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志勇 《财贸经济》2006,(10):34-39
财政的法治化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法治化财政的理想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现实,对中国财政的法治化进程进行定性评价.理想的财政法治化指标体系至少应涵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财政的民主立法、财政的法律至上、财政法律体系的完备(健全性)、财政的权利保障度、财政的司法公正、财政行政行为的受约束程度.中国财政立法奉行了民主立法原则,但民主立法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财政行为的法律至上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法律体系虽已覆盖财政各领域,但立法层次低,立法质量不高,法律体系尚不够完备;财政的权利保障度和财政司法的公正性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财政行政行为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法律约束,但是财政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从根本上影响了约束程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采访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税收监督体制是控制财政税收质量,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阐述了财政税收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现阶段财政税收体制的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以提高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水平,保证财政税收体制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行为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财政部门认真履行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对财政投资进行客现、公正和专业性评审,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新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下,如何发展、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正确理解财政投资评审与政府审计在财政的不同作用,并将评审作为财政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一环,是财政制度公共化过程中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财政投资评审的内涵及特征,其次,就如何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的重要职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齐新 《现代商业》2012,(33):60-61
完善的财政绩效管理工作是财政绩效预算、财政绩效评价、财政绩效问责以及财政绩效审计的有机结合,对于提高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构建公共财政体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财政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及实践存在问题进行简要阐述,进而提出提高财政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政项目资金是各级财政综合预算安排和上级财政专款补助中下达的项目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资金,医疗机构财政项目资金的拨付,其目的在于积极推动医疗项目开展,体现财政项目补助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目前,如何检验财政项目资金成效、促进提高财政补助科学性与规范性、为今后财政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已成为当前迫切要求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医疗机构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方法、指标确定、于体系构建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国家财政大致分为4级,第1级是中央财政;第2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第3级是县、市、自治县、市辖区财政;第4级是乡、镇财政。在这4级财政中,后面3级统属地方财政,构成了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若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进行分块,不难发现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支台柱子。地方财政通过自己的业务行为发挥着调控地区国民经济运行、为地方政  相似文献   

8.
公共财政必须以法治国家为基础,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推进公共财政的法治化,是实现法治财政的基本途径,法治财政应是公共化的财政、民主化的财政、非盈利化的财政、运行机制规范化的财政。公共财政要实行规范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必须纳入法治轨道。法治国家对公共财政的诉求,必须通过相应的财政法律制度完善予以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公共财政体制应以完备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为基础,以财政行为运作规范、程序正当为要求,以有效的财政法律监督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蕲春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建设法治财政、阳光财政、民生财政和科学财政目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制度建设与规范  相似文献   

10.
财政风险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存在于各级财政运行之中,并引起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正确认识现阶段地方财政风险,提高地方财政风险意识,化解潜在的地方财政风险,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重庆市涪陵区财政运行的实际状况,首先对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成因作了分析研究,然后就如何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恩涛 《财贸研究》2008,19(2):69-75
转型国家在面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危机时一般都通过财政调整来摆脱困境,走向经济稳定增长。然而,财政调整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财政成本的积累。从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人"的角度来考察财政调整,会发现政府在财政调整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即尽可能将财政调整向后延迟、用长期财政调整成本来代替短期财政调整成本是其理性选择。我国财政调整的渐进性恰恰就是通过积累长期财政成本来减少短期财政成本以降低财政调整的难度和改革的阻力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期,由于财政民主成分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因此,本文从研究民主的内涵与外延着手,通过剖析民主与透明、科学决策、集中、制衡的四项关系,提出民主财政是政府的各项财政决策反映民意,受民众监督的一种制度.本文认为民主财政意味着人们通过民主机制控制公共财政.由于民主财政既是公共的又受民主机制的控制,因此,它对政府治理具有深刻和全面的影响.财政民主化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从一种民主化程度较低的财政制度向民主化程度较高的财政制度不断转化的过程.因此,推进财政民主化改革应着重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财政制衡机制、推进政府预算的科学决策和中央与地方之间适度的财政分权.  相似文献   

13.
殷立辉 《北方经贸》2007,(12):66-67
基层财政困难根源在于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对称。解困的根本途径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财政体制创新。创新财政体制的前提条件是简化现有过多的政府财政级次。以地方财政体制变迁为视角,推行"省管县"改革,简化财政层级,可为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彻底解决基层财政困境,为地方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财政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999-2007年省级数据为基础,对全国各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进行了大致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土地财政规模存在较大时空差异.东部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较大,政府支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地区竞争程度、腐败情况、财政信息披露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腐败和财政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财政分权和财政透明度较低的背景下,地方官员极易引发腐败行为。从财政透明度和财政分权的研究视角,以省级政府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探讨了财政透明度、财政分权以及两者交互项对腐败的影响,得出:财政分权对地方腐败的产生有正向效应,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腐败有负向影响,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财政分权对地方腐败的正向效削弱,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志勇 《财贸经济》2021,42(7):5-14
学习百年党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财政事业的发展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财政事业发展,谈学习百年党史的体会,并思考财政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党领导的财政事业成功的原因;财政事业发展中克服困难增强信心信念;财政事业探索中的忠诚与专业能力;财政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对于财政理论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对照现实,创新财政理论,按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加快构建中国财政学.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
财政专项基金绩效审计主要是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其效果性、经济性、效率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主要是围绕财政专项资金的运行流程展开的,其主要环节有设立、使用、管理、分配及评估,我国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分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善审计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驱动因素,选用分税制改革后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16年间的中央、地方财政与土地出让金及税费收入数据,定量分析得出:一是分税制财政体制致使地方财政总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是地方财政总收入对于土地财政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与完善地方土地财政与国家财政体制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的土地财税收益(经营)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财政发展观的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吕炜 《财贸经济》2004,(2):5-11
本文以我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背景,提出财政发展现应与时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涉及如何看待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如何理解财政的积极性、如何认识在发展中解决财政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完成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的转型等方面.财政发展现的创新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财政工作的要求,具有总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处于我国财政体制基层的县级财政,由于财力薄弱,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大。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与否、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县级财政制度的建设影响巨大。本文指出上级财政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