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与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循环经济立法需要注意四个法理原则: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对生态阈值的研究、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在  相似文献   

2.
叶明  汪洋 《价格月刊》2008,(2):54-57
日本已经实现了循环经济法治化,而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循环经济法的缺失,使相关管理部门难以运用权威的法律手段保障和引导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简介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指出构建循环经济法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激励支持等环节的特有法律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立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应以“振兴战略”为契机,制定一部区域性法律,以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密切结合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循环经济体系为基础,促进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是一种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以往的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重估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了对生态阈值的研究,重视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文章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解决.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标准、标识、标志和认证制度;明确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制度;强化激励政策;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杨华国 《商场现代化》2007,(12):303-304
通过对循环经济立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特征、意义的探讨,指出循环经济立法主要包括3R原则、多层次推进原则、多主体参与原则和经济刺激原则等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建立,人们在关注循环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循环经济立法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早己着手制定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如德国、日本等。发展循环经济应用立法手段将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统一协调。本论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立法经验,就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有关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张玉欣 《商业科技》2008,(24):259-259
循环经济立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物,与传统立法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它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说明循环经济的概念,再具体阐述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肖寒 《商场现代化》2007,(35):265-266
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对此开展了立法活动,进行循环经济立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概括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的背景及发展状况,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构想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并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予以支持和保障。但就规范我省循环经济的法律而言,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建构山东省循环经济法规的内容体系,加快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对有效规制我省循环经济的运行,保障循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还处于初步阶段,立法质量不高,法律修改工作滞后等问题。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思路;抓紧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及资源回收利用的规定,抓紧修改有关的法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则制度、科技支撑制度、激励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和政府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为视角——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国家为了扭转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以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为视角,完善我国的资源循环经济立法,必须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立法模式,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完善的目的;必须完善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加强环境监管行政执法。为实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更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不久将颁布实施,届时,企业将面临循环经济法律环境.建立循环经济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循环经济法律背景下,企业自身的生存战略只有与国家的生存战略相适应,才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7):76-77
我国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科技法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缺少一个推进循环经济科技发展的法律体系框架、相关规定过于原则、一些专项法律的制定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针对循环经济对科技法律体系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完善我国环保科技、生态科技等一系列循环经济科技法律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相互协调的更加完善的新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将循环经济下的科技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在立法观念上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中,循环经济是不同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发展模式理念,必然引起我国法律经济理念的改变。仅依靠“末端治理”的环保立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依《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为准绳,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立法效益是立法收益与立法成本之比.立法成本指立法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的总和.立法收益综合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对法律主体利益需求的满足状况.要提高立法效益,首先建立和健全立法的长效机制,包括科学立法规划机制、预防立法失误机制、监控和纠正立法错误机制等.其次应该从法律的内在标准、外在标准、均衡标准去坚持良法标准立法.最后应该坚持让大多数人去参与立法以保障立法民主等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法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建立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包括完善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建立受益方和保护方的权利和义务价值的对等关系、建立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利益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险法制建设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斌 《财贸研究》2007,18(3):136-142
中国社会保险法经历了初创与调整、破坏、重建、全面建设和发展等阶段。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保险概念的界定达成共识,制度框架已经明确;制度转型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立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社会保险立法有了宪法依据;社会保险法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立法开始提速。但社会保险立法存在理念落后,基本法律缺失,法律规范不统一甚至混乱,法律实施机制偏弱,缺乏法律救济制度等问题。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险立法必须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制定高位阶的社会保险法律,强化社会保险法律的实施机制,健全社会保险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8.
法律原则与法律期则同为法律的要素,制定任何一门法律首先应确定法律的立法原则,因为法律原则在对事及对人的覆盖面上更大,更具有宏观指导性,非物质文化因为涉及面广,有许多是方面是无法准确规定详细规则的,所以,我们要用立法原则来弥补法律规则的这-缺陷,模糊适用.在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平 《商业研究》2012,(4):193-198
老有所养、农民社会保险权、中国农民的特殊性、统筹城乡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构成新农保立法的伦理基础、权利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新农保立法具有相应的根本法律依据和一般法律依据,保障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成了新农保的立法原则。立法可以提升农民对新农保的良好预期,可以明确新农保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新农保提供基本的法定标准和法律制度框架,可以妥善安排好不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可以为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概念入手,指出了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意义,最后,提出了高等教育投资立法预测与立法规划的原则:一是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二是遵循宪法及教育法律的原则,三是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四是保证重点的原则,五是坚持法规的衔接配套和协调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