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军 《现代商业》2013,(17):38-3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本文主要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以及对比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本文选用代理成本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股改前后是否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关系的目的。最后得出股改后上司公司不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负相关。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尚未呈现出全流通资本市场上现金股利政策应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而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新情况下,利用盈余反应系数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改前后2004年和200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进而说明股权结构变化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从而为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冰冰 《中国市场》2008,(13):38-39
股权分置一直是阻止我国股市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2005年4月我国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以解决股权二元结构的问题。本文选取改革前后一年的月度数据进行检验,发现股票价格模型在股改后发生变化,并且股改之后市场及个股的有效性也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2005、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888家上市公司六个绩效指标年度数据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完成股改后的短期内,治理绩效指标显著减小,股改对公司治理绩效有短期负面影响,因此,不宜从短期视角评价股权分置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070家上市公司的2004年和2007年的数据,采用市净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指标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避免了单一指标的不足,并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区间内实证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在已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中较早完成股改的公司的绩效有更大提升。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改革,这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资本市场不公平的问题,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实践必将扫除现阶段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股改前后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证明股改前后股利政策有显著变化,从而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小投资的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正式公布标志着从9月份开始沪深股市将迎来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阶段。由于业绩和对价成为估值的两个要素,因而股改时期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股改对价水平将对未来市场估值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股改中的内幕交易分析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质量,活跃了整个二级市场。经过对一些上市公司股改前后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的分析,发现有相当部分存在内幕交易或是存在相关嫌疑。本文即对股权分置改革中发生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作出分析,并进行一定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AH股溢价行为是我国交叉上市企业面对的普遍现象。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步入尾声,对AH股溢价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就步入视野。就过程而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改变了流通股比,进而影响AH股交叉上市溢价,本文通过实证检验非流通股比和限售股比与溢价关系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前后非流通股比对溢价的影响方向发生了变化,而限售股比在长期内对溢价具有平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一定意义上说,9月14日成为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公司市值超过4200亿元、占到中国股市总市值近11%的超级大盘蓝筹股“中国石化”当日进入股权登记日,并于15日起停牌进入股权分置改革表决阶段。目前,已有1151家上市公司进入或者完成了股改程序,公司股改市值占股市  相似文献   

11.
王珍义  章艳  王兵 《商业时代》2008,(10):91-92
本文以电力行业20家股改的中央企业作为样本,对股改前后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电力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及程度有所变动:公司规模在股改前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显著正相关.股改后的影响则不显著;管理效率在股改前后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均显著相关.但股改后的影响力大于股改前.  相似文献   

12.
蔡珠明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2):174-175
对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改前和股改后的现金股利政策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股权结构变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有更多的公司分配了低现金股利,股权分置改革纠正了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过分偏好,各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国内金融市场逐渐与世界接轨,证监会在2003年推行了QFII(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制度.而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究竟有何影响,尤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会怎样变化是很值得研究的.本文利用了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和深证成份股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采用了GARCH(1,1)模型对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QFII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对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的影响都较小,且在股改前后变化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本文在回顾了股改历程之后,对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展望了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毓姝 《价格月刊》2005,(12):91-92
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经过两批试点,正进入全面铺开阶段。为此,证监会于2005年9月颁发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股改的目标以及具体操作进行了规范。正如《办法》在“总则”中提到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本文在回顾了股改历程之后,对股权分置改革进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展望了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公司治理结构与现金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4-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理论视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这种情况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有所改变;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以及独立董事人数等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无关.同时,股改哑变量、盈利能力、成长性、偿债能力、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分配的关系可以用代理理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工作已基本结束,股权分置即将成为历史,证券市场就将进入"全流通"时代.可是,股权分置是过去二十年支撑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平台.现在,这个平台被"全流通"市场替代.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的角度分析全流通下上市公司变化,以及分析了在全流通下我们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桂浩明 《理财周刊》2005,(10):96-98
从今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到8月底已经基本结束了。现在,市场进入了股改全面推开的新阶段,大量的上市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完成股改,这一方面给投资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但同时也使得选股变得更为困难。因为在这个阶段,股改毫无疑问是投资的主题,但具体到某个上市公司如何进行股改,推出什么样的对价方案,则不是像其业绩那样可以根据相应的财务报表进行推算的。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业绩水平。本文对上市公司股权构成及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降低了股权结构中各因素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同时加强了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正向作用,使得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