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范畴。借鉴马克思在经典巨著《资本论》中关于地租原理的论述,结合中国当今具体国情,研究地租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解读,对中国当代土地所有制及利用情况的分析,在两者之间找到沟通点,使我国的地租范畴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植民 《商业研究》2012,(5):125-12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治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与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析,有助于明确当前政策效果研究的主要视域、不足之处及其研究方向,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历来信奉"居有常,业无变"的生活方式,为此购房对于国人是作为一种刚性需求而存在。现今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带动者房价的飞涨,这无时不刻不牵动着国人的神经。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虽然是针对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而提出的,但它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社会主义社会依然适用。特别是我国当前还存在着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分离,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不仅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土地问题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对我国当前的高房价进行分析,希图对我国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出发,论述了在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低于社会资本平均构成的前提下,形成农业部门垄断利润和绝对地租的条件是政府保护性的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6.
地租是与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也存在着地租,只不过由于所有权与以往社会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发展阶段,对我国地租发展阶段的准确认识有利于农民增收,我们应巩固与现阶段地租相适应的所有权,并为地租向下一阶段转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包括数个中央全会文件和10个中央“一号文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实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近年来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可以说在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努力下已初见成效,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经济收入有所增加,但农民增加的收入不高,且呈缓慢态势,为了让我国农民收入能够实现快速、稳定、持续增长,我们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切实增加我国大多数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个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改革开放30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包括数个中央全会文件和10个中央"一号文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包喜利 《北方经贸》2001,(8):101-102
农民是我国农村经济的载体,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依托者为一体,农业劳动者应有种植学科,机械学科,园艺学科,畜牧学科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具有如经济预测等,系统工程学等市场经济管理方面的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重视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这是发展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根本立足点,因此,有必要研究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有关农村三产融合的文件后,农村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近一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问题是我国关乎民生的大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当下我国粮食紧张,农业产品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农村与城市收入发展不均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增加农民收入刻不容缓。基于三产融合的概念,分析了三产融合与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推进三产融合,不能忽视农民的利益,要将农民与农业三产融合改造相联系,相融合。一方面,要让农民自我改造、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引导,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刘雪芳 《商》2014,(17):32-3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经济收入低、医疗体系不完善的农村养老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最贫困的阶层,是迫切需要保障群体之一,研究农民的养老问题,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家电下乡”政策于2008年4月份开始在华蓥市进行试点,现已推行三年有余,为了将这一政策惠及更多农民,进一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缓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了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我们开展对此项工作的调研,以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运行机制.让这项政策真正起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拉动国内需求,促进我市经济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地论述了地租问题,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高峰  韩学平 《商业研究》2012,(1):181-18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农村的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市场风险的冲击使我国部分农民生存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旨在为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法律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要举措,需要有长效保障机制。江西省新余市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培养一支素质较强的村支书队伍、充分调配资源、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促进党委、政府、社会、乡村和农民共同推进、广泛参与,初步建成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支持体系,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居家养老“颐养之家”模式。新余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居民居家养老的需要,让农村老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帮助下得到必要的保障,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让老人舒心、子女放心。  相似文献   

17.
《商》2016,(10)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提倡"惠农"政策,因此,政府与农民一起承担的农村公共品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能够促进农村农业技术的发展、增加农村物质和让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有效前进。本文阐述了农村公共品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农村公共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民生,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农民收入,耕地等一系列问题,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例如农业补贴,具体为粮食补贴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有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但这些政策让然存在着不足。本文主要对粮食补贴政策及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田立峰 《商》2014,(16):159-159
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地的问题成为了农村人民关注的重点。农业快速的增长、农村逐渐的稳定,一般都是看农民是否满足于土地管理的政策和对于农民土地利益的保障性。当今我国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也是让很多的农村进行土地之争的原因。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应该是稳定农民对于土地的拥有权利,从而可以更加的完善现在土地管理制度,让农民能够拥有更加完善的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渠道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商品流通渠道的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减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惠农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民收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