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产业区位熵评价方法,对北京市第三产业中不同细分产业的发展强度予以探讨,从而分析其主要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进而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以期对北京市第三产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纺织产业集群起步早,基础好,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正确的评价其集聚程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区位熵为评价指标,计算江苏纺织业从1992年到2007年的集聚程度,发展其集聚程度明显,但是这种优势在98年以后有减弱的趋势,为此本文提出四个建议,以提高江苏纺织业区位熵。 相似文献
3.
自"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以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速,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在发展跨境电商方面,既有特殊优势,也有一些制约因素和阻碍。本文主要应用区位熵分析法考查辽宁省跨境电商集聚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辽宁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6.
7.
8.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19)
本文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2年广东省外贸发展方式进行评价,从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外贸效益及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验证,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玉森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7):177-178
本文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2年广东省外贸发展方式进行评价,从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外贸效益及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验证,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位熵是辨识产业集群的重要方法。本文运用区位熵方法对浙江和陕西两省的产业集群进行计算识别,在此基础上对两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八五”以来,当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重要位置,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全市第三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呈现出勃勃生机.“八五”以来当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在运输方面,路面窄,路网少,质量差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全市客货运输线仅27条,公路通车里程804.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只有 相似文献
12.
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法,对我国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第三产业人均资本存量、地理区位和城市化率是影响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三个最重要因素。另外,其它影响因素依次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优惠政策、第三产业人均FDI、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3.
14.
外贸高质量发展对建设贸易强国、贸易强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省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行动方案.本文基于熵值法建立外贸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陕西省外贸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2014-2022年,陕西外贸发展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后又提升的趋势;(2)虽然与中西部相比陕西外贸发展质量排名靠前,但在全国范围内仅处于中下游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陕西省\"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功能尚不显著,外贸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应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与科教资源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激发和释放内需潜力、坚持新发展理念等战略措施,推动陕西外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为现代生产者服务,大量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以人力、知识和技术为主要投入,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方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标,分析比较苏北五市2010—2018年现代服务业及细分行业集聚发展情况,并与南京市进行对比,以期对苏北五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产业兴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鹤壁市第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相比而言,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鹤壁市的实际从六个重点领域分析了发展第三产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盈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7,(9):94-95,121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各省市之间第三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第三产业资产利用率普遍较低,资源浪费严重,发展第三产业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应从小、中、大三个角度构建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应把企事业单位层面归为小循环发展模式,把行业和区域层面归为中循环发展模式,把产业和社会层面归为大循环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促进循环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国第三产业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领域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放宽一系列有关政策,提高第三产业的社会化水平,建立城乡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完善行业管理体系,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入员的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