:干满五年时间,成功实现企业转型,推动公司走向国际。但转身回视,昔日的山盟海誓如今都随着自己孑然地离去一下子变得那么的苍抓捕民空远。不过,无论是掂量他500万的年薪,还是触摸其厚实的海外职场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