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面板模型技术,实证考察了银行集中度、资本流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负相关关系,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控制资本流动变量以后,东部和西部地区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加强,中部地区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变得难以判定,说明资本流动对各地区的银行集中度和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影响。文章建议改善银行业竞争环境、引导资本流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基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社会信用这种社会资本,运用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私人生产性的教育消费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总体上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但前者作用大于后者;相对于政府培育社会资本的公共支出,人力资本积累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78-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力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投入,由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太大,因此TFP呈现相对平稳下降趋势,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本文又进一步分析了投资、劳动力及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提出了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资本要素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资本在地区间流动,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并且通过资本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形成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循环关系,探讨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间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并对促进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和推动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1980—2003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总结和批判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作用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相关计量方法对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距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实证研究,并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不具有收敛的特征,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市场化、政府干预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存在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因素研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引起的经济增长非常小。  相似文献   

7.
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分析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瑞  杜跃平 《商场现代化》2005,(35):205-206
资本要素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资本在地区间流动,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并且通过资本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形成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循环关系,探讨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问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并对促进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和推动区域问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在精准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沪深港通”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情境和上市银行经营状况,基于2007-2022年我国36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实证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内在影响机理。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升了银行流动性创造;调节效应表明:银行景气度的提高加大了资本市场开放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市场势力较强、东部地区的银行流动性创造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正向反应更为敏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开放制度,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着手建设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之际,借鉴国际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美国二板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主板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实际经济增长与二板市场、主板市场的市值水平和流动性水平等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3-2010年西部16个地区为研究样本,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并且劳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大于资本增长;在我国西部地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显著。本文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国际流动性过剩(紧缩)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外源性特征,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目前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已经大大减弱的事实。因此要对现有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以防经济增长的突然减速,还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管理流动性,对价格体系进行纠偏,并辅以必要的财政政策,彻底扭转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被证明是现代经济的驱动器之一,在索罗模型中,拥有同样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率以及储蓄率的两个国家或地区,存在着绝对收敛,人均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与较高的地区拥有同样的人均资本增长率,最终使得两地区或国家的稳态相同。而在现实中,部分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没有预期的那么迅速,相反,有的甚至倒退,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本不足,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运用引入人力资本的拉姆齐模型进行分析,并发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王军力 《北方经贸》2014,(11):177-178
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表明,人力因素不仅可以克服物质资本与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递交倾向,还可产生递增收益,因此加强人力资源投资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人力资源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系统讨论。人力资源在职培训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分析即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在职培训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大力发展呼和浩特市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西部经济增长是倍受关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也是西部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首先从分析西部经济增长的现状入手,论证物质资本投资与西部经济增长的弱相关性,然后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人力资本积累替代物质资本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点选择。 一、西部经济增长中的物质资本投资 现从我国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来说明西部经济增长中的物质资本投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三大地区人均GDP的比较: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产出与人口的关系,西部地区本身的人口数要小于东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融资结构宏观经济效应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琼 《财经论丛》2002,(4):47-52
我国银行私营部门信贷和股票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均有显的负效应,但能显促进储蓄率的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能促进广义技术进步率提高,但对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没有明显作用。我国应该控制股票市场规模扩张,而加强股票市场流动性。银行部门应该加强公司监督和风险管理,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流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基于资本跨区域流动效应的理论,选取我国2000-2009 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对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加快各地区的资本流动,完善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强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1-2005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比较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FDI)、政府公共支出、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类型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导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收敛与扩散并存的格局。在任意特定地区里,不同类型资本贡献率也不同,各个地区应当因地制宜,积极引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资本积累途径,以促进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国家实行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各项经济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本文从汇率、消费需求不足、资本市场不发达以及金融业改革中存在的体制问题等角度出发,指出我国当前存在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1978~2005年黑龙江省的GDP、资本存量及从业人数等数据的基础上,构造生产函数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分析技术进步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以此为视角,将其与资本、劳动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资本投入对黑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属于投入型增长。因此,必须提高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索洛余值法及C-D生产函数原理,利用19782011年全国产出、资本、劳动数据进行回归,得到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来源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这种粗犷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中国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