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供应链模型由一个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其中制造商向零售商供应商品,零售商面临客户的商品需求与储量相关。在该模型中,制造商欲通过批发价和储量成本补偿方式来协调分散式供应链并赢利,使供应链分散式时的系统总储量等于集中控制时的储量水平。假定商品需求是依赖储量的函数和一个储量成本补偿。在单个零售商情形下,制造商需要增大批发价及支付给零售商的储量成本补贴来协调整个渠道并盈利。当两个及多个零售商竞争时,假定市场需求依赖于总储量水平,零售商按照储量比例分割市场。 相似文献
3.
考虑一个由制造商与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制造商通过广告投入拉动产品销售,分销商通过促销活动推动产品销售。首先给出了制造商与分销商间的Nash均衡结果,然后通过制造商与分销商的期望收益函数解决了供应链中的合同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中二层决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尝试性结合博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二层决策理论,探讨在集成化供应链环境中,为保证供应链成员和供应链整体绩效,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研究思路.基于前面讨论的研究方法,结合质量方面案例,讨论企业在质量方面的决策.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5,(8)
本文针对道德风险在供应链销售渠道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在以上问题解决方法的探讨中,首先论述了零售商风险态度对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激励机制设计模型的研究,以期设计出高效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8.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分析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产生,建立相应的防范模型,并结合供应链实际作出风险分担和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错失、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改变,引发各种风险。为使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均可以获得较满意成果,必须采取措施以规避供应链运行中的预存风险,如提高信息共享度和透明度,监控机制有效运行等,使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诚信高效。因此供应链企业合作过程的风险防范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及有效运作是保护供应链各企业利益的必需必要手段,也是供应链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源头管理出发,围绕着防范食品供应链道德风险这一中心展开,结合实际调研结果,阐述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农产品供应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协同中存在着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能否设计出合适的协同激励机制。一般的激励机制大多是委托人所设计,因此他必然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系统帕累托最优并不是他考虑的问题,所以不一定能实现系统最优化。由于协同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涉及面广,委托代理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引入激励机制的环节众多,而一般的激励机制往往只着眼于解决某局部的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道德风险、激励机制与电力行业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行业由于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成为规制的重要行业之一。所以必须对电力行业规制理论进行研究,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对中国电力行业规制制度进行考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运用道德风险情况下的规制模型对中国电力行业规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中国电力行业规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激励机制、信息反馈与供应链绩效的持续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对供应链绩效持续改进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动态信息反馈是供应链绩效改进的基石,供应链绩效评价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是供应链绩效改进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集成化供应链是一个集成联盟网络,每一个节点企业运行效益的好坏,都关乎整个供应链其他企业的利益。为了增加集成化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构建集成化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回溯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在农产品批发价格情况下,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协调情况。其环节包括零售商根据供应商给予的批发价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决定相应的订购量,而供应商负责生产并给出批发价等,从而使供应链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供应链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对于企业来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供应链柔性的角度来分析供应链的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的来源,供应链风险一般来自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以及资源流风险,然后从供应链柔性的角度来控制供应链风险。 相似文献
18.
19.
跨境电商以及配套物流网络的快速发展致使平行进口对部分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建立三种市场权力模式下跨国制造商与本地制造商的博弈模型,本文对比分析有无灰色市场的不同模式供应链参与者的定价及利润,探析平行进口对低支付意愿市场的跨国制造商与本地制造商之间寡头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支付意愿比值低于某一阈值时不会出现平行进口,市场权力模式和灰色市场的存在能影响跨国供应链参与者的收益多寡及定价策略;灰色市场有益于本地制造商和平行进口商,市场处于单一制造商主导模式有助于减少跨国制造商损失、增加本地制造商收益及缩减平行进口商的利润,在制造商共同主导模式下存在一个市场支付意愿比值区间,致使跨国制造商收益增加;平行进口促进还是抑制寡头供应链的价格竞争,取决于市场权力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