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6,(24):40-41
经销商开发自有品牌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市场比较普遍,这种模式从1994年五粮液大力发展买断品牌开始,已历经十余年。买断商也从大型经销商买断名牌产品发展到各类型经销商开发各种品牌。目前,全国各级市场都有开发自有品牌的经销商,其市场操作越来越纯熟。与全国市场大环境相比,哈尔滨经销商开发自有品牌的经营模式在数量和经营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哈尔滨市场,大中型酒类经销商只经营自己开发的品牌,但是一般不在当地市场运作,而把经营触角伸向省内外。  相似文献   

2.
大包商,又称为包店商、酒店大包商。所谓大包,是指买断一个酒店的酒水供应权,然后再发包给品牌商的运作方式,有些大包范围甚至扩展到了调味品等酒店日常用品领域。大包是酒店买断的高级形态,它是买断促销权、买断专场、买断酒店专营权等方式不断激化的结果。大包商可能是品牌代理商,也可能是专业的买店商,前者同时代理运作着酒水品牌,后者不运作具体品牌,他们的工作就是买店和卖店(向品牌商销售进场权和促销权).赚取买店卖店之间的差价。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关于泸州老窖整顿子品牌的消息被《糖烟酒周刊》报道后在白酒行业引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因为这是继五粮液痛砍子品牌之后又一个白酒业大腕给“买断品牌”动的一次大手术。据悉。在4月底之前,原则上除泸州老窖特曲、头曲、二曲外,泸州老窖股份公司将禁止带有“泸州老窖”专用字体的买断品牌在市场上流通,这充分表明了泸州老窖“收缩品牌战线”的决心。对此。泸州老窖的经销商是如何看待的?其被“整顿”的品牌买断商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泸州老窖清理整顿子品牌的事件这段时间已经逐步被人淡忘,但市场并没有因时间而平静下来。最近我刊接到不少询问泸州老窖被清理整顿的子品牌的消息,有的询问现在是否还能进被整顿的买断品牌的货,有的询问原来销售较好的买断品牌的电话,也有询问泸州老窖最近对买断品牌是否有新的措施……从这些询问中多少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有些经销商的心态,也可以看出某些买断商现在的状况,但更多的反映出泸州老窖瘦身计划下一步将面临的更为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4,(33):A018-A019
买断怎么了?最近一段时期,记者接连获悉几个熟识的名酒买断商或放弃品牌或转让品牌的事情。在问询原因时,效益不好、精力不够以及对市场不够规范的抱怨等是记者听得最多的解释。但就像深圳某名酒买断商郑先生所言,对于买断的失望才是根本原因。他表示:“现在,血压升高、头晕心慌和失眠的买断商大有人在呀!”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6,(32):26-26
山东白酒以地产地销为特色,基本上每个县、市都有几个地产的白酒品牌,这些品牌擅长开发品牌买断产品,成为独特的鲁式买断。本刊曾经将这种现象称为“全国最大的地产品牌群落”。目前在山东德州市场,这种品牌买断的现象正在从经销商买断延伸到终端买断,一个小小的餐饮店都可以搞品牌买断,他们不做市场,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销量占到了当地白酒销量的一半以上,严重冲击了酒店终端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买断品牌是一些名酒厂近几年发家的秘诀,同时也是一些企业和经销商走向衰落的根源,因此也就有了五粮液和其它名酒厂痛砍子品牌的事情发生。尽管如此,春交会后,一些白酒业内熟悉的酒商给笔者陆续打来电话,所有的话题不约而同地又一次指向了买断品牌。  相似文献   

8.
朱炎樱 《糖烟酒周刊》2005,(38):A0036-A0037
主品牌完全可以开发,但是最好是在区域市场上运作,即主品牌比较薄弱的区域市场、这样不仅有利于买断品牌的成长,也有利于主品牌自身的拓展:而买断商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不要钻厂家空子。当然这取决于厂家的主观调控。因为,虽然买断的谈判是双方力量的博弈,但底牌毕竟在厂家手里。  相似文献   

9.
买断商真会细心为酒厂开拓市场吗?孰不见有的买断商偷偷囤厂家一批货,然后再让自己的品牌“搭货销售”,轻轻松松,业绩上冲。过了黄金期的白酒买断,早已弊端丛生。  相似文献   

10.
梁剑 《华糖商情》2001,(16):22-23,26
春交会上,陕西的一位孙经理在和笔者交谈的时侯说,他是某白酒买断品牌的经销商,想尝试着经营一下葡萄酒买断品牌,他希望《华糖商情》能够充分发挥沟通厂商的桥梁作用,对葡萄酒买断品牌进行比较和论述。趁秋交会之机,笔者和与会的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后,笔者又征求了大量生产厂家、代表性经销商和葡酒行业资深人士的意见。不过。在归结这些谈话时.笔者吃惊的发现专家们的论述大相径庭,有的说葡萄酒买断品牌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也有的说买断品牌,厂商双赢,皆大欢喜。当然,专家们也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围绕买断品牌的利与弊,我们想借葡萄酒版这个平台,和业界人士广泛交流,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本次专题得到了行业内老总、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张裕的梁总、长城的奚总、华夏的严总、威龙的徐总以及华商集团的徐幼霖经理、夏商集团的陈经理、陕西中粮葡萄酒公司的罗经理、海南威瑞实业的应女士和葡萄酒资深人士斯剑先生、高锋先生、吴书仙女士,对这个问题都发表了独到见解,在此表示深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28):B012-B017
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门脸,却有着数不清的牌子,这就是中国酒水市场的真实写照;也许有数不清的牌子,但真正赚钱的牌子缺少之又少,这就是中国酒水经销商的最大困惑。在中国酒水市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可能根本就不入流,但是数量却很庞大,几乎占据着中国酒水市场品牌数的80%——这就是中国酒水经销商自有品牌群。他们没有生产工厂,只是买断或贴牌;他们占据了某个县级市场,或者什么市场也不占,只是存在着,出现了;在他们中间,有部分佼佼者脱颖而出,成为“鲤鱼跳龙门”的典范,大多数被淹没在市场中:他们有着自有的打法,也有着自有的困惑。应该正视这个群体了,因为他们正代表着一大部分经销商的生存状态。自有品牌这一模式,也正是经销商们在市场运营中最关注的问题。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当家作主了吗?2005年夏,本刊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经销商对自有品牌的理解,正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 买断经营从形式上讲,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类似的经营模式从国外到国内早已有之。国外大商业集团包揽某个品牌的商品某一区域甚至全球市场的经营或代理,是比较普遍的事。买断经营具有如下特点:1.买断经营是经销商向制造商获得的一种独家经销权一般来说,生产厂家有任意选择经销商的权利;同样,中间商也有任意选择商品销售的权利。但是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经销商出于吐货和抢夺市场份额的需要,极易导致恶性竞争。这几乎成了买方市  相似文献   

13.
汪社锋 《华糖商情》2001,(17):19-19
白酒的买断经营火爆好几年了,并且现在仍是一些企业热衷的经营手段,一方面,经销商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以买断某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以图将事业做大,创更大利润。另一方面,生产厂家也开发出十几、几十甚至上百个的系列品牌,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聚集更多的力量把公司的产品做深、做细,全面侵占白酒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4.
案例:A品牌的招商困境 南京某经销商买断了茅台镇一个白酒品牌(此处称为“A品牌”),通过和某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种被称之为“AS”的营养物质,从而开发了具有“不上a头,保肝护胃”作用的所谓“营养白酒”。该公司为此还申请了专利。  相似文献   

15.
艾浪滔 《销售与管理》2005,(11):68-68,70
中国市场经历这么多年的洗礼,厂家打造品牌的手法已经日益成熟。伴随着厂家发展而成长的经销商群体也日益壮大,壮大了的经销商们,正普遍面临着事业发展的瓶颈,因为大多数经销商都是通过所代理经销的品牌获得发展的,当所代理品牌的市场发展到顶峰,市场增长乏力的时候,经销商们的事业又该如何来突破?一方面,经销商可能会通过经营代理更多的品牌来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创立经销商自己的品牌,则是广大经销商群体发展的一条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内成为大鱼,做区域大流通商、深度分销商、品牌经销商,是经销商努力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在区域外成为小鱼,设立新公司、借牌拓市、降低经营品牌标准,是经销商外拓的三种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4,(47):B048-B048
买断品牌作为白酒业一个特殊的群体,近年来为白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几乎无一例外,对母品牌的依赖使这些品牌个性难以张扬。许多品牌到最后就只剩下一张王牌,那就是“&;#215;&;#215;(母品牌)正宗产品”。买断品牌到底如何才能摆脱“母乳喂养”的情结?五粮液集团婚宴酒提出了新的观点——避重就轻,独辟蹊径,从而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7,(22):14-14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在涌现出一批强势产品品牌的同时,也诞生了一批强势经销商品牌——超商。专门谈谈这个群体倒是很有趣的事情。正如此前的《咨询完全手册》,本文同样视角独特。如果说《咨询完全手册》是从行业外围来看行业,那么超商之系列则是从行业下游来看行业。《糖烟酒周刊》正在试图用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个复杂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企业通过品牌买断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绩效,是近几年常见的一种经营方式。在实施品牌买断过程中有成功之处,但同时在品牌管理的一些方面也走入了误区。品牌买断的发生有其内在的经济动因,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某些缺憾,本文结合特定企业对品牌买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从品牌管理角度指出科学运作品牌买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销商老张做餐饮市场快一年了。最近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酒店中一些小品牌白酒给服务员的开瓶费达到了30元,而他给的开瓶费只有15元。由于成本比较高,比促销肯定是拼不过这些低价进店的小白酒。老张算了算,给同样的开瓶费还不如买断这个店合算,于是老张决定买断几个酒店。但他还有一个忧虑就是如何有效地买断一个酒店。这种担心是因为老赵的事儿。老赵买断了当地一个酒店,花了20万,可每个月的回款只有1万多,2005年铁定是赔了。为了稳妥,老张给我们打来电话,咨询买店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