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宋春宁 《光彩》2012,(6):41-41
加多宝云王老吉化一直都体现在产品包装和广告内容上,忽略了事件营销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胜诉,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王老吉"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失去了"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香港鸿道集团和加多宝公司也开始了艰难的去王老吉化征程。从3月份起,加多宝在全国媒体投放的广告不再提及王老吉,广告内容也由家喻户晓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成了"正宗凉茶,  相似文献   

2.
袁洁平 《中国广告》2014,(5):105-107
正"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是加多宝公司在2003年为其租赁的品牌"王老吉"生产的红罐凉茶宣传推广活动与广告公司合创的,但自2012年"王老吉"品牌被广药集团收回后,广药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继续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作宣传,于是加  相似文献   

3.
<正>受经济影响饮料行业整体增速已出现放缓。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过去几年,凉茶品类复合年增长率为22.7%,但是在2014-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将下降至15.4%。两大凉茶巨头的持续"互掐"或会进一步改写凉茶行业格局。2015年12月,广州市中院已对凉茶"怕上火"案做出一审判决。根据判决,加多宝公司需停止使用"怕上火喝加多宝"、"怕上火,喝正宗凉  相似文献   

4.
"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伴随着这句广告语,王老吉凉茶的知名度与销量也一飞冲天,坐上了国内饮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但自2010年,"王老吉"商标之争却让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很上火"。两家凉茶龙头企业在渠道、产品、价格以及商标层面上数次法律上以及市场上的博弈以及发生了数十次之多。本文就加多宝和王老吉在北京市场价格,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结果,理论化的分析两家在产品价格这一面对消费者最直接的层面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是如何博弈的。  相似文献   

5.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王友海 《商界》2009,(7):78-81
助推机遇:SARS、汶川地震 2003年非典期间,王老吉把握住了钟南山的一句“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的免费广告,顺势确定了“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推广策略。一举打开全国市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加多宝作为首家捐款过亿元的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消费者的空前追捧,而加多宝顺势而为的经典网络营销,也从某种层面推波助澜,将王老吉的品牌与销售推上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从打官司到"打架"、抢渠道,凭着"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红罐凉茶的争夺战不断"上火"被誉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纷争,并没有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一纸裁决书而告终,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从打官司到"打架"、抢渠道,凭着"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红罐凉茶的争夺战不断"上火"。  相似文献   

8.
袁婕 《现代商业》2011,(31):50-53
说起凉茶,人们首先想起的应该是那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众多老字号中,王老吉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国际性民族饮料品牌。  相似文献   

9.
一宗商业贿赂交易,让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两名行贿受贿的直接当事人被判重刑,"加多宝红罐王老吉"王国轰然坍塌,"广药王老吉"前路漫漫5月16日下午,中国香港加多宝集团宣布:因仲裁败诉,企业开始生产"加多宝正宗凉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的"红罐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归还广药集团,广大消费者熟悉的"加多宝红罐王老吉"从此消失。所有这一切,起因于早已尘封多年的一宗"损了国企、  相似文献   

10.
李志起 《中国市场》2010,(34):64-65
<正>"怕上火"让王老吉获得了什么"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销售额从区区1个亿,一路飙升到100多个亿。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一句话有这么大的威力吗?这句话的威力在于:它让"王老吉"这个品牌,代表了"怕上火"这个概念,并把这个概念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里。当人们一想起"怕上火"时,马上想到喝"王老吉"。  相似文献   

11.
自从“怕上火,喝王老吉”异军突起征战全国市场后,凉茶产业的蛋糕日益增大,近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将凉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了凉茶的合法身份,使我国凉茶产业再次升温。  相似文献   

12.
言论     
《中国广告》2012,(6):162
"加多宝一定会团结好员工、经销商、供应商、农民等上下游产业链,继续加大投入,做大做强正宗凉茶产业。"——在加多宝集团失去对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后,在采访时,加多宝集团品管部总经理庞振国如此说。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后,市场上的凉茶战才刚刚打响。  相似文献   

13.
张轶儒 《糖烟酒周刊》2005,(2):A033-A034
随着“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在央视热播,凉茶作为功能性饮料的一个品种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两广是凉茶的传统市场。老凉茶品牌最近也比较活跃,在连锁凉茶铺等经营方式的基础上推广其罐装、利乐装等新型包装产品。同时,众多企业相继推出类似凉茶产品,跟进王老吉。其中就有椰树集团和广州太阳人(国际)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椰树“下火”清凉茶。  相似文献   

14.
李毅彩 《现代商业》2013,(17):66-67
中国凉茶行业的第一品牌东莞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罐装“王老吉”凉茶在2012年5月更名为“加多宝”凉茶品牌。更名后的加多宝凉茶,在短短的半年内不仅品牌认知度遥遥领先,且仍然是终端销售最好的凉茶品牌产品。本文在分析了加多宝在更名后所采用的营销策略,认为其在品牌宣传上采用了借助于消费者“怀旧情感”的营销策略,极力打追加多宝=王老吉的情感认知公式,继续维持原有的强大销售渠道覆盖,从而实现了消费者心智阶梯中“王老吉”到“加多宝”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15.
为自证正宗凉茶,加多宝、广药各显神通。广药夺回王老吉商标后,真正的市场角力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6.
“怕上火”让王老吉获得了什么?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销售额从区区1个亿,一路飙升到100多个亿。这似乎是一个神话,一句话有这么大的威力吗?这句话的威力在于:它让“王老吉”这个品牌,代表了“怕上火”这个概念,并把这个概念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里。当人们一想起“怕上火”时,马上想可以喝一罐“王老吉”。  相似文献   

17.
加多宝用"正名"、"造时"与"取道"这三个策略,取代王老吉成为了凉茶第一品牌。而在加多宝时代,王老吉应该"比附与建渠"、"取道"和"重新定位"的策略,争取与加多宝凉茶并立于凉茶市场。  相似文献   

18.
连陀生 《中国市场》2007,(33):62-63
<正>王老吉在凉茶市场上一枝独秀,但行业第二品牌的可能出现,仍将是王老吉的心腹大患。"怕上火,喝王老吉"疾风骤雨般在我们耳边响起,从中央台到各省级卫视。在各渠道终端也给了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随之"王老吉"的销量从1亿到10亿,再到25亿,"王老吉"以火箭般的速度飘红全国。"降火"这个功能饮料的细分市场被点燃了。  相似文献   

19.
<正>“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语,现在恐怕“地球人都知道”。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当王老吉还沉浸在全国江山一片红的时候,“怕上火,喝王老吉”的概念已经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悄无声息地演变成了“王老吉等于防上火”,品牌被过早地定性了。于是,王老吉在创造了民族饮料销售神话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关于功能性品牌推广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鸿道集团已预料到自己无法获得"王老吉"的商标权,从2012年起,鸿道集团开始全力打造全新的"加多宝"凉茶品牌,从零开始创造品牌奇迹。2012年9月,《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委托北京零点调查结果显示,喝过凉茶的消费者中,70.4%的人已经知道了"原红罐王老吉凉茶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