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要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将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作为重要抓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要紧紧抓住产教融合这一历史机遇,利用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通过推动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平台,探索校政、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一整套理论和实践载体。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探索出不少方式方法途径,其中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引起各界的关注。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对在多元培养主体下如何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提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创新环境,针对大连市的经济特点和高校特点,研究协同创新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新型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因此,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丁小燕  余雅璐  NI Lin 《江苏商论》2023,(1):53-55+78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在分析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国贸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组建实践体系和平台;有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改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实践性课程的瓶颈,针对设计研发类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课程改革研究,以学校创新创业发展为视角,探索学、产、研融合开展的具体实践方式。其前提需要教育方、人才培养模式、产业链、创新机制之间的要素协作和参与教育的各方投资共享、利益风险共担;其次强调加强需求对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应性,利用校内+校外的循环机制和有效、开放的评价机制促进设计研发类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员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目的是解决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困境,改善高校艺术设计研发类课程教学弊端,促进区域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仍处于"初创"阶段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如何去构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范本,很多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入手,探讨我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及运行模式,从而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石河子大学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对促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方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迫切需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提高实践能力。各高校积极采取行动,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了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沙盘模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各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大学生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不断掀起创业热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进入由点到面的全面升级发展阶段。高校应以立德树人、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作为核心目标,强化校内外专业队伍建设,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创建涵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精英教育的"三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搭建全方位实践支撑平台,使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多元平台与校外多方合作平台的有机融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着力点,快速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实力。  相似文献   

11.
强国的根本和条件是人才,强国需要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无数专业创新人才是走强国之路的必然之策。培养无数专业创新型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塑人才观念,形成尊重专业创新人才的社会共识,要创造一个鼓励尝试风险的文化环境以及创新风险由社会和国家承担的机制;创新教育方式,完善培养体系;转换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是我国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梳理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日本筑波科学城等典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吸引国际人才、培育青年科技后备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完善公共服务和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等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从汇聚全球英才、培育青年后备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我国加快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沙  任婷 《适用技术市场》2014,(10):130-132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审慎地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向内涵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拟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境、改革与措施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待寻求可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改革措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融合、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欠缺、学校缺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供学生实践等问题。基于投资项目评估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该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为提高该课程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与创造性,满足投资项目评估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一体化发展,促使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正是由于美国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扶持政策、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多方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投入巨额的科技研发经费、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模式,才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优势。美国在创新型人才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对于中国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导致了当前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体系内部缺乏有机联系等不良后果,与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应改革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改革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把大学生素质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首位,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7.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地球科学研究视域、学科任务、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等正酝酿着新的变革。面对经济社会大转型和新时期地球科学的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地学创新人才是地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课题。创新人才有类别和层次之分,可以区分为学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应遵循"尊重意愿、鉴识潜力、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以专为重"的方针进行培养。最后给出了一个成都理工大学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丹 《北方经贸》2013,(6):126+128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环节的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区域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情况。其次,以R&D经费/GDP、R&D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变量,利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了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集聚程度。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现状、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个省会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带动了周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在由量向质以及区域协同集聚上仍需进一步努力。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初具规模效应,科技创新成本有所降低,但共享边界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完善创新资源共享激励与考核机制、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制为保障,加强共享理念宣传,多种渠道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合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问题。从平台建立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教系统中的具体定位,提出基于平台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以及有效的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方法与激励机制。以期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际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